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57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装置,包括:任务盒(2),用于供应前肢功能测试的任务用品(3);和动物容器(4),设置在所述任务盒(2)的侧方,用于容纳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其中,在所述动物容器(4)靠近所述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上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任务盒给动物容器内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供应任务用品,并利用动物容器上开设的通孔来方便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并对任务用品执行抓取等前肢动作,从而实现了实验动物的前肢功能检测。

Animal Laborato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imal experiment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sk box (2) for supplying task supplies (3) for forelimb function testing, an animal container (4)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task box (2) for accommodating experimental animals for performing forelimb function testing tasks, and an animal container (4) provided for experimental animals on the wall of the container near the side of the task box (2). A through hole (41) through which the forelimb passes.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task box to supply task supplies for laboratory animals performing forelimb function test tasks in animal containers, and uses the through holes opened on the animal containers to facilitate the forelimb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to pass through and perform forelimb movements such as grasping the task supplies, thereby realizing the forelimb function test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熟练的前肢使用通常被用于评估动物的运动系统状态、学习能力和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状况,以便为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治疗靶点和药物研究等提供参考材料。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制备的常用实验动物,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和治疗靶点以及药物研发中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尚缺乏适合的灵敏并且便携的动物实验装置来实现其精确前肢功能检测的各项任务,限制了相关实验数据的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动物实验装置,能够实现实验动物的前肢功能检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实验装置,包括:任务盒,用于供应前肢功能测试的任务用品;和动物容器,设置在所述任务盒的侧方,用于容纳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其中,在所述动物容器靠近所述任务盒一侧的容器壁面上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任务盒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形成矩形阵列,且所述矩形阵列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对齐。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被构造成从所述动物容器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长孔,所述长孔位于所述动物容器靠近所述任务盒一侧的容器壁面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在所述动物容器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能够从所述动物容器的顶部取下或一端铰接在所述动物容器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任务盒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动物容器的两侧,在所述动物容器靠近两个所述任务盒的各侧容器壁面上均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还包括托盘,所述任务盒和所述动物容器均设置在所述托盘内。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容器的底部设置为开放结构,所述托盘在所述动物容器设置在所述托盘内的状态下作为所述动物容器的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容器的至少一个容器壁面底部设有向上凹入的定位孔,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有定位凸块,能够与所述定位孔进行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实验动物为大鼠,所述任务用品为面条。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任务盒给动物容器内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供应任务用品,并利用动物容器上开设的通孔来方便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并对任务用品执行抓取等前肢动作,从而实现了实验动物的前肢功能检测。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动物实验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物实验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动物实验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的立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动物实验装置包括:任务盒2和动物容器4。其中,任务盒2用于供应前肢功能测试的任务用品3。动物容器4设置在所述任务盒2的侧方,用于容纳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为了方便实验动物对任务盒2中的任务用品执行动作,在动物容器4靠近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上设置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41。在本实施例中,实验动物(例如图2所示的大鼠等)被放入动物容器4后,可以将前肢穿过通孔41抓取动物容器4外侧的任务盒2中的任务用品3(例如面条等食物),通过测量实验动物对任务用品3的抓取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实验动物的前肢运动状况(例如测量前肢运动距离和方向、抓取面条的数量等),以便定量或者定性地测量出实验动物的前肢能力。这样就能够对实验动物的运动系统状态、学习能力和/或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等进行评估,适用于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前肢功能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治疗靶点和药物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方便评估实验动物的前肢运动范围和运动能力,参考图2,可以在任务盒2的上表面设置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以便利用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同时设置多个任务用品。在图2中,多个面条被稳定地插在各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中,当实验完成后,可以将剩余的面条从任务用品安置孔21方便的取出。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在任务盒2的上表面可以随机排列或者按照特定的几何形状排列,优选形成形状规整且便于加工的矩形阵列,并且为了方便评估前肢运动范围,优选将矩形阵列的中心线与通孔41对齐。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可以采用盲孔形式,也可以采用通孔形式。任务盒2可制作成立方体的形状,其尺寸可以与动物容器4相匹配。在一个例子中,任务盒2的高度为4cm,长度为6cm,宽度为12cm。在其上表面的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形成21×14的矩形阵列,各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的间距为4mm,每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可采用直径为1.5cm的圆孔,以匹配面条的横截轮廓尺寸。动物容器4可采用陶瓷、塑料、金属、玻璃等材质制成,优选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成盒式的动物容器4,这样既能够确保容器的强度,也便于进行实验动物状态的观察。动物容器4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验动物的尺寸和同时实验的实验动物的数量等因素来确定,在一个实验动物为大鼠的例子中,动物容器4的高度为35cm,长度为25cm,宽度为12cm。参考图2,在动物容器4的顶部可以设置盖体42,盖体42能够从动物容器4的顶部取下,也可以将一端铰接在动物容器4的顶部。根据实验动物的活跃程度,必要时可以在盖体42与动物容器4之间设置锁具,以防止实验动物跑出。在动物容器4的通孔41可以被构造成从动物容器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长孔,相当于在容器壁面上开设的狭长细缝长孔。该长孔位于动物容器4靠近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的中心位置。这样也相应的增加了实验动物的前肢操作范围。参考图1和图2,任务盒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动物容器4的两侧,在动物容器4靠近两个任务盒2的各侧容器壁面上均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41。而在一个实施例中,任务盒2的数量可以只有一个。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任务盒2的数量可以有三个或四个,分别在动物容器4的更多方向。又或者,在一个实施例中,任务盒2的数量为一个,动物容器4有两个,且设置在任务盒2的两侧,相当于两个动物容器4共用同一个任务盒2。在图2中,为了方便实验人员进行操作,动物实验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托盘1。前述的任务盒2和动物容器4均可设置在托盘1内。这样实验人员可以方便地直接对托盘1进行取放操作。另外,为了方便实验动物的排泄物的清理,优选将动物容器4的底部设置为开放结构,托盘1在动物容器4设置在托盘1内的状态下作为动物容器4的底板。这样,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将动物容器4取下后,直接清理托盘1即可。托盘1的尺寸可以根据任务盒2和动物容器4的尺寸确定。在一个例子中,托盘1的长度为38.1cm,宽度为13.3cm,侧边高2.5cm。为了方便动物容器4的定位,可以在动物容器4的至少一个容器壁面底部设置向上凹入的定位孔,而在托盘1的上表面对应于定位孔的位置设有能够与定位孔进行配合的定位凸块。这样既能够辅助实验人员进行动物实验装置的组装,也能减少因实验动物的运动而使动物容器4在托盘1上移动的可能性。定位凸块可以设置成半圆形,以方便安装。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动物实验装置的实施例对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任务盒(2),用于供应前肢功能测试的任务用品(3);和动物容器(4),设置在所述任务盒(2)的侧方,用于容纳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其中,在所述动物容器(4)靠近所述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上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任务盒(2),用于供应前肢功能测试的任务用品(3);和动物容器(4),设置在所述任务盒(2)的侧方,用于容纳执行前肢功能测试任务的实验动物;其中,在所述动物容器(4)靠近所述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上设有供实验动物的前肢通过的通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盒(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任务用品安置孔(21)形成矩形阵列,且所述矩形阵列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41)对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被构造成从所述动物容器(4)的下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长孔,所述长孔位于所述动物容器(4)靠近所述任务盒(2)一侧的容器壁面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物容器(4)的顶部设有盖体(42),所述盖体(42)能够从所述动物容器(4)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芳玲王文赵国光郭德玉田欣艾厚喜刘婷婷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