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启专利>正文

通过线性划动而产生动力可以折叠的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78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踏车,包括至少一个后轮组(2)也是驱动轮,和前轮组(15)也是导向轮,中用于向前运动的动力是通过乘坐者双脚同时蹬脚踏(11),脚踏(11)在脚踏导轨(15)上划动来形成动力,车架(1)中间断开再焊上2个合页(8),合页(8)上有穿杆(26),穿杆(26)可以拔出和穿上,以实现折叠,因为是双脚同时蹬,所以蹬力大,速度快,结构简单的特点。

A foldable bicycle that generates power by linear scratch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rear wheel set (2) and a driving wheel, and the front wheel set (15) is also a guide wheel. The power used for moving forward is formed by simultaneously pedaling (11) with both feet of the passenger, scratching the pedal (11) on the pedal guide rail (15), disconnecting the frame (1) and re-welding two hinges (8), having a threading rod (26), and pulling out and pulling out the rod (26). Put on, to achieve folding, because both feet are pedaling at the same time, so pedaling force is large, fast, simple structure fea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线性划动而产生动力可以折叠的脚踏车
:可以折叠的脚踏车技术背景:虽然乘坐者推进车辆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仍然需要让乘坐者有背靠双脚同时发力,作线性划动来形成动力可以折又的脚踏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脚踏车将配有至少一个后轮组(后轮也是驱动轮)和至少一个前轮组(两个前轮也是导向轮),在车架中间断开并配有上下2个铁合页(8)合页中间的穿杆(26)可以拔出,当拔出上面的穿杆车架(1)可以叠,上下2个都拔出车架可拆开,所述脚踏车包括由乘坐者有背靠(4)双脚同时蹬的推进驱动/系统。工作原理:用于车辆向前运动的动力是通过人体双脚同时蹬脚踏(11),脚踏(11)在脚踏导轨(15)上作线性划动来形成的动力,所述:脚踏(11)上有固定连接的传动带(14)和弹性带(12)传动带同时也固定缠绕在中轴组上在通过脚踏导轨(15)上的后滑轮(10)和前滑轮(16)使传动带(14)构成封闭三角形,其中所述;脚踏导轨(15)和中轴组(7)固定在车架上当脚踏(11)向前推进时转动带(14)带动中轴组(7)转动中轴组(7)上有飞轮(24),飞轮(24)上有链条(3),链条(3)带动后轮驱动车辆前进,所述脚踏(11)向后划动时带动传动带(14)从新缠绕在中轴组(7)上,而飞轮(24)上的链条(3)不动,为下次推进-传动带(14)作好在中轴组(7)上的缠绕工作,为了让乘坐者发出最大的力在车架上有背靠(4)和带有一定高度的脚踏导轨(15)高度是为了适应人体结构,在车架(1)上有海绵垫(5)是为了让乘坐者舒服,为了安全在车架(1)上并配有制动系统(6)和后轮组,后轮组用倒刹车结构把里面的2个摩檫片去掉,其目的是倒车时而链条(3)不动,这样就不影响脚踏(11)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车架侧俯视图。图2是脚踏导轨侧俯视图。图3是脚踏侧俯视图。图4中轴组侧俯视图。图5铁合页侧俯视图。(1)车架(2)后轮组(3)链条(4)背靠(5)海绵垫(6)制动系统(7)中轴组(8)铁合页(9)导向杆(10)后滑轮(11)脚踏(12)弹性带(13)前轮组(14)传动带(15)脚踏导轨(16)前滑轮(17)下导轨(18)上导轨(19)连接铆钉(20)限位板(21)后划轴(22)前划轴(23)脚踏板(24)飞轮(25)钢管(26)穿杆(27)铁拐针具体实施方式:在中轴组(7)的钢管(25)外表焊上钢刺20多个,其目的是让它刺入传动带(14)(呢绒传动带)里,传动带(14)紧固缠绕在钢管(25)上一圈在用101胶水浸泡一下,等101胶水干了紧固在钢管上的传动带(14)(呢绒带)也就变成固体了,在让传动带在正反各缠绕数圈,钢刺的高度为传动带的厚度,脚踏导轨(15)是由钢管外紧固呢绒管,其目的是减少摩擦系数,后轮组(2)用倒刹车结构把里面的2个摩擦片去掉,其目的是当倒车时后轮转动而链条(3)不动,车架(1)中间断开在用2个铁合页(8)焊上,下面的铁合页要垫高一点,其目的是当车叠时不影响中轴组(7)的螺杆,脚踏(11)和传动带(14)固定连接中间有一个弹性带(12)其目的是让传动带(14)总是紧缠绕在中轴组(7)上,脚踏(11)的限位板(20)用有弹性的硬呢绒板,其目的是双脚同时蹬脚踏(11)不可能是同样的力蹬总有一个脚的力量大,因此有变形,在车架上用螺母螺杆把后轮组(2)背靠(4)中轴组(7)脚踏导轮(15)前轮组(13)紧固在车架上,海棉垫(5)用宽带紧固在车架(1)传动带(14)和弹性传动带(12)通过脚踏导轨(15)上的后滑轮(10)和前滑轮(16)固定安装在脚踏(11)上,制动系统(6),穿杆(26),别针(27),链条(3)都安装好就可以骑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后轮组(后轮也是驱动轮)和至少一个前轮组(两个前轮也是导向轮),其中包括由乘坐者有背靠(4)双脚同时蹬的推进驱动/系统,用于车辆向前运动的动力是通过人体双脚同时蹬脚踏(11),脚踏(11)在脚踏导轨(15)上作线性划动来形成的动力,所述:脚踏(11)上有固定连接的传动带(14),传动带(14)同时也固定缠绕在中轴组(7)上,传动带(14)在通过脚踏导轨(15)上的后滑轮(10)和前滑轮(16)使传动带(14)成封闭三角形,中轴组(7)和脚踏导轨(15)固定在车架(1)上,当脚踏(11)向前推进传动带(14)同时带动中轴组(7)转动,中轴组(7)上有飞轮(24)飞轮上有链条(3),链条(3)带动后轮驱动车前进,在所述脚踏(11)返回时传动带从新缠绕在中轴组(7)上而飞轮(24)上的链条(3)不动,为下次脚踏(11)推进传动带(14)在中轴组(7)上作好缠绕工作,在车架中间断开并焊上2个铁合页(8)。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8 CN 201820496721X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后轮组(后轮也是驱动轮)和至少一个前轮组(两个前轮也是导向轮),其中包括由乘坐者有背靠(4)双脚同时蹬的推进驱动/系统,用于车辆向前运动的动力是通过人体双脚同时蹬脚踏(11),脚踏(11)在脚踏导轨(15)上作线性划动来形成的动力,所述:脚踏(11)上有固定连接的传动带(14),传动带(14)同时也固定缠绕在中轴组(7)上,传动带(14)在通过脚踏导轨(15)上的后滑轮(10)和前滑轮(16)使传动带(14)成封闭三角形,中轴组(7)和脚踏导轨(15)固定在车架(1)上,当脚踏(11)向前推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启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