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71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属于废气净化领域,有机废气在通过生物培养箱时,含有的颗粒物和胶体物质首先被生物培养箱内大量微生物迅速截留和吸附,然后再通过回风管在塔体内循环净化,直到有机废气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排风机将塔体内的废气抽出,抽出前首先经过滤网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箱,由活性炭吸附箱对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之后由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对废气进一步净化,提高废气的排放质量。

A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 G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treating organic waste ga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aste gas purification. When organic waste gas passes through a biological incubator, the particles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 contained in the organic waste gas are first intercepted and adsorbed by a larg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iological incubator, and then circulated in the tower through a return air pipe until the organic waste gas reaches a certain standard and discharged. The exhaust gas in the tower is extracted by the fan. Before extraction, the exhaust gas passes through the filter screen and then enters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box. The odor in the exhaust gas is adsorbed by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box. After that, the exhaust gas is further purified by the negative ion air purifi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xhaust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其中现在的有机废气处理中,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新型技术。经国外众多研究表明,该技术实操性较强,且成本较低,因此是未来用于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现有生物净化有机废气的净化后的废气不易达到排放标准,排放后仍存在大量污染物,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生物净化有机废气的净化后的废气不易达到排放标准,排放后仍存在大量污染物,污染空气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为塔顶,底部为水箱,所述塔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层、第二生物填料层,所述塔顶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之间形成第一反应层,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层,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与所述水箱之间形成回流层;所述第一反应层的所述塔体的侧壁与生物培养箱上端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连通,所述进风管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内培养液的液面上方,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塔体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生物培养箱底端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所述管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内培养液的液面下方,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回流层的所述塔体的侧壁通过回风管与所述进风管连通,所述回风管及所述阀门;所述水箱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块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相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液管连通,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所述阀门,所述输液管连通有第一喷淋管及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层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反应层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的端部均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塔顶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箱,且所述排气管在所述活性炭吸附箱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安装有若干活性炭吸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垂直,所述排气管末端设置有排风机及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塔体的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喷淋管的喷淋头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头为旋转喷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内的液体为碱液。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回流层的所述塔体的侧壁通过加药管与药桶连接,所述加药管上设置有所述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搅拌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及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均采用竹炭为填料。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有机废气在通过生物培养箱时,含有的颗粒物和胶体物质首先被生物培养箱内大量微生物迅速截留和吸附,然后再通过回风管在塔体内循环净化,直到有机废气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排风机将塔体内的废气抽出,抽出前首先经过滤网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箱,由活性炭吸附箱对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之后由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对废气进一步净化,提高废气的排放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体;2、第一反应层;3、连接法兰;4、生物培养箱;5、引风机;6、管道;7、进风管;8、回风机;9、回风管;10、水箱;11、固定块;12、水泵;13、输液管;14、第二生物填料层;15、第二反应层;16、第二喷淋管;17、第一生物填料层;18、第一喷淋管;19、塔顶;20、连接块;21、排气管;22、过滤网;23、活性炭吸附箱;24、活性炭吸附板;25、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6、排风机;27、阀门;28、回流层;29、药桶;30、加药管;31、搅拌棒;32、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顶部为塔顶19,底部为水箱10,塔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层17、第二生物填料层14,塔顶19与第一生物填料层17之间形成第一反应层2,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与第二生物填料层14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层15,