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95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90~110份、消泡剂0.5~1份、稀释剂5~15份、固化剂40~80份、沸石粉5~2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8份。该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采用沸石粉作为填料,采用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沸石进行处理,然后再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依次混合,使得沸石填料在环氧树脂胶中的均匀分散,实现沸石对环氧树脂‑聚酰胺体系的填充补强作用,制得的环氧树脂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韧性好、强度高。

A kind of epoxy resin adhesive for repairing building crack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建筑物拔地而起,但建筑物墙体经常有裂缝产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的变化引起墙体材料的不规则膨胀。环氧树脂填缝胶经固化后产生立体网状结构产物从而拥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广泛用于建筑裂缝的修复。由于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填缝胶内应力较大,导致其耐冲击性能较差,目前,常采用高分子类固化剂对环氧树脂进行室温固化并达到增韧目的,但研究发现,采用聚酰胺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后,固化产物的韧性虽有所提高,但强度却降低,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具有韧性好、强度高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该环氧树脂胶断裂伸长率高、韧性好,强度高,对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高。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90~110份、消泡剂0.5~1份、稀释剂5~15份、固化剂40~80份、沸石粉5~2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8份。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0份、消泡剂0.8份、稀释剂10份、固化剂40份、沸石粉1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6份。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优选地,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型表面活性剂、烷基三甲基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二烷基二甲基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优选地,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酚基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苯基醚、环氧丙烷丁基醚,无水乙醇、丙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T-31固化剂与聚酰胺650或聚酰胺651按质量比1:4或1:9的比例混合而成。根据上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所述沸石粉的粒度为800目~3000目。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所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原料组成分别称取环氧树脂、消泡剂、稀释剂、固化剂、沸石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2)向环氧树脂中依次加入消泡剂和稀释剂,搅拌混合均匀,得A组分;(3)将沸石粉加入酸液中浸泡10~60min,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备用;(4)向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乙醇,搅拌,使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再加入经步骤(3)处理后的沸石粉,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经烘干处理,得B组分;(5)将B组分加入A组分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脱泡处理,然后再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根据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酸液的浓度为0.5~1mol/L。根据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酸液为盐酸、硫酸、硝酸、乙酸中任意一种酸的水溶液。根据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乙醇与沸石的质量比为2:1,所述乙醇为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水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沸石作为填料,沸石是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三维格架状结构化合物,由于其铝硅酸盐格架上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而在其孔洞及周围产生的强大静电场,可对带正电荷的物质产生吸附作用。根据沸石的这一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沸石粉进行表面处理,沸石能够与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电离出的阳离子产生静电相互作用,使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锚固于沸石填料表面;将经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沸石加入环氧树脂基体中时,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碳链能够与有机树脂基体混溶,从而将沸石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体系中,提高了沸石粉在环氧树脂胶中的分散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沸石粉与环氧树脂之间的黏合性和结合力,制得的环氧树脂胶成分均匀、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粘结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解决了沸石填料直接与环氧树脂相混合存在的分散性差、黏合性差,制备的环氧树脂胶性能不稳定、强度低的难题。(2)本专利技术采用沸石作为填料,将其加入环氧树脂体系中,环氧树脂能够充分进入到沸石的三维孔道结构中,而且,沸石的孔道结构能够对环氧树脂起到锚固作用,减少和减弱沸石颗粒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滑移,提高沸石对环氧树脂的补强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环氧树脂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伸长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酸液对沸石进行预处理,清除沸石内部孔穴和孔道中的SiO2、Fe2O3和有机杂质,置换沸石中的半径大的阳离子(如Ca2+、Mg2+、Na+等),使沸石内部的孔穴和孔道得到疏通,拓宽孔道的有效空间,增强沸石对有机树脂基体的锚固作用。(4)本专利技术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以沸石作为填料,采用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对沸石进行处理,将其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胶中;同时利用沸石的孔道结构实现对环氧树脂基体的锚固作用,有效实现沸石对环氧树脂-聚酰胺体系的填充补强作用,制得的环氧树脂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韧性好、强度高;解决了采用聚酰胺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导致环氧树脂胶刚性差、强度低的难题。(5)本专利技术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经济可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E-44100份、二甲基硅油0.8份、稀释剂10份、固化剂40份、粒度为1600目的沸石粉1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6份;其中,所述稀释剂为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所述固化剂为T-31固化剂与聚酰胺651按质量比1:9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的原料组成分别称取各原料,备用;(2)向环氧树脂E-44中依次加入二甲基硅油和稀释剂,搅拌混合均匀,得A组分,(3)将沸石粉加入0.8mol/L的盐酸中浸泡40min,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备用;(4)向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乙醇,搅拌,使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再加入经步骤(3)处理后的沸石粉,超声,使其混合均匀,然后经烘干处理,得B组分;所述乙醇与沸石的质量比为2:1,所述乙醇为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水溶液;(5)将B组分加入A组分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脱泡处理,然后再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实施例2: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90~110份、消泡剂0.5~1份、稀释剂5~15份、固化剂40~80份、沸石粉5~2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分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90~110份、消泡剂0.5~1份、稀释剂5~15份、固化剂40~80份、沸石粉5~25份、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型表面活性剂、烷基三甲基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二烷基二甲基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C12-C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酚基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苯基醚、环氧丙烷丁基醚,无水乙醇、丙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裂缝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T-31固化剂与聚酰胺650或聚酰胺651按质量比1:4或1:9的比例混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慧坛栗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