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006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该组合梁由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和浇筑于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内部的混凝土组成;所述空心格构式钢管束由2‑4榀钢构件焊接而成,形成一字型结构,其中最下层钢构件内侧焊接抗剪栓钉,最上层钢构件的上端开口,最上层钢构件和中间层钢构件的下钢板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最下层一榀或焊接在一起的两榀钢构件施加预拉力后锚固,待混凝土浇筑凝结后释放预拉力,形成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该组合梁兼具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提高了组合梁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该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建筑施工时间短,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便于工业化装配式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化建造方式通过采用预制构件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通过采用预制构件作为模板以减少施工现场模板工作量,从而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建造周期和资金流通周期。钢管束组合结构可采用工业化生产线生产,全程可由机器人操作,是一种理想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同时钢管束组合结构较好的发挥钢材轻质高强、混凝土刚度大的优点,避免了钢构件稳定性差、混凝土脆性及刚度退化快的缺点。采用钢管束组合结构可有效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但现有的钢管束混凝土组合结构目前主要应用于剪力墙结构体系,这种结构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墙体上开洞不方便,门窗布置受限,会增加结构自重和建造成本。因此采用纯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优势不明显,不利于钢管束组合结构在多层建筑中及低地震烈度区域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用于新型钢管束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组合梁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梁由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和浇筑于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内部的混凝土组成;所述空心格构式钢管束由2‑4榀钢构件焊接而成,形成一字型结构,其中最下层钢构件内侧焊接抗剪栓钉,最上层钢构件的上端开口,最上层钢构件和中间层钢构件的下钢板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最下层一榀或焊接在一起的两榀钢构件施加预拉力后锚固,待混凝土浇筑凝结后释放预拉力,形成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梁由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和浇筑于空心格构式钢管束内部的混凝土组成;所述空心格构式钢管束由2-4榀钢构件焊接而成,形成一字型结构,其中最下层钢构件内侧焊接抗剪栓钉,最上层钢构件的上端开口,最上层钢构件和中间层钢构件的下钢板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最下层一榀或焊接在一起的两榀钢构件施加预拉力后锚固,待混凝土浇筑凝结后释放预拉力,形成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格构式钢管束的钢构件为矩形钢、C型钢或工字型钢,采用普通钢材、轻钢钢材或高强钢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管束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空心格构式钢管束的上端和两侧均预留安装孔或预埋锚固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芬马国伟赵欣王玲高嘉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