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75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河道清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车体,车体内放置有集污箱,集污箱的底部上开设有排污口,集污箱上设有主动装置、从动装置和复位弹簧,主动装置与集污箱摆接且一端与从动装置抵接,另一端与吸污装置固定连接,从动装置与主动装置抵接处呈楔形块设置,从动装置下端面上延伸设有活塞,活塞堵在排污口上,当进行淤泥清理操作时,摆动主动装置,主动装置摆动使从动装置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活塞向下运动脱离排污口,同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当主动装置回到原位,复位弹簧带动从动装置复位,活塞重新堵住排污口,如此循环往复,提高了清淤效率。

River silt remov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ver silt removal device, and its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are as follows: a car body is arranged with a sewage collecting box, a sewage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ewage collecting box, an active device, a driven device and a reset spring are arranged on the sewage collecting box, the active device is swinging with the sewage collecting box and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n device,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sewage absorbing device, and the driven device is positively loaded. A wedge-shaped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offset position, and a piston is extend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driven device. The piston is blocked at the sewage outlet. When the sludge cleaning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active device swings to make the driven device move downward, so that the piston moves downward from the sewage outlet, and the reset spring is compressed. When the active device returns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the reset spring drives the driven device to restore. The piston re-blocked the sewage outlet, thus circulating and reciprocating,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ilt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洁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河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经常对河道淤泥进行清理,现有技术采用专门的清淤装置来进行,清淤装置包括清淤车、吸淤装置以及安装在清淤车上的集污箱。吸淤装置包括一个轴流泵以及一根与轴流泵连通的抽吸软管,抽吸软管上设置有与集污箱连通的旁通软管,在吸淤时,轴流泵将河道内的淤泥沿抽吸软管经旁通软管进入到集污箱内。集污箱底部设有用塞子塞住的排污口。当吸淤到设定程度时,将集污箱通过清淤车运到指定场地,取下塞子,淤泥从集污箱中排出,但是,这样的设置,一定时间后淤泥会在排污口结块堆积,从而堵塞住排污口,使淤泥无法顺利从排污口排出,影响清淤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河道清淤装置,可以实现排污口防堵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放置有集污箱,所述集污箱的底部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集污箱上连接有吸淤装置,所述集污箱上设有主动装置、从动装置和复位弹簧,所述主动装置摆动连接在所述集污箱上,所述主动装置一端与所述从动装置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吸污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装置穿设在所述集污箱并穿透所述车体,所述从动装置与所述主动装置抵接处呈楔形块设置,所述从动装置下端面上延伸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堵在所述排污口上,所述从动装置上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装置上,另一端与所述集污箱内侧壁滑动抵接,所述集污箱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滑杆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当将集污箱运到排放点后,摆杆从楔形块的最低位置开始摆动,由于与楔形块斜面抵接,其将对楔形块产生向下压力,从而导致从动装置以及活塞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从动装置上的滑杆一并向下运动以压缩复位弹簧,当摆杆继续摆动到设定的角度时,活塞从排污口中退出,淤泥从排污口与从动装置之间的空隙中排出。间隔设定时间后,驱动摆杆沿原路回复到原位,在此过程中,从动装置和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也随之回复到原位,如此往复,通过从动装置的上下运动带动淤泥从排污口中排出,从而提高排污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块呈对称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相比与单向摆动,对称楔形块的设置使得摆杆可做左右双向摆动,从而使得左右摆动一次就可以实现从动装置进行两次往复运动,提高了排淤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吸污装置包括电机、转轴、竖向管、横向管、螺旋桨叶、钻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另一端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螺旋桨叶沿所述转轴长度方向螺旋设置,所述竖向管与所述转轴套接并装设在所述电机下端面上,所述横向管一端与所述竖向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污箱连通,所述钻头呈旋转刺头形状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旋转刺头的形状是在一个球体上均匀分布有尖刺,当启动吸污装置上的电机时,旋转刺头形状设置的钻头对结块的淤泥有一个很好的粉碎作用,使得淤泥更好的被吸进集污箱内。进一步的,所述集污箱用分隔板将所述集污箱分隔成沉於箱和污水箱,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污水箱底端开设有排水孔。