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及圆柱形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9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及圆柱形二次电池,电池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电池极片为负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或者所述电池极片为正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安全性等。

A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and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pole sheet and a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of a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At one end of the battery pole sheet, there are several protrusion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end, one end of the protrusion is large and the other end is small. The battery pole sheet is a negative pole sheet, and one end of the negative pole sheet with the protrusion is that the negative pole sheet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One end of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battery case, the large end of the protrusion is on the end surface of one end of the negative plate, the small end is towar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battery case of the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or the battery pole sheet is a positive pole sheet, and the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pole sheet with the protrusion is the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pole sheet toward the fluid collecting end of the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and the protrusion is large. On the end face of one end of the positive plate, the small end is directed toward the collector of the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ernal resistance of the cylindrical secondary battery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batter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及圆柱形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及圆柱形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低内阻类别的圆柱形二次电池由于电池极片的端面平整,在卷绕制成电池后,负极片与电池壳(如钢壳)内的底部的接触(和/或正极片与集流体的接触)不充分、集流效果差,单只电池内阻最小约能做到7-10mΩ,内阻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及圆柱形二次电池。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电池极片为负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或者所述电池极片为正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优选地,所述负极片的材料为镀镍铜。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数量不少于4n,其中n表示电池极片卷绕的圈数。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为0.5-2mm。优选地,所述电池极片包括导电基体及负载在所述导电基体上的活性材料,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导电基体一体成型。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所述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垫片,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所述金属垫片置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并位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与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之间,所述突出部穿入和/或穿过所述金属垫片。优选地,所述金属垫片为金属铜垫片。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所述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盖片,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集流体,所述金属盖片位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之间,所述突出部穿入和/或穿过所述金属盖片。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所述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垫片和泡沫状的金属盖片;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所述金属垫片置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并位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与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之间,所述突出部穿入和/或穿过所述金属垫片;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也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集流体,所述金属盖片位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之间,所述突出部穿入和/或穿过所述金属盖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在电池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若干个突出部,设有突出部的极片的整个端面起到良好的集流导电作用,能有效降低圆柱形二次电池的内阻,使得单只电池的内阻能降至1-2mΩ,充电时,电流均匀分布在整个电池极片片上,电池充电温度能降低约5℃,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高倍率放电平台有显著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负极片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泡沫状的金属垫片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内阻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的二次电池的表面温度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实施例和对比例制作的二次电池的10C放电电压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电池极片为负极片为例,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负极片的平面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在负极片1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2,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其中,具有突出部的负极片的一端是指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突出部中大的一端21在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22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极片也可以为正极片,具有突出部的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正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图1和2所示的实例中,突出部的形状为三角形。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负极片的材料为镀镍铜。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的数量不少于4n,其中n表示电池极片卷绕的圈数,通常电池极片卷绕的圈数为4-6圈,但根据实际的需求,卷绕的圈数并不限于4-6圈,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突出部,可以更好地保证卷绕后,负极片与电池壳内底部的充分导电接触。优选地,突出部的高度为0.5-2mm。优选地,电池极片包括导电基体及负载在导电基体上的活性材料,突出部与导电基体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垫片,负极片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负极片,金属垫片置于电池壳内底部并位于电池壳内底部与负极片的一端之间,突出部穿入和/或穿过金属垫片,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部有可能全部穿入金属垫片,通过金属垫片与电池壳进行充分的导电接触,也有可能突出部全部穿过金属垫片而与电池壳直接导电接触,也有可能一部分突出部穿入金属垫片中,一部分突出部会穿过金属垫片。图3是泡沫状的金属垫片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螺旋形波浪线为负极片上的突出部嵌入圆形的泡沫状的金属垫片后留下的痕迹。优选地,金属垫片为金属铜垫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盖片,正极片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正极片,金属盖片位于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电池极片为负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或者所述电池极片为正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电池极片为负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或者所述电池极片为正极片,具有所述突出部的正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正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的一端,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集流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材料为镀镍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数量不少于4n,其中n表示电池极片卷绕的圈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为0.5-2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包括导电基体及负载在所述导电基体上的活性材料,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导电基体一体成型。7.一种圆柱形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集流体、密封在所述电池壳内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形成的卷绕状电芯及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泡沫状的金属垫片,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沿该端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突出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是指所述负极片朝向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的一端,所述突出部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突出部中大的一端在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的端面上,小的一端朝向所述圆柱形二次电池的电池壳内底部,所述金属垫片置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并位于所述电池壳内底部与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声曹胜龙杨银娥梁凤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量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