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与水箱10之间形成回流层28,回流层28与水箱10内部相连通;第一反应层2的塔体1的侧壁与生物培养箱4上端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7连通,进风管7的末端位于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上方,进风管7上设置有阀门27,进风管7和塔体1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生物培养箱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6与外界连通,管道6的末端位于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下方,管道6上设置有引风机5,回流层28的塔体1的侧壁通过回风管9与进风管7连通,回风管9上设置有回风机8及阀门27;水箱10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块11固定有水泵12,水泵12的进水口与水箱10相通,水泵12的出水口与输液管13连通,输液管13上设置有阀门27,输液管13连通有第一喷淋管18及第二喷淋管16,第一喷淋管18末端位于第一反应层2内且位于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上方,第二喷淋管16末端位于第二反应层15内且位于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上方,第一喷淋管18和第二喷淋管16的端部均设置有喷淋头32;塔顶19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1,排气管21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箱23,且排气管21在活性炭吸附箱23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网22,活性炭吸附箱23内安装有若干活性炭吸附板24,活性炭吸附箱23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活性炭吸附板24垂直,排气管21末端设置有排风机26及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5。该装置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首先引风机5通过管道6将有机废气输送至生物培养箱4,在生物培养箱4内,废气中的颗粒物和胶体物质首先被生物培养箱4内大量微生物迅速截留和吸附,之后将废气输送至第一反应层2内,水泵12将水箱10的液体抽出,并通过第一喷淋管18将液体喷洒至第一反应层2内,对废气进行中和,在回风机8的作用下,废气向下运动,被第一生物填料层17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降解和净化废气,之后废气下降至第二反应层15内,被二次中和,然后继续下降至第二生物填料层14,被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上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再次降解和净化,最终进入回流层28,之后回风机8通过回风管9将初次净化后的废气再次抽入进风管7,使有机废气在塔体1内循环净化,直到有机废气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排风机26将塔体1内的废气抽出,抽出前首先经过滤网22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箱23,由活性炭吸附箱23对废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之后由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5对废气进一步净化,提高废气的排放质量。优选地,进风管7与塔体1的连接口位于第一喷淋管18的喷淋头32上方。防止废气直接吹到喷淋头32,将喷淋头32喷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顶部为塔顶(19),底部为水箱(10),所述塔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层(17)、第二生物填料层(14),所述塔顶(19)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之间形成第一反应层(2),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14)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层(15),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与所述水箱(10)之间形成回流层(28);所述第一反应层(2)的所述塔体(1)的侧壁与生物培养箱(4)上端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7)连通,所述进风管(7)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上方,所述进风管(7)上设置有阀门(27),所述进风管(7)和所述塔体(1)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生物培养箱(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6)与外界连通,所述管道(6)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下方,所述管道(6)上设置有引风机(5),所述回流层(28)的所述塔体(1)的侧壁通过回风管(9)与所述进风管(7)连通,所述回风管(9)上设置有回风机(8)及所述阀门(27);所述水箱(10)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块(11)固定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10)相通,所述水泵(12)的出水口与输液管(13)连通,所述输液管(13)上设置有所述阀门(27),所述输液管(13)连通有第一喷淋管(18)及第二喷淋管(16),所述第一喷淋管(18)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层(2)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16)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反应层(15)内且位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管(18)和所述第二喷淋管(16)的端部均设置有喷淋头(32);所述塔顶(19)顶部连通有排气管(21),所述排气管(21)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箱(23),且所述排气管(21)在所述活性炭吸附箱(23)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网(22),所述活性炭吸附箱(23)内安装有若干活性炭吸附板(24),所述活性炭吸附箱(23)内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活性炭吸附板(24)垂直,所述排气管(21)末端设置有排风机(26)及负离子空气净化器(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含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顶部为塔顶(19),底部为水箱(10),所述塔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第一生物填料层(17)、第二生物填料层(14),所述塔顶(19)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之间形成第一反应层(2),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14)之间形成第二反应层(15),所述第二生物填料层(14)与所述水箱(10)之间形成回流层(28);所述第一反应层(2)的所述塔体(1)的侧壁与生物培养箱(4)上端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7)连通,所述进风管(7)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上方,所述进风管(7)上设置有阀门(27),所述进风管(7)和所述塔体(1)通过连接法兰(3)连接,所述生物培养箱(4)的进气口通过管道(6)与外界连通,所述管道(6)的末端位于所述生物培养箱(4)内培养液的液面下方,所述管道(6)上设置有引风机(5),所述回流层(28)的所述塔体(1)的侧壁通过回风管(9)与所述进风管(7)连通,所述回风管(9)上设置有回风机(8)及所述阀门(27);所述水箱(10)的侧壁上通过固定块(11)固定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10)相通,所述水泵(12)的出水口与输液管(13)连通,所述输液管(13)上设置有所述阀门(27),所述输液管(13)连通有第一喷淋管(18)及第二喷淋管(16),所述第一喷淋管(18)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层(2)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层(17)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康梁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志淼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