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伟聪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62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方便排除不符合规格的汽车减震弹簧;通过改变减震弹簧的出料量来改变减震弹簧的分选速率;通过左端调节支架可以减小装置在分选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弹簧入料仓与壁杆铰接连接,运输组合体与壁杆铰接连接,左端调节支架和运输组合体固定连接,右端调节支架和运输组合体铰接连接,同步带连接在、壁杆和运动杆组合体上,机架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壁杆、运输组合体、左端调节支架、右端调节支架、同步带、分选仓、运动杆组合体的下端。

A Sorting Device for Shock Absorbing Spring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721561529.6一种弹簧出料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弹簧排列出料机构;所述弹簧排列出料机构内设有弹簧分选装置;所述弹簧排列出料机构上端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弹簧管;所述出料口与弹簧管之间设有感应器;所述弹簧管下端设有弹簧枪。通过上述方式,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只能实现对弹簧的出料,没有办法对弹簧进行分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方便排除不符合规格的汽车减震弹簧;通过改变减震弹簧的出料量来改变减震弹簧的分选速率;通过左端调节支架可以减小装置在分选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包括弹簧入料仓、壁杆、运输组合体、左端调节支架、右端调节支架、同步带、分选仓、运动杆组合体和机架,所述弹簧入料仓与壁杆铰接连接,运输组合体与壁杆铰接连接,左端调节支架和运输组合体固定连接,右端调节支架和运输组合体铰接连接,同步带连接在、壁杆和运动杆组合体上,机架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壁杆、运输组合体、左端调节支架、右端调节支架、同步带、分选仓、运动杆组合体的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弹簧入料仓包括弹簧入料仓本体、入料仓左端铰接杆、入料仓左端滑孔、舱门板、舱门板滑架、右端连接杆和弧形杆,所述右端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本体、弧形卡杆、内端滑杆、内端压缩弹簧、铰接连杆Ⅰ、铰接连杆Ⅱ、弧形卡槽、铰接连杆腰槽Ⅰ、铰接连杆腰槽Ⅱ、铰接连杆腰槽Ⅲ和铰接连杆腰槽Ⅳ,内端滑杆与连接杆本体滑动连接,弧形卡杆设置在连接杆本体的前端,内端压缩弹簧设置在连接杆本体和内端滑杆之间,并且内端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铰接连杆腰槽Ⅰ和铰接连杆腰槽Ⅱ均设置在铰接连杆腰槽Ⅰ上,铰接连杆腰槽Ⅲ和铰接连杆腰槽Ⅳ均设置在铰接连杆Ⅰ上,铰接连杆Ⅰ和铰接连杆Ⅱ均转动连接在内端滑杆的下端,连接杆本体通过铰接柱与铰接连杆腰槽Ⅰ和铰接连杆腰槽Ⅳ配合连接,弧形卡杆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接柱间隙配合连接在铰接连杆腰槽Ⅲ和铰接连杆腰槽Ⅳ内,多个弧形卡槽设置在弧形卡杆的下端;所述舱门板滑架包括舱门滑架上板、舱门板滑架下板和中端滑腔,舱门滑架上板固定连接在舱门板滑架下板的上端,中端滑腔设置在舱门滑架上板和舱门板滑架下板之间,所述弧形杆包括弧形杆本体和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均匀设置在弧形杆本体的外端,入料仓左端铰接杆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