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桥机及桥梁架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架设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架桥机及桥梁架设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架桥机由主机和下导梁组成,架梁作业需要依靠庞大的下导梁支撑才可完成,由于下导梁长度长,重量大,需要在架桥机主梁前端设置辅助天车,由辅助天车与辅助支腿吊起下导梁完成过孔,该类型架桥机作业程序繁杂、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现有的架桥机中整机高度高,特别是后支腿支撑位置高度高,对于过隧道的低位运梁车喂梁,需要设置辅助装置才能够完成喂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下导梁的新型架桥机及其桥梁架设方法。该架桥机无须设置下导梁,即能完成过孔、架梁作业。配置的辅助支腿改变了架桥机的过孔方式,使架桥机变跨与过孔作业融合为同一流程,架桥机过孔时即完成了变跨,使得架桥机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架桥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架桥机,包括主梁,由前至后依次与主梁相结合的前支腿、辅助支腿和后支腿,以及安装在主梁上的前起重小车、后起重小车、起升机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所述前起重天车、后起重天车安装在主梁上部内侧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沿纵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桥机,包括主梁(1),由前至后依次与主梁(1)相结合的前支腿(2)、辅助支腿(3)和后支腿(4),以及安装在主梁(1)上的前起重小车(5)、后起重小车(6)、起升机构(7)、液压系统(8)和电气系统(9),所述前起重天车(5)、后起重天车(6)安装在主梁(1)上部内侧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下部沿纵向设有轨道,前支腿(2)上端设有走形轮系,走形轮系与轨道形成纵向滚动配合;所述辅助支腿(3)上端与主梁(1)中部铰接,辅助支腿(3)与主梁(1)之间设有翻转机构;所述后支腿(4)为封闭型腿结构,上部与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起升机构(7)与前起重天车(5)、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桥机,包括主梁(1),由前至后依次与主梁(1)相结合的前支腿(2)、辅助支腿(3)和后支腿(4),以及安装在主梁(1)上的前起重小车(5)、后起重小车(6)、起升机构(7)、液压系统(8)和电气系统(9),所述前起重天车(5)、后起重天车(6)安装在主梁(1)上部内侧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下部沿纵向设有轨道,前支腿(2)上端设有走形轮系,走形轮系与轨道形成纵向滚动配合;所述辅助支腿(3)上端与主梁(1)中部铰接,辅助支腿(3)与主梁(1)之间设有翻转机构;所述后支腿(4)为封闭型腿结构,上部与主梁(1)固定连接;所述起升机构(7)与前起重天车(5)、后起重天车(6)通过钢丝绳(5c)形成架梁起升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腿(3)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立柱(3a),每个立柱(3a)均由配合的上立柱、下立柱和支撑油缸(3d)构成,支撑油缸(3d)连接在上立柱与下立柱之间;上立柱上端通过销轴(3b)与主梁(1)铰接;翻转机构包括上翻转油缸(3c)和下翻转油缸(3e),上翻转油缸(3c)连接在上立柱上端与主梁(1)之间,下翻转油缸(3e)连接在下立柱下端与调节支撑(3f)之间;调节支撑(3f)下部安装有伸缩油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腿(4)包括由上部的马鞍梁(4a)、内侧上面分别与马鞍梁(4a)两端连接的两个后支腿上横梁(4b)、分别与两个后支腿上横梁(4b)外侧底面连接的两个后支腿曲梁(4c)、连接在两个后支腿曲梁(4c)之间的后支腿下横梁(4d)构成的封闭O型腿结构;后支腿下横梁(4d)两端底部分别设有和后支腿走形机构(4f),后支腿走形机构(4f)设有液压均衡机构(4e);两个后支腿上横梁(4b)外侧面与左、右后支腿曲梁4c之间设有竖向翻转油缸(4h);左、右后支腿上横梁(4b)外侧与主梁(1)之间均设有横向翻转油缸;两个后支腿上横梁(4b)内侧面与主梁(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起重天车(5)和后起重天车(6)分别安装在主梁(1)的前后位置;都包括安装在主梁(1)两侧轨道上的链轮纵移系统(5g),活动安装在车架(5b)底部的低位重型移位装置(5a),固定安装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六帅,张光明,唐坤元,王嵽显,邵刚强,杜小刚,杨奥飞,李满,李继伟,江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