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06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旨在解决现在的导线支撑工具不能对三根线缆作线间距调整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若干组支撑组,支撑组抵接在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支撑组包括两布置在缆线之间的支撑杆和布置在支撑杆之间的定位杆,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改变三项电缆三根缆线之间的线间距的优点。

Triangular struts for increasing cable spac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iangular brace used to increase the cable spacing,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wire support tool can not adjust the cable spacing of three cable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number of support groups, which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able, the second cable and the third cable. The support group comprises two supporting rods arranged between the cables and a positioning rod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s. One end of the positioning rod is articulated on on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a rotat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ositioning rod is fixed on the other supporting rod through a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hanging the line spacing between three cables of three i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高空带电维护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带电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工程难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的搭接引线的工作有增无减,带电立杆、带电开耐张加装开关等复杂项目的趋势愈加明显,而原有作业方式和作业方法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设计新的安全工器具以降低带电立杆过程中因导线线间距发生变化的安全风险。需要有一种新的安全工器具来调整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20122843.3,技术的名称为用于带电立杆作业中的导线支撑工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电立杆作业中的导线支撑工具,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绝缘棒一端装有固定式撑杆头,另一端装有可与绝缘棒活动配合的活动式撑杆头。所述活动式撑杆头由导线卡槽和扣环上下连接,绝缘棒一端分布有若干穿孔,移动式撑杆头通过扣环扣于绝缘棒,扣环两末端由固定螺栓固定,扣环径向通过活动螺栓固定于穿孔处。它解决了防止导线之间线间距过小,带电操作中容易出现电弧击穿的问题,但不能对三项电缆的三根电缆进行调整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在的导线支撑工具不能对三根线缆作线间距调整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它能对三项电缆的三根电缆进行调整线间距,防止出现电弧击穿等安全事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包括若干组支撑组,支撑组抵接在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支撑组包括两布置在缆线之间的支撑杆和布置在支撑杆之间的定位杆,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本技术主要用于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距离,在检修过程中,若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过近,则容易发生电弧击穿等安全事故,本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线间距。支撑杆和定位杆均为绝缘材料。一支撑杆撑开俩缆线,另一支撑杆撑开一缆线,两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定位杆固定在两支撑杆之间。定位杆一端固定在一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另一支撑杆上。两支撑杆与定位杆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与对比文件相比,原有作业中使用的撑杆是单根长杆,两固定点距离固定、且只固定下层导线,在作业过程中,如遇外力影响时,上层导线可自由晃动,引起线对线之间的距离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两支撑杆与一定位杆为一组支撑组,一般需要2组支撑组来对电缆作支撑。工作人员在两支撑组之间进行作业。作为优选,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的定位孔上。可转动装置上有与支撑杆、定位杆适配的孔,可转动装置套装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可转动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也同理。可通过调节可转动装置与不同的定位孔的适配来达到改变撑杆组成的三角形的不同形状,即调整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线间距的作用。作为优选,支撑杆包括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及一端抵接在第三缆线上的支撑杆B,支撑杆A的两端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抵接电缆的U型槽,支撑杆B一端安装有卡线装置,另一端通过紧固件铰接安装在支撑杆B上。支撑杆是通过卡线装置抵接在缆线上的,卡线装置套装在支撑杆的末端,卡线装置的u型槽抵接在缆线上。因为支撑杆总是用于撑开缆线,因此,支撑杆A会被两抵接的缆线相向的力固定。支撑杆B一端铰接在支撑杆A的一端,另一端上也有卡线装置,抵接在另一缆线上。卡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作为优选,支撑杆包括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和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的支撑杆B,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两端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抵接电缆的U型槽。支撑杆A用于撑开第一和第二缆线,支撑杆B用于撑开第一和第三缆线,为保证第三和第二缆线的距离,利用定位杆定位。作为优选,可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安装座A及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安装座B,安装座A与安装座B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装置上的安装座A与固定座B用于固定在支撑杆或定位杆上。当调整固定装置固定在不同定位孔时,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变化。安装座A与固定座B可相对转动保证了无论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怎么变化,可转动装置都可以将二者固定。作为优选,固定装置上设有两安装孔,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套装在固定杆与定位杆上,两安装孔的轴线所夹角度在45度至90度之间。固定装置是用于固定在支杆杆和定位杆之间的,安装孔与支撑杆定位杆直径适配。再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固定装置及支撑杆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杆)从而固定。两安装孔的轴线可以为45度-90度,这样使得撑杆的三角形的角度变化,其中,整个撑杆三角形各相邻杆之间的夹角为60度时,最为稳固,抵抗作业时的风的影响的效果最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改变三项电缆三根缆线之间的线间距;(2)定位杆可拉伸,方便工作人员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转动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卡线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缆线,2、第二缆线,3、第三缆线,4、支撑组,5、支撑杆A,6、支撑杆B,7、定位杆,8、定位孔,9、固定孔,10、可转动装置,11、固定装置,12、卡线装置,13、U型槽,14、安装座A,15、安装座B,16、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1: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如图1-4所示,包括若干组支撑组,支撑组抵接在第一缆线1、第二缆线2和第三缆线3之间,支撑组4包括两布置在缆线之间的支撑杆和布置在支撑杆之间的定位杆7,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10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11固定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8,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的定位孔上。支撑杆包括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5及一端抵接在第三缆线上的支撑杆B6,支撑杆A的两端均安装有卡线装置12,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9,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抵接电缆的U型槽13,支撑杆B一端安装有卡线装置,另一端通过紧固件铰接安装在支撑杆B上。支撑杆包括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和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的支撑杆B,支撑杆A和支撑杆B的两端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套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抵接电缆的U型槽。可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安装座A15及固定在定位杆上的安装座B16,安装座A与安装座B可转动连接。固定装置上设有两安装孔,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套装在固定杆与定位杆上,两安装孔的轴线所夹角度在45度至90度之间。本技术主要用于增加三项电缆各缆线之间的距离,在检修过程中,若三项电缆之间的线间距过近,则容易发生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支撑组,支撑组抵接在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支撑组包括两布置在缆线之间的支撑杆和布置在支撑杆之间的定位杆,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支撑组,支撑组抵接在第一缆线、第二缆线和第三缆线之间,支撑组包括两布置在缆线之间的支撑杆和布置在支撑杆之间的定位杆,定位杆一端通过可转动装置铰接安装在一支撑杆上,定位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另一支撑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定位杆与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固定装置与可转动装置可固定在可转动装置与固定装置的定位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加缆线间距的三角撑杆,其特征是,支撑杆包括布置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支撑杆A及一端抵接在第三缆线上的支撑杆B,支撑杆A的两端均安装有卡线装置,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卡线装置上设有用于抵接电缆的U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根邱佳杰陈亿徐欧珺邱灵君邹勋邹雷陈浩邹小军李沐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