本体的左端,入料仓左端滑孔设置在弹簧入料仓本体的左端,舱门板滑动连接在中端滑腔内,连接杆本体的下端铰接连接在舱门板的右端,连接杆本体的中端铰接连接在弹簧入料仓本体右端的外壁上,多个弧形卡槽分别与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壁杆包括壁杆上端杆、中端铰接杆、中端辊锥、左端斜面推板、右端斜面推板、右端推杆、右端板、套簧、左端杆、电机连杆、输入电机和输入转轮,中端铰接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壁杆上端杆的中端,中端辊锥固定连接在中端铰接杆的下端,左端斜面推板与左端杆固定连接,右端斜面推板与右端推杆固定连接,右端板固定连接在右端板的右端,套簧套接在右端推杆上,电机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杆的左端,电机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输入转轮上,输入转轮固定连接在输入转轮的输出轴上,右端推杆的右端滑动连接在入料仓左端滑孔内,套簧设置在右端斜面推板和弹簧入料仓本体的左端之间,右端板设置在弹簧入料仓本体的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运输组合体包括运输固定杆、运输带、辊子Ⅰ和辊子Ⅱ,辊子Ⅰ和辊子Ⅱ分别转动连接在运输固定杆的左右两端,运输带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辊子Ⅰ和辊子Ⅱ上,运输固定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壁杆上端杆的右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左端调节支架包括左端外侧支杆、内端卡槽、中端推杆、中端内侧套簧、上侧推杆、侧壁滑杆Ⅰ、侧壁滑杆Ⅱ、两个侧壁滑卡簧、底端弹簧、侧壁滑卡连杆Ⅰ、侧壁滑卡连杆Ⅱ、侧壁滑卡杆Ⅰ和侧壁滑卡杆Ⅱ、侧壁滑卡杆本体、侧壁滑卡杆内腔、侧壁滑卡杆铰接端、止滑板Ⅰ和内端滑板,左端外侧支杆的内端镂空,内端卡槽设置有多个,多个内端卡槽均匀设置在左端外侧支杆内壁的左右两侧,中端推杆与左端外侧支杆滑动配合连接,中端内侧套簧套接在中端推杆上,中端推杆的下端与内端滑板间隙配合连接,中端内侧套簧设置在内端滑板和左端外侧支杆之间,上侧推杆与中端推杆滑动配合连接,侧壁滑杆Ⅰ和侧壁滑杆Ⅱ分别固定连接在中端推杆的左右两侧,两个侧壁滑卡簧分别设置在侧壁滑杆Ⅰ和侧壁滑杆Ⅱ的左右两侧,底端弹簧设置在上侧推杆的下端,底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侧壁滑卡连杆Ⅱ和侧壁滑卡杆Ⅰ的下端均铰接连接在上侧推杆的下端,侧壁滑卡连杆Ⅱ的上端铰接连接在侧壁滑卡杆Ⅱ的下端,侧壁滑卡杆Ⅰ的上端铰接连接在侧壁滑卡杆Ⅰ的下端,侧壁滑卡杆Ⅰ和侧壁滑卡杆Ⅱ分别滑动连接在侧壁滑杆Ⅰ和侧壁滑杆Ⅱ上,侧壁滑卡杆Ⅰ和侧壁滑卡杆Ⅱ分别与内端滑板配合连接,侧壁滑卡杆Ⅰ和侧壁滑卡杆Ⅱ均配合连接在内端卡槽内,止滑板Ⅰ铰接连接在内端滑板的下端,左端外侧支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运输固定杆左端的前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右端调节支架包括右端调节杆、锁紧螺杆、右端内滑杆、中侧铰接杆、止滑板Ⅱ、右端调节杆内腔和侧壁螺纹孔,右端调节杆的内端镂空,右端内滑杆与右端调节杆滑动合连接,侧壁螺纹孔均匀设置在右端调节杆上,锁紧螺杆通过螺纹连接在侧壁螺纹孔内,中侧铰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端内滑杆和止滑板Ⅱ上,右端调节杆内腔设置在右端调节杆的内端,右端调节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运输固定杆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分选仓包括分选仓本体、分选板、分选滑杆、分选板固定杆、分选板腰槽、分选板滑轴、铰接固定板、分选板滑槽和分选滑杆滑槽,分选仓本体的内端镂空,分选板配合连接在分选仓本体的内端,分