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01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火线传导件延伸至各火线对应的火线插口,零线传导件延伸至各火线对应的零线插口,壳体内设置有火线安装部及零线安装部,该火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火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火线安装孔,火线传导件设置有火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火线传导部,火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火线安装孔的火线铆钉,该火线铆钉与火线插脚相抵构成火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零线安装部结构与上述火线安装部结构相同。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电连接稳定性、提高结构紧凑度的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

Inter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version So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conversion socke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e wire conducting member and a zero wire conducting member, a fire wire conducting member extends to the corresponding fire wire sockets, a zero wire conducting member extends to the corresponding zero wire sockets of each fire wire, a fire wire installation part and a zero wire installation part are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a fire wire pin with a plug is arranged in the fire wire installation part. The fire wire mounting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e wire conduction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fire wire mounting part. The fire wire conduction part is pierced with a rivet fixed to the fire wire mounting hole. The rivet and the fire wire pin counteract each other to form an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e wire pin and the fire wire conducting part. The structure of the zero wire mounting par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e wire mounting part. By adopting the above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r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conversion socket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and the compactness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插座,具体涉及一种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转换插座是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由单个插头及两组以上的插口组成,当转换插座插于普通插座时,能够同时为多个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解决了插座插口数量不够的困扰。转换插座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插于其他插座插口的插头、两组以上供其他插头插入的插口及将电能从插头传输至各插口的内连接组件,该内连接组件包括内安装座、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火线传导件安装于内安装座并延伸至各火线对应的插口,零线传导件安装于内安装座并延伸至各零线对应的插口,内安装座安装于壳体内,与火线对应的插头插脚通过导线与火线传导件电连接,与零线对应的插头插脚通过导线与零线传导件电连接,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弊端:①由于通过导线连接,需要设置内安装座,而内安装座无形间增加了壳体体积,使转换插座的结构紧凑度下降,同时造成了材料的浪费;②导线还存在电连接不稳定的缺点,转换插座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使电连接稳定性下降,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连接稳定性、提高结构紧凑度的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所述的火线传导件延伸至各火线插口,所述的零线传导件延伸至各零线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火线安装部及零线安装部,该火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火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火线安装孔,所述的火线传导件设置有火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火线传导部,所述的火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火线安装孔的火线铆钉,该火线铆钉与火线插脚相抵构成火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该零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零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零线安装孔,所述的零线传导件设置有零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零线传导部,所述的零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零线安装孔的零线铆钉,该零线铆钉与零线插脚相抵构成零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铆钉替代导线,当铆钉穿过传导部、并安装于安装孔内时,铆钉与传导部接触的同时与插脚接触,构成火线及零线的电连接,由于铆钉的安装方式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及强度,替代之前需要先安装于安装座、再安装于壳体内的安装方式,保证强度的同时简化安装步骤,使壳体内部的结构更加精简,材质的减少同时减少加工成本,此外,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带来电连接的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火线传导件位于与各火线插口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有火线插合部,所述的火线插合部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相固定的火线固定端,另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分离的火线自由端,该火线自由端具有向火线传导件复位的弹性,所述的火线插合部与火线传导件分别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火线弧形弯曲段,所述的火线插合部与火线传导件的火线弧形弯曲段