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沉於箱内泥水沉淀分离后,污水到达连通孔的高度时,污水从连通孔处溢到污水箱内,当排放污泥时,污水从排水孔处排到指定位置进行处理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沉於箱底部呈漏斗状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淤泥被吸进沉於箱后可以沿漏斗开口方向沉积,当活塞滑动后不再堵在排污口上时,淤泥可以顺着漏斗的开口方向全部排出,避免淤泥在沉於箱内堆积无法排出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上端面上均匀设有尖刺。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排污口处的淤泥因为沉淀后会出现结块的情况,活塞滑动时,活塞上的尖刺可以戳碎结块,对排污口产生一个有力的清堵效果,使清淤工作能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所述竖向管进口处设有过滤网。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吸污装置进行工作时,在竖直管进口处设置一个过滤网,可以防止河道垃圾一起被吸进竖直管内,影响清淤工作的进行。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装置是可伸缩的摆杆。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清淤工作完毕后,收缩摆杆,将吸於装置贴放在车体上,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损坏装置影响后续清淤工作进行,也方便进行对车体的搬运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从动装置的往复运动有利于淤泥被捅出排污口,同时活塞上的尖刺进一步破碎结块淤泥,进一步促进排污;2、吸淤装置的钻头上设置成旋转刺头状有利于破碎淤泥块,提高吸淤效果;3、竖向管进口处设置过滤网可过滤大块垃圾,避免吸淤不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右俯视图。附图标记:1、集污箱;112、沉於箱;113、污水箱;2、主动装置;21、摆杆;3、从动装置;31、楔形块;32、活塞;4、吸污装置;41、电机;42、转轴;43、螺旋桨叶;44、竖向管;45、横向管;46、钻头;5、排污口;6、尖刺;7、分隔板;8、连通孔;9、排水孔;10、复位弹簧;11、滑杆;12、固定杆;13、车体;14、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河道清淤装置,包括集装箱运输车的车体13,清淤工作进行时,车体13由支架支撑,车体13内放置有集污箱1,集污箱1用分隔板7将集污箱1分隔成用来沉淀淤泥的沉於箱112和储放污水的污水箱113,分隔板7上开设有用来连通沉淤箱112和污水箱113的连通孔8,污水箱113底端开设有排水孔9,沉於箱112底部呈漏斗状设置并底部上开设有排污口5。集污箱1上设有吸污装置4,吸污装置4包括电机41、转轴42、竖向管44、横向管45、螺旋桨叶43、钻头46,转轴42一端连接在电机41上,另一端与钻头46连接;螺旋桨叶43沿转轴42长度方向螺旋设置,竖向管44与转轴42套接并装设在电机41下端面上。竖向管44进口处设有过滤网14,横向管45一端与竖向管44连通,另一端与沉淤箱112连通,淤泥可以通过横向管45进入到沉淤箱112内进行沉淀分离。钻头46呈旋转刺头形状设置,钻头46的旋转刺头形状设置可以更好的粉碎结块的淤泥使清淤工作更方便的进行,过滤网14可以把河道中的垃圾过滤在外,避免被吸进竖向管44内造成堵塞。集污箱1上设有主动装置2、从动装置3和复位弹簧10,主动装置2包括可伸缩的摆杆21和用来固定主动装置2的支撑杆15,主动装置2通过销轴(未示出)摆动连接在支撑杆15上,支撑杆15固定在集污箱1顶部,摆杆21一端与从动装置3抵接,另一端与吸污装置4固定连接。从动装置3穿设在集污箱1并穿透车体13,从动装置3与摆杆21抵接处为对称楔形块31;从动装置3下端面上延伸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32并在其下端面上均匀设有尖刺6,摆杆21抵接在对称楔形块31的最低位时,活塞32堵在排污口5上。从动装置3上装设有滑杆11,滑杆11一端固定在从动装置3上,另一端与集污箱1内侧壁滑动抵接,集污箱1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12,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12和滑杆11连接。排放淤泥时,摆杆21从楔形块31的最低位置开始摆动时,由于与楔形块31斜面抵接,其将对楔形块31产生向下压力,从而导致从动装置3以及活塞32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从动装置3上的滑杆11一并向下运动以压缩复位弹簧10,当摆杆21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3),所述车体(13)内放置有集污箱(1),所述集污箱(1)的底部上开设有排污口(5),所述集污箱(1)上连接有吸污装置(4),其特征是:所述集污箱(1)上设有主动装置(2)、从动装置(3)和复位弹簧(10),所述主动装置(2)摆动连接在所述集污箱(1)上,所述主动装置(2)一端与所述从动装置(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吸污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装置(3)穿设在所述集污箱(1)并穿透所述车体(13),所述从动装置(3)与所述主动装置(2)抵接处呈楔形块(31)设置,所述从动装置(3)下端面上延伸设有活塞(32),所述活塞(32)堵在所述排污口(5)上,所述从动装置(3)上装设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装置(3)上,另一端与所述集污箱(1)内侧壁滑动抵接,所述集污箱(1)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12),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12)和所述滑杆(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河道清淤装置,包括车体(13),所述车体(13)内放置有集污箱(1),所述集污箱(1)的底部上开设有排污口(5),所述集污箱(1)上连接有吸污装置(4),其特征是:所述集污箱(1)上设有主动装置(2)、从动装置(3)和复位弹簧(10),所述主动装置(2)摆动连接在所述集污箱(1)上,所述主动装置(2)一端与所述从动装置(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吸污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装置(3)穿设在所述集污箱(1)并穿透所述车体(13),所述从动装置(3)与所述主动装置(2)抵接处呈楔形块(31)设置,所述从动装置(3)下端面上延伸设有活塞(32),所述活塞(32)堵在所述排污口(5)上,所述从动装置(3)上装设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装置(3)上,另一端与所述集污箱(1)内侧壁滑动抵接,所述集污箱(1)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12),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12)和所述滑杆(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31)呈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装置(4)包括电机(41)、转轴(42)、竖向管(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辉梁茵梁振宇江俭民严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盛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