选滑杆与分选仓本体固定连接,分选板固定杆与分选仓本体固定连接,分选板腰槽设置在分选板固定杆上,分选板滑轴滑动连接在分选板腰槽内,分选板固定杆的右端铰接连接在铰接固定板上,分选板滑槽设置在分选板的上端,分选滑杆滑槽设置在分选滑杆的上端,分选仓本体设置在运输固定杆的右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所述运动杆组合体包括行星架、多个行星齿、三个行星架固定杆、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连杆、周转杆、周转杆滑杆、周转杆滑槽和周转杆铰接杆,多个行星齿均匀设置在行星架的内端,三个行星架固定杆均固定连接在行星架上,行星齿轮与行星齿啮合,行星齿轮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在行星架和行星齿轮上,周转杆的左端铰接连接在行星齿轮上,周转杆右端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周转杆铰接杆的下端,周转杆右端通过铰接轴配合连接在周转杆滑槽内,周转杆滑槽设置在周转杆滑杆上,周转杆铰接杆。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包括弹簧入料仓(1)、壁杆(2)、运输组合体(3)、左端调节支架(4)、右端调节支架(5)、同步带(6)、分选仓(7)、运动杆组合体(8)和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入料仓(1)与壁杆(2)铰接连接,运输组合体(3)与壁杆(2)铰接连接,左端调节支架(4)和运输组合体(3)固定连接,右端调节支架(5)和运输组合体(3)铰接连接,同步带(6)连接在、壁杆(2)和运动杆组合体(8)上,机架(9)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1)、壁杆(2)、运输组合体(3)、左端调节支架(4)、右端调节支架(5)、同步带(6)、分选仓(7)、运动杆组合体(8)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包括弹簧入料仓(1)、壁杆(2)、运输组合体(3)、左端调节支架(4)、右端调节支架(5)、同步带(6)、分选仓(7)、运动杆组合体(8)和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入料仓(1)与壁杆(2)铰接连接,运输组合体(3)与壁杆(2)铰接连接,左端调节支架(4)和运输组合体(3)固定连接,右端调节支架(5)和运输组合体(3)铰接连接,同步带(6)连接在、壁杆(2)和运动杆组合体(8)上,机架(9)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1)、壁杆(2)、运输组合体(3)、左端调节支架(4)、右端调节支架(5)、同步带(6)、分选仓(7)、运动杆组合体(8)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入料仓(1)包括弹簧入料仓本体(1-1)、入料仓左端铰接杆(1-2)、入料仓左端滑孔(1-3)、舱门板(1-4)、舱门板滑架(1-5)、右端连接杆(1-6)和弧形杆(1-7),所述右端连接杆(1-6)包括连接杆本体(1-6-1)、弧形卡杆(1-6-2)、内端滑杆(1-6-3)、内端压缩弹簧(1-6-4)、铰接连杆Ⅰ(1-6-5)、铰接连杆Ⅱ(1-6-6)、弧形卡槽(1-6-7)、铰接连杆腰槽Ⅰ(1-6-8)、铰接连杆腰槽Ⅱ(1-6-9)、铰接连杆腰槽Ⅲ(1-6-10)和铰接连杆腰槽Ⅳ(1-6-11),内端滑杆(1-6-3)与连接杆本体(1-6-1)滑动连接,弧形卡杆(1-6-2)设置在连接杆本体(1-6-1)的前端,内端压缩弹簧(1-6-4)设置在连接杆本体(1-6-1)和内端滑杆(1-6-3)之间,并且内端压缩弹簧(1-6-4)处于压缩状态,铰接连杆腰槽Ⅰ(1-6-8)和铰接连杆腰槽Ⅱ(1-6-9)均设置在铰接连杆腰槽Ⅰ(1-6-8)上,铰接连杆腰槽Ⅲ(1-6-10)和铰接连杆腰槽Ⅳ(1-6-11)均设置在铰接连杆Ⅰ(1-6-5)上,铰接连杆Ⅰ(1-6-5)和铰接连杆Ⅱ(1-6-6)均转动连接在内端滑杆(1-6-3)的下端,连接杆本体(1-6-1)通过铰接柱与铰接连杆腰槽Ⅰ(1-6-8)和铰接连杆腰槽