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留洞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态文明”、“环保节能”、“新能源”工作的开展,煤炉气、煤层气等废气制液化天燃气液化工厂的高速发展,压缩机、分离罐、储备罐等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对设备的固定的预埋螺栓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设计单位对设备与基础固定方式的设计逐渐倾向于预留孔洞,但是预留孔洞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难点,通过多年在施工过程中的摸索和改进对预留孔洞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了一些质量控制点;为了在日后同类型工程施工项目提供参考,需要对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点进行整合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根据预留洞的尺寸、形状确定预留洞模板的使用材料和模板的制作方法;S2)预制:对预留洞口模板的预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模板表面平整、缝隙严密,尺寸符合预留洞的设计要求;S3)安装:对预留洞口模板的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根据预留洞的尺寸、形状确定预留洞模板的使用材料和模板的制作方法;S2)预制:对预留洞口模板的预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模板表面平整、缝隙严密,尺寸符合预留洞的设计要求;S3)安装:对预留洞口模板的安装进行质量控制,将预埋钢板、预埋管、预埋洞、插筋、预埋螺栓的中心线位置,以及插筋和预埋螺栓的外露长度控制在允许偏差内;S4)拆除:对预留洞口模板的拆除进行质量控制,清洁预留洞,检查预留洞是否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根据预留洞的尺寸、形状确定预留洞模板的使用材料和模板的制作方法;S2)预制:对预留洞口模板的预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模板表面平整、缝隙严密,尺寸符合预留洞的设计要求;S3)安装:对预留洞口模板的安装进行质量控制,将预埋钢板、预埋管、预埋洞、插筋、预埋螺栓的中心线位置,以及插筋和预埋螺栓的外露长度控制在允许偏差内;S4)拆除:对预留洞口模板的拆除进行质量控制,清洁预留洞,检查预留洞是否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包括以下工序:S11)掌握预留洞的位置、尺寸、形状、标高;S12)对上下通透的预留洞采用管状的成品材料,成品材料要求整齐、规则,上下通透的预留洞设计要求是矩形或异型的,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通透预留孔洞上下口径相同;对不通透的且深度小于800mm的洞口,采用钢筋笼、钢丝网和聚苯板;对不通透的且深度大于800mm的洞口,采用配筋预制板拼装、或采用免拆除钢板拼装模板;S13)确认检测仪表精度不能低于被检测项的精度0.1mm,再检查施工所用的机械,确保设备完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包括以下工序: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时,预制时接缝严密,用钢板拼装模板或预制板拼装模板做成免拆模板,木模板采用小片拼装宜于拆除,碎片拼装时内部增加肋板及支撑,防止模板变形;对于不通透的预留洞,将预留洞做成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坡度为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木模板和钢模板安装上下通透的预留洞,包括以下预制工序:根据预留洞尺寸下料,每一面尽量采用两块或三块拼装,内部加肋板和支撑固定,内部支撑间距不大于300mm;上下口封堵放在模板口内部,在底部预埋一个钢筋拉环,有利于底模拆除;预制完成后,保证模板表面平整、缝隙严密,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检查无误后,涂刷脱模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钢筋笼、钢丝网和聚苯板安装不通透的预留洞,包括以下预制工序:根据预留洞尺寸对钢筋骨架钢筋进行下料,下料时断面尺寸比洞口尺寸出20-30mm,长度长50-70mm;下料完成后,根据洞口尺寸和放大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霖,鲁永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