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04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包括装置外壳体、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电路板、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爆闪灯、凹形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前后侧面设置了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并在凹形支架内侧安装紫光灯,利用测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度,需要时控制器开启紫光灯,增加出行者的可视距离及警示出行者道路边界。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爆闪灯,利用雨雾传感器检测天气状况,需要时控制器开启爆闪灯强化警示效果,保证了雨雾天气状况出行的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全方位的考虑了天气状况,对提高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的交通安全和降低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Traffic Safety Guidanc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夜晚及雨雾天气状况下,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出行者的可视距离变短,大大降低行车及行人的安全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这就是夜间及雨雾天气下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提高出行者在全天候天气情况下出行的安全感,在道路两侧设置全天候可见的引导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可以提前让驾驶员了解前方道路情况,清楚知道道路边界,警示出行者,能够较好的提高出行者的出行的安全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增加夜晚与雨雾天气状况出行者的安全感,全天候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电路板、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爆闪灯;所述外壳体为中空扁平梯形结构,其前、后侧面分别涂有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外壳体顶面中间设置的凹槽中;所述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太阳能板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电路板、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爆闪灯;所述外壳体为中空扁平梯形结构,其前、后侧面分别涂有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外壳体顶面中间设置的凹槽中;所述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太阳能板的下方;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连接,为装置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太阳能板、蓄电池、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及爆闪灯连接;所述外壳体前、后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一凹形支架,用于安装紫光灯,在保护紫光灯不被损坏的同时,避免紫光灯照射人眼;所述测光传感器、雨雾传感器安装在外壳体顶面设置的凹槽中,所述爆闪灯安装在外壳体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电路板、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爆闪灯;所述外壳体为中空扁平梯形结构,其前、后侧面分别涂有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外壳体顶面中间设置的凹槽中;所述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太阳能板的下方;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板连接,为装置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太阳能板、蓄电池、测光传感器、紫光灯、雨雾传感器及爆闪灯连接;所述外壳体前、后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一凹形支架,用于安装紫光灯,在保护紫光灯不被损坏的同时,避免紫光灯照射人眼;所述测光传感器、雨雾传感器安装在外壳体顶面设置的凹槽中,所述爆闪灯安装在外壳体左、右侧面设置的孔洞中;当测光传感器检测的外界光度低于设定的光度阈值时,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器开启紫光灯,紫光灯照射在长余辉发光材料涂层上,增强发光材料的发光亮度;雨雾传感器检测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曙光卞伦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