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40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该技术方案将常规的搅拌式揉面机构加以改进,利用曲轴连杆结构在搅拌的过程中实现对面团的反复捶打,通过捶打作用,有助于改善面团内应力的复杂性,进而提升面团弹性。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醒面工艺提供了可调节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可利用电加热器调整面盆内温度,另一方面可通过超声震动作用促进面团内部网状结构的延展,从而改善醒面效果。基于这种条件控制,可为醒面工艺提供更加适宜的操作条件。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执行和面过程,而且和面后可直接在装置中进行醒面,显著提升了装置的集约化水平;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的面团具有更好的弹性,使面食产品口感更加劲道。

Integral and face wa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and noodle wak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scheme improves the conventional stirring kneading mechanism, realizes repeated beating of dough by using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stirring,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nal stress of dough, thereby improving the dough elasticity. On this basi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djus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waking-up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basin can be adjusted by an electric heat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dough can be promoted by ultrasonic vibra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waking-up effect. Based on this condition control, more suitable operation conditions can be provided for wake-up noodle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dough mixing, but also wake up the noodles directly in the device after dough mixing,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intensive level of the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gh proces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elasticity and makes the taste of the pasta product more vigor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具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
技术介绍
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作用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的混合,并通过搅拌、揉搓等手段形成柔性的面团。现有技术中,和面机在面粉与水的混合方面普遍能满足使用需求,但与手动操作相比其揉面工艺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和面机只能通过转动搅拌的方式对湿面进行加工,因而所形成的面团中面筋仅延展方向相对单一,造成了面团强度较低、口感不够劲道。醒面,又称为饧面,是在和面以后、进一步加工或烹饪之前,将面团静置一段时间,使之口感更好的面艺过程。在和面的过程中,面粉与水充分混合后,蛋白质吸水膨胀形成面筋,经数道压延后,面筋相互粘连,并在面片中以细密均匀的网络包络着松散的淀粉,最终使之成为具有可塑性和弹性的湿面团。但此时由于和面或是揉制过程中的外力作用,面筋中的蛋白质大分子处于一种纠缠状态,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且由于这种分子结构的纠缠状态,使得蛋白质分子在空间上产生收缩,会使得面团的口感粗糙,筋度降低,适口性差。通过醒面过程,面团中在外力作用下被扭曲及破坏的网状结构得到了重塑,面团中的蛋白质重新恢复了应有的空间构形,得到了很好的舒展,醒过的面会更加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由于温度、湿度等条件对面团内的应力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更好醒面效果,除了给予时间静置之外,有必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而现有技术中,醒面工艺仅在采用室温下静置的方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醒面效果的提升。此外,现有技术中,醒面及和面属于独立的过程,尤其在自动化的和面机中,普遍只能进行和面操作,而和好的面团需要取出后专门进行醒面,为了提升和面机的自动化水平,有必要开发集和面、醒面于一身的一体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和面机所加工的面团弹性较低、不够劲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常规和面机无法同时提供醒面功能。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如何为醒面过程提供可调节的环境条件。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包括基座,面盆,夹套,上盖,注水管,电动机,曲轴,搅拌轴,蜗杆,连杆轴颈,连杆,木槌,搅拌桨,卡槽,从动轴,凸头,超声波发生器,电加热器,其中,面盆固定连接在基座上,面盆外部具有夹套,上盖卡接在基座的上端,注水管位于基座上,所述注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面盆的上方,电动机连接在上盖上,曲轴与电动机的转轴连接,曲轴的主轴颈上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曲轴的连杆轴颈上连接有连杆,连杆和搅拌轴均竖直的伸入至面盆内部,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木槌,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开设有卡槽,在面盆内部底面处、位于搅拌轴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凸头,所述凸头卡接在卡槽中,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上连接有换能器,面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桨呈弧形,在搅拌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刀架,所述刀架上卡接有刀片。作为优选,木槌有2个,二者的连线与搅拌轴所在直线相交,木槌的底端高于搅拌桨。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夹套的底部相贴合。