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3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2℃/分升温到95‑105℃后保:45‑6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75‑85℃后保温15‑20min;S7:降温后排水清洗;经过上述步骤染色的织物色泽鲜艳,拥有良好的湿牢度;该工艺具有优异的匀染性,并且工艺简单,便于实现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性染料染色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酸性染料染色一般都是芳香族的磺酸钠盐,含有磺酸基、羟基等基团,少数为羧酸钠盐在水中电离成色素酸阴离子,能与纤维上的氨基或酰胺基相结合,故能用于毛、丝等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类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这类染料大多在酸性液中染色,因此称为酸性染料染色。但是传统的酸性染料染色其往往存在染色湿牢度不够,均染性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其意在提供可以实现高湿牢度、均染性好的酸性染料染色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2℃/分升温到95-105℃后保:45-6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75-85℃后保温15-20min;S7:降温后排水清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染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A: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35-45℃;S1B:向溶剂中加入助剂A,并均速搅拌,形成染色混合液;S1C:向加有助剂A的溶剂中加入酸性染料,并匀速搅拌;所述固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D: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25-35℃;S1E:调节溶剂的pH值到4.5;S1F:加入固色剂,并均速搅拌,得到固色混合液。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固色剂加入量为1-3%o.w.f。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助剂A由质量百分比为0.3-0.5%的渗透剂、1-2%的均染剂、1-2%的硫酸铵组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还可以是将溶剂以1-2℃/分升至120℃后保温25-35min。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染色的织物色泽鲜艳,拥有良好的湿牢度,具有优异的匀染性,并且工艺简单,便于实现和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具体的,染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为:将染料直接慢慢倒入高速搅拌的热水(水温大于80℃)中溶解或者先用冷水调成糊状,再将已经调成糊状的染料倒入热水中充分搅拌,这里化料用的水必须为软水,同时化料的浓度必须不能超过染料的最大溶解度,避免蒸汽直接加热,因为蒸汽中的杂质可能会导致部分染料的色光产生变化,染料溶液加入染色机前最好用滤布进行过滤,以免染色时产生色点;所述固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D: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25℃;S1E:调节溶剂的pH值到4.5;S1F:加入固色剂,固色剂加入量为1%o.w.f,并均速搅拌,得到固色混合液。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分升温到95℃后保:45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75℃后保温15min;S7:降温后排水并使用清水对染色后的被染织物进行清洗。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实施例二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具体的,染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为:将染料直接慢慢倒入高速搅拌的热水(水温大于80℃)中溶解或者先用冷水调成糊状,再将已经调成糊状的染料倒入热水中充分搅拌,这里化料用的水必须为软水,同时化料的浓度必须不能超过染料的最大溶解度,避免蒸汽直接加热,因为蒸汽中的杂质可能会导致部分染料的色光产生变化,染料溶液加入染色机前最好用滤布进行过滤,以免染色时产生色点;所述固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D: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30℃;S1E:调节溶剂的pH值到4.5;S1F:加入固色剂,固色剂加入量为2%o.w.f,并均速搅拌,得到固色混合液。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5℃/分升温到100℃后保:5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80℃后保温18min;S7:降温后排水并使用清水对染色后的被染织物进行清洗。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实施例三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具体的,染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为将染料直接慢慢倒入高速搅拌的热水(水温大于80℃)中溶解或者先用冷水调成糊状,再将已经调成糊状的染料倒入热水中充分搅拌,这里化料用的水必须为软水,同时化料的浓度必须不能超过染料的最大溶解度,避免蒸汽直接加热,因为蒸汽中的杂质可能会导致部分染料的色光产生变化,染料溶液加入染色机前最好用滤布进行过滤,以免染色时产生色点;所述固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D: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35℃;S1E:调节溶剂的pH值到4.5;S1F:加入固色剂,固色剂加入量为3%o.w.f,并均速搅拌,得到固色混合液。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2℃/分升温到105℃后保:6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85℃后保温20min;S7:降温后排水并使用清水对染色后的被染织物进行清洗。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S3还可以是将溶剂以1℃/分升至120℃后保温25min。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步骤S3还可以是将溶剂以2℃/分升至120℃后保温35min。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五的区别在于步骤S3还可以是将溶剂以1.5℃/分升至120℃后保温30min。得到具有良好湿牢度以及色泽鲜艳的染色织物。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2℃/分升温到95‑105℃后保:45‑6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75‑85℃后保温15‑20min;S7:降温后排水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染色混合液的配制和固色混合液的配制;S2:将被染织物加入染色混合液中后匀速搅拌;S3:将溶剂以1-2℃/分升温到95-105℃后保:45-60min;S4:降温后排水清洗;S5:将步骤S5处理后的被染织物转移至固色混合液,并均匀搅拌;S6:以1.5℃/分升温到75-85℃后保温15-20min;S7:降温后排水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A: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35-45℃;S1B:向溶剂中加入助剂A,并均速搅拌,形成染色混合液;S1C:向加有助剂A的溶剂中加入酸性染料,并匀速搅拌;所述固色混合液的制作步骤包含S1D:将染色机内的溶剂加温到25-35℃;S1E:调节溶剂的pH值到4.5;S1F:加入固色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名毅徐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名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