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形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4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形板,所述指形板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外伸出的指形部;其中,所述指形部包括至少三个指形件,所述指形件之间相互等距平行,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指形件的宽度,并且每个指形件的自由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相同;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凹部,在所述内凹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指形板组件,所述指形板组件由一对上述指形板组成,所述指形板的指形件之间相互平行相嵌于指形件之间的间距中。该指形板和指形板组件应用于跨座式单轨道交通PC轨道梁,确保列车车轮安全、平稳地通过PC轨道梁。

A Finger Plate and Its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形板及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形板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跨座式单轨道交通PC轨道梁的指形板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与常规轨道交通相比,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殊性主要反映在单轨车辆的行走方式上:车辆骑跨在单轨轨道梁的上方,通过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数个轮胎裹着轨道梁运行。在PC梁的上表面(走行面)上行走单轨车辆量的承重轮,在左右两个侧面(上部为导向面,下部为稳定面)则被单轨车辆的导向轮和稳定轮所环抱。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特殊性对跨座式单轨道交通PC轨道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C轨道梁即是桥跨结构,又是运行轨道,PC轨道梁不仅需要承受竖向荷载,而且要承受水平荷载和扭矩。在跨座式单轨道交通PC轨道梁的现实应用过程中,在相邻的PC轨道梁之间通常存在缝宽在30mm到90mm之间的缝隙。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间隔时间短,行车密度高,当列车经过时,在PC轨道梁上形成频繁交替的加载荷卸载,可能引起轨道梁的疲劳破坏。尤其是在相邻的PC轨道梁之间的缝隙处,尤其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车辆的运营的安全。因此,如何使PC轨道梁的上表面与列车轮胎紧密相贴,PC轨道梁之间的连接极其圆顺,保障PC轨道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板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外伸出的指形部;其中,所述指形部包括至少三个指形件,所述指形件之间相互等距平行,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指形件的宽度,并且每个指形件的自由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相同;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凹部,在所述内凹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板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外伸出的指形部;其中,所述指形部包括至少三个指形件,所述指形件之间相互等距平行,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指形件的宽度,并且每个指形件的自由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相同;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凹部,在所述内凹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指形件、第二指形件和第三指形件,其中,所述第一指形件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外侧面向外伸出,所述第二指形件位于所述第一指形件和所述第三指形件之间,所述第三指形件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个外侧面所间隔的距离不小于指形件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指形件、第二指形件和第三指形件,其中,所述第一指形件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外侧面向外伸出,所述第二指形件位于所述第一指形件和所述第三指形件之间,所述第三指形件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个外侧面向外伸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件的数量为三个,分别是第一指形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中水路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