Ⅳ(1-6-11)配合连接,弧形卡杆(1-6-2)的左右两端通过铰接柱间隙配合连接在铰接连杆腰槽Ⅲ(1-6-10)和铰接连杆腰槽Ⅳ(1-6-11)内,多个弧形卡槽(1-6-7)设置在弧形卡杆(1-6-2)的下端;所述舱门板滑架(1-5)包括舱门滑架上板(1-5-1)、舱门板滑架下板(1-5-2)和中端滑腔(1-5-3),舱门滑架上板(1-5-1)固定连接在舱门板滑架下板(1-5-2)的上端,中端滑腔(1-5-3)设置在舱门滑架上板(1-5-1)和舱门板滑架下板(1-5-2)之间,所述弧形杆(1-7)包括弧形杆本体(1-7-1)和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1-7-2),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1-7-2)均匀设置在弧形杆本体(1-7-1)的外端,入料仓左端铰接杆(1-2)固定连接在弹簧入料仓本体(1-1)的左端,入料仓左端滑孔(1-3)设置在弹簧入料仓本体(1-1)的左端,舱门板(1-4)滑动连接在中端滑腔(1-5-3)内,连接杆本体(1-6-1)的下端铰接连接在舱门板(1-4)的右端,连接杆本体(1-6-1)的中端铰接连接在弹簧入料仓本体(1-1)右端的外壁上,多个弧形卡槽(1-6-7)分别与多个弧形杆本体卡槽(1-7-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杆(2)包括壁杆上端杆(2-1)、中端铰接杆(2-2)、中端辊锥(2-3)、左端斜面推板(2-4)、右端斜面推板(2-5)、右端推杆(2-6)、右端板(2-7)、套簧(2-8)、左端杆(2-9)、电机连杆(2-10)、输入电机(2-11)和输入转轮(2-12),中端铰接杆(2-2)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壁杆上端杆(2-1)的中端,中端辊锥(2-3)固定连接在中端铰接杆(2-2)的下端,左端斜面推板(2-4)与左端杆(2-9)固定连接,右端斜面推板(2-5)与右端推杆(2-6)固定连接,右端板(2-7)固定连接在右端板(2-7)的右端,套簧(2-8)套接在右端推杆(2-6)上,电机连杆(2-10)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左端杆(2-9)的左端,电机连杆(2-10)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输入转轮(2-12)上,输入转轮(2-12)固定连接在输入转轮(2-12)的输出轴上,右端推杆(2-6)的右端滑动连接在入料仓左端滑孔(1-3)内,套簧(2-8)设置在右端斜面推板(2-5)和弹簧入料仓本体(1-1)的左端之间,右端板(2-7)设置在弹簧入料仓本体(1-1)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合体(3)包括运输固定杆(3-1)、运输带(3-2)、辊子Ⅰ(3-3)和辊子Ⅱ(3-4),辊子Ⅰ(3-3)和辊子Ⅱ(3-4)分别转动连接在运输固定杆(3-1)的左右两端,运输带(3-2)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辊子Ⅰ(3-3)和辊子Ⅱ(3-4)上,运输固定杆(3-1)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壁杆上端杆(2-1)的右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减震弹簧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调节支架(4)包括左端外侧支杆(4-1)、内端卡槽(4-2)、中端推杆(4-3)、中端内侧套簧(4-4)、上侧推杆(4-5)、侧壁滑杆Ⅰ(4-6)、侧壁滑杆Ⅱ(4-7)、两个侧壁滑卡簧(4-8)、底端弹簧(4-9)、侧壁滑卡连杆Ⅰ(4-10)、侧壁滑卡连杆Ⅱ(4-11)、侧壁滑卡杆Ⅰ(4-12)和侧壁滑卡杆Ⅱ(4-13)、侧壁滑卡杆本体(4-15)、侧壁滑卡杆内腔(4-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郭伟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