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竖井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85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竖井模板,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的驱动装置,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各模板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的支撑导向装置,各支撑导向装置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该可调节竖井模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及拆装方便、施工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及能整体立模和拆模等优点。

Adjustable Shaft Formwor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shaft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templat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shaft central axis and a driving device used to drive each template close to or far from the shaft central axis. A variable angle rotation template is connec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templates, and a support guid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 guiding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each template sliding sleeve. The directional device is fixed in the concrete surrounding wall of the shaft which is first poured. The adjustable shaft formwork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disassembly, low construction cost,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integral formwork and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竖井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模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竖井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竖井施工常用模板有滑模、木模板、散拼模板等,在小尺寸竖井施工方面(如混凝土大坝的电梯井、电缆井、通风井等)受作业空间限制,没有合适的模板用于这些竖井施工。当采用一次性模板或散钢模板时,通常需要在竖井内部搭设操作平台或脚手架,准备工作量大,且随着竖井深度的加大,安全风险增加,操作平台工程量大。每浇筑一层重新立模,受模板刚度不足、难以固定等影响,尺寸偏差控制较难。当采用滑模施工时,需要一整套液压控制系统、操作要求高、施工成本大,由于竖井与周边结构同步浇筑难以做到连续浇筑(滑模通常连续浇筑上升时才能发挥优势,一般建筑结构通常按照一定高度分层浇筑,如:3米/层)。采用定型木模板时因拆模困难,木材遇水变形大,模板难以周转重复使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及拆装方便、施工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及能整体立模和拆模的可调节竖井模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竖井模板,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的驱动装置,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各所述模板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的支撑导向装置,各所述支撑导向装置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竖井中心轴同轴设置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下端分别设有正丝螺纹和反丝螺纹,所述正丝螺纹和反丝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件,所述螺纹套件的周向均匀分布并铰接有与所述模板等数的连杆,所述螺纹套件上的各连杆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均铰接于一模板,分别铰接于两螺纹套件的相应两连杆均铰接于同一模板。所述正丝螺纹和/或所述反丝螺纹上于其上螺纹套件上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固装有操作盘。所述可变角度转角模板包括两个侧边模板,两侧边模板的相邻侧边相互铰接,其相离侧边分别铰接于两相邻的模板。各所述模板的底端活动式连接有操作平台。各所述模板的底端均设有支撑台,各支撑台共同滑动式支撑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各侧边至竖井中心轴的距离均小于各侧边相对的模板至竖井中心轴的距离。各所述支撑台上均设有开口朝向竖井中心轴的U型槽,所述操作平台相应于各支撑台的位置上均设有销柱,各所述销柱分别滑套于相应的U型槽。所述支撑导向装置包括用于预埋在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中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伸出端设有导向杆,各所述模板的底端均设有卡口,各模板的卡口分别可滑动的卡设在相应的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远离预埋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的驱动装置,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各模板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的支撑导向装置,各支撑导向装置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各模板之间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各模板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运动,在驱动装置和各支撑导向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模板立模和脱模,极大提高施工效率;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当各模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和各支撑导向装置的支撑导向作用下远离竖井中心轴运动至立模完成过程中,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的可变角度转角模板也相应的扩大转角运动,当各模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和各支撑导向装置的支撑导向作用下靠近竖井中心轴运动至脱模完成过程中,两两相邻的模板之间的可变角度转角模板也相应的缩小转角运动,以至可变角度转角模板不影响各模板的立模和脱模,同时可变角度转角模板满足了两两相邻模板之间空间的立模和脱模需求,提高了整体施工效果;该可调节竖井模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及拆装方便及施工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立模浇注完成)。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立模浇注前)。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立模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脱模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中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可调节竖井模板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模板;11、支撑台;12、U型槽;2、驱动装置;21、驱动轴;211、正丝螺纹;212、反丝螺纹;22、螺纹套件;23、连杆;24、锁定螺母;25、操作盘;3、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1、侧边模板;4、操作平台;41、销柱;5、支撑导向装置;51、预埋件;52、导向杆;53、紧固螺母;6、竖井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可调节竖井模板,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6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1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1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6的驱动装置2,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各模板1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1的支撑导向装置5,各支撑导向装置5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该结构中,优选四块方型模板1,四块方型模板1呈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设置,形成两对模板1,每对模板1对称设置,各模板1的底端均滑套有支撑导向装置5,支撑导向装置5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1,各支撑导向装置5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四块方型模板1之间设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各模板1同步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6运动,在驱动装置2和各支撑导向装置5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模板1同步立模和脱模,极大提高施工效率,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当四块方型模板1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作用和各支撑导向装置5的支撑导向作用下同步远离竖井中心轴6运动至立模完成过程中,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的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也相应的扩大转角运动,当四块方型模板1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作用和各支撑导向装置5的支撑导向作用下同步靠近竖井中心轴6运动至脱模完成过程中,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的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也相应的缩小转角运动,以至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不影响各模板1的立模和脱模,同时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满足了两两相邻模板1之间空间的立模和脱模需求,提高了整体施工效果;该可调节竖井模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及拆装方便及施工成本低廉。在可调节竖井模板装入竖井过程中,先确定竖井中心轴6,竖井中心轴6可以是竖井的实际中心轴,也可以是浇注混凝土完成后竖井的中心轴,可跟据具体要求来定,确定上好竖井中心轴6的目的是用于可调节竖井模板的安装定位,最后浇注形成符合要求的竖井混凝土周壁。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与竖井中心轴6同轴设置的驱动轴21,驱动轴21上下端分别设有正丝螺纹211和反丝螺纹212,正丝螺纹211和反丝螺纹212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件22,螺纹套件22的周向均匀分布并铰接有与模板1等数的连杆23,螺纹套件22上的各连杆23远离驱动轴21的一端均铰接于一模板1,分别铰接于两螺纹套件22的相应两连杆23均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6)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1)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1)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6)的驱动装置(2),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各所述模板(1)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1)的支撑导向装置(5),各所述支撑导向装置(5)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绕竖井中心轴(6)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块模板(1)以及用于驱动各模板(1)靠近或远离竖井中心轴(6)的驱动装置(2),两两相邻的模板(1)之间均连接有可变角度转角模板(3),各所述模板(1)的底端均滑套有用于支撑并导向模板(1)的支撑导向装置(5),各所述支撑导向装置(5)均固装于竖井内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周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与竖井中心轴(6)同轴设置的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21)上下端分别设有正丝螺纹(211)和反丝螺纹(212),所述正丝螺纹(211)和反丝螺纹(212)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件(22),所述螺纹套件(22)的周向均匀分布并铰接有与所述模板(1)等数的连杆(23),所述螺纹套件(22)上的各连杆(23)远离所述驱动轴(21)的一端均铰接于一模板(1),分别铰接于两螺纹套件(22)的相应两连杆(23)均铰接于同一模板(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丝螺纹(211)和/或所述反丝螺纹(212)上于其上螺纹套件(22)上下方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竖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1)的顶端固装有操作盘(25)。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竖井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继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