作为优选,还包括壳体,所述电动机,曲轴,蜗轮均位于该壳体内部。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座用于承载面盆、注水管等基础结构,面盆是和面、揉面的操作场所,夹套可起到保温作用,上盖用于承载搅拌轴、电动机等机械执行机构,和面用的饮用水由注水管向面盆中注入。电动机为曲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主轴颈处的蜗轮与蜗杆传动,从而使搅拌轴持续旋转,带动搅拌桨对湿面起到搅拌作用;曲轴的转动使得连杆轴颈处的连杆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木槌对湿面起到捶打作用。搅拌轴下端的卡槽可与从动轴处的凸头卡接固定,从而从下端对搅拌轴起到承接作用,保持了搅拌轴的稳定。超声波发生器与换能器配合,构成超声震荡作用,在醒面过程中,通过这种微观的机械振动,有助于促进面团内部网状结构的延展,从而改善醒面效果;同时,当需要调整面盆内醒面温度时,可通过电加热器予以调节。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应避免连杆下落时被搅拌桨碰到,而应当保持连杆抬起时搅拌桨经过木槌下方,而木槌落下时搅拌桨位于两个木槌之间。这一状态可在常规技术范畴内,通过调整曲柄长度、蜗杆螺距、搅拌桨形态及位置等特征加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该技术方案将常规的搅拌式揉面机构加以改进,利用曲轴连杆结构在搅拌的过程中实现对面团的反复捶打,通过捶打作用,有助于改善面团内应力的复杂性,进而提升面团弹性。在此基础上,本技术为醒面工艺提供了可调节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可利用电加热器调整面盆内温度,另一方面可通过超声震动作用促进面团内部网状结构的延展,从而改善醒面效果。基于这种条件控制,可为醒面工艺提供更加适宜的操作条件。应用本技术,不仅可以执行和面过程,而且和面后可直接在装置中进行醒面,显著提升了装置的集约化水平;同时,本技术加工的面团具有更好的弹性,使面食产品口感更加劲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搅拌轴、搅拌桨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面盆3、夹套4、上盖5、注水管6、电动机7、曲轴8、搅拌轴9、蜗杆10、连杆轴颈11、连杆12、木槌13、搅拌桨14、卡槽15、从动轴16、凸头17、超声波发生器18、电加热器19、刀架20、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面盆2,夹套3,上盖4,注水管5,电动机6,曲轴7,搅拌轴8,蜗杆9,连杆轴颈10,连杆11,木槌12,搅拌桨13,卡槽14,从动轴15,凸头16,超声波发生器17,电加热器18,其中,面盆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面盆2外部具有夹套3,上盖4卡接在基座1的上端,注水管5位于基座1上,所述注水管5的出水口位于面盆2的上方,电动机6连接在上盖4上,曲轴7与电动机6的转轴连接,曲轴7的主轴颈上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9传动连接,所述蜗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曲轴7的连杆轴颈10上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和搅拌轴8均竖直的伸入至面盆2内部,连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木槌12,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3,所述搅拌轴8的底端开设有卡槽14,在面盆2内部底面处、位于搅拌轴8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从动轴15,所述从动轴15上固定连接有凸头16,所述凸头16卡接在卡槽14中,夹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7,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7上连接有换能器,面盆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8。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基座1用于承载面盆2、注水管5等基础结构,面盆2是和面、揉面的操作场所,夹套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面盆(2),夹套(3),上盖(4),注水管(5),电动机(6),曲轴(7),搅拌轴(8),蜗杆(9),连杆轴颈(10),连杆(11),木槌(12),搅拌桨(13),卡槽(14),从动轴(15),凸头(16),超声波发生器(17),电加热器(18),其中,面盆(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面盆(2)外部具有夹套(3),上盖(4)卡接在基座(1)的上端,注水管(5)位于基座(1)上,所述注水管(5)的出水口位于面盆(2)的上方,电动机(6)连接在上盖(4)上,曲轴(7)与电动机(6)的转轴连接,曲轴(7)的主轴颈上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9)传动连接,所述蜗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曲轴(7)的连杆轴颈(10)上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和搅拌轴(8)均竖直的伸入至面盆(2)内部,连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木槌(12),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3),所述搅拌轴(8)的底端开设有卡槽(14),在面盆(2)内部底面处、位于搅拌轴(8)下方的位置连接有从动轴(15),所述从动轴(15)上固定连接有凸头(16),所述凸头(16)卡接在卡槽(14)中,夹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7),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7)上连接有换能器,面盆(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加热器(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和面醒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面盆(2),夹套(3),上盖(4),注水管(5),电动机(6),曲轴(7),搅拌轴(8),蜗杆(9),连杆轴颈(10),连杆(11),木槌(12),搅拌桨(13),卡槽(14),从动轴(15),凸头(16),超声波发生器(17),电加热器(18),其中,面盆(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面盆(2)外部具有夹套(3),上盖(4)卡接在基座(1)的上端,注水管(5)位于基座(1)上,所述注水管(5)的出水口位于面盆(2)的上方,电动机(6)连接在上盖(4)上,曲轴(7)与电动机(6)的转轴连接,曲轴(7)的主轴颈上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9)传动连接,所述蜗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8),曲轴(7)的连杆轴颈(10)上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和搅拌轴(8)均竖直的伸入至面盆(2)内部,连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木槌(12),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13),所述搅拌轴(8)的底端开设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兴达和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