组合构成供插头的火线插脚插入的火线插合腔,所述的零线传导件位于与各零线插口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有零线插合部,所述的零线插合部一端为与零线传导件相固定的零线固定端,另一端为与零线传导件分离的零线自由端,该零线自由端具有向零线传导件复位的弹性,所述的零线插合部与零线传导件分别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零线弧形弯曲段,所述的零线插合部与零线传导件的零线弧形弯曲段组合构成供插头的零线插脚插入的零线插合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设置的插合部,保证连接强度,即保证插合腔的插合稳定性,此外,一端固定,一端分离的结构使插合腔的大小具有一定的补偿空间,可根据不同插脚的规格或加工误差进行修正,提高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插合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火线安装架及零线安装架,所述的火线安装架开设有放置火线传导件的火线安装槽,所述的火线安装架分别位于各火线插合部的两侧,所述的零线安装架开设有放置零线传导件的零线安装槽,所述的零线安装架分别位于各零线插合部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设置安装架,给予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多处支撑力,提高两者的安装稳定性,此外,将安装架位置调整至各插合部的两侧,同时实现对插合部的定位,使结构更加精简。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剖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火线传导件2及零线传导件3,火线传导件2延伸至各火线插口,零线传导件3延伸至各零线插口,壳体1内设置有火线安装部12及零线安装部13,该火线安装部12内设置有与插头的火线插脚4位置相对应的火线安装孔121,火线传导件2设置有火线安装部12端部相贴合的火线传导部21,火线传导部21穿设有固定于火线安装孔121的火线铆钉22,该火线铆钉22与火线插脚相抵构成火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2的电连接,该零线安装部13内设置有与插头的零线插脚5位置相对应的零线安装孔131,零线传导件3设置有零线安装部13端部相贴合的零线传导部31,零线传导部31穿设有固定于零线安装孔131的零线铆钉32,该零线铆钉32与零线插脚相抵构成零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2的电连接,由铆钉替代导线,当铆钉穿过传导部、并安装于安装孔内时,铆钉与传导部接触的同时与插脚接触,构成火线及零线的电连接,由于铆钉的安装方式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及强度,替代之前需要先安装于安装座、再安装于壳体1内的安装方式,保证强度的同时简化安装步骤,使壳体1内部的结构更加精简,材质的减少同时减少加工成本,此外,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带来电连接的高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火线传导件2位于与各火线插口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有火线插合部23,火线插合部23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2相固定的火线固定端231,另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2分离的火线自由端232,该火线自由端232具有向火线传导件2复位的弹性,火线插合部23与火线传导件2分别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火线弧形弯曲段233,火线插合部23与火线传导件2的火线弧形弯曲段233组合构成供插头的火线插脚插入的火线插合腔234,零线传导件3位于与各零线插口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有零线插合部33,零线插合部33一端为与零线传导件3相固定的零线固定端331,另一端为与零线传导件3分离的零线自由端332,该零线自由端332具有向零线传导件3复位的弹性,零线插合部33与零线传导件3分别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零线弧形弯曲段333,零线插合部33与零线传导件3的零线弧形弯曲段333组合构成供插头的零线插脚插入的零线插合腔334,一体设置的插合部,保证连接强度,即保证插合腔的插合稳定性,此外,一端固定,一端分离的结构使插合腔的大小具有一定的补偿空间,可根据不同插脚的规格或加工误差进行修正,提高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插合稳定性。壳体1内设置有火线安装架14及零线安装架15,火线安装架14开设有放置火线传导件2的火线安装槽141,火线安装架14分别位于各火线插合部23的两侧,零线安装架15开设有放置零线传导件3的零线安装槽151,零线安装架15分别位于各零线插合部33的两侧,在壳体1内设置安装架,给予火线传导件2及零线传导件3多处支撑力,提高两者的安装稳定性,此外,将安装架位置调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所述的火线传导件延伸至各火线插口,所述的零线传导件延伸至各零线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火线安装部及零线安装部,该火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火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火线安装孔,所述的火线传导件设置有火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火线传导部,所述的火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火线安装孔的火线铆钉,该火线铆钉与火线插脚相抵构成火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该零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零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零线安装孔,所述的零线传导件设置有零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零线传导部,所述的零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零线安装孔的零线铆钉,该零线铆钉与零线插脚相抵构成零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有火线传导件及零线传导件,所述的火线传导件延伸至各火线插口,所述的零线传导件延伸至各零线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火线安装部及零线安装部,该火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火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火线安装孔,所述的火线传导件设置有火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火线传导部,所述的火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火线安装孔的火线铆钉,该火线铆钉与火线插脚相抵构成火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该零线安装部内设置有与插头的零线插脚位置相对应的零线安装孔,所述的零线传导件设置有零线安装部端部相贴合的零线传导部,所述的零线传导部穿设有固定于零线安装孔的零线铆钉,该零线铆钉与零线插脚相抵构成零线插脚与火线传导件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插座的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线传导件位于与各火线插口对应的位置一体设置有火线插合部,所述的火线插合部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相固定的火线固定端,另一端为与火线传导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博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