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81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包括骨架、若干引脚、线圈绕组及磁芯;骨架上设有架体、设于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绕线槽及磁芯安装位;线圈绕组安装在绕线槽,磁芯插接在磁芯安装位,每一引脚均对应插接在一个引脚胶柱,每一个引脚的下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下方,每一个引脚的上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上方,引脚的下端为漆包线连接端,引脚的上端为焊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合理布线,提高产品稳定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A Dual-pin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reates and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element with two pins, which comprises a skeleton, several pins, coil windings and magnetic cores; the skeleton is provided with a frame, a pin glue post at four ends of the frame, a winding slot and a magnetic core mounting position; the coil winding is installed in the winding slot, and the magnetic core is inserted in the magnetic core mounting position, and each pin is connected with a pin glue post, and each pin is connected with a pin glue post. The lower end of each pin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pin glue column. The upper end of each pin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pin glue column. The lower end of the pin is the enameled wire connecting en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in is the welding e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production and low cost, can realize reasonable wiring, improve product stability and improve product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元件存在待改善的地方。例如:1、引脚一端插接在骨架上,另一端作为焊接引脚。线圈绕组的一端就需要焊接在引脚上,而引脚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基板上,也就是线圈绕组的一端跟焊接在基板上均属于同一引脚的一端,那么就会出现不能够实现空间隔离,生产便捷性有待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可靠性有待提高,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比较有局限性,这属于在线圈绕组的端部的缺陷。2、从线圈绕组的线圈主体到线圈绕组的线头端部之间的单一条漆包线的布线合理性也有待提高。产品的设计要求不能够太过复杂,否则要么生产困难,要么产品使用寿命不够长,那么产品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结构简单,生产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合理布线,提高产品稳定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包括骨架1、若干引脚3、线圈绕组及磁芯;骨架上设有架体、设于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绕线槽及磁芯安装位;线圈绕组安装在绕线槽,磁芯插接在磁芯安装位,每一引脚均对应插接在一个引脚胶柱,每一个引脚的下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2的下方,每一个引脚的上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上方,引脚的下端为漆包线连接端,引脚的上端为焊接端。也就是将引脚的一端焊接在基板上,将引脚的一端焊接线圈绕组的线头上,因为引脚胶柱两端的分布设计,能够适合自动化生产,同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因为在引脚同一端焊接的情况出现,也就避免焊接在缠绕过程中断线的情况出现。焊接端的长度大于漆包线连接端的长度。这种长度的布局的优点为:第一、能够节约与线圈绕组一端焊接处的引脚长度,避免在插接的时候引脚强度不够的情况出现;第二、引脚在焊接在基板一端的长度比较长,能够实现直接插接在基板上,同时如果在贴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引脚较长一端,也就是将焊接在基板上的一端折弯呈直角,就能够实现贴焊工艺,使得产品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更加强,而且是在结构如此简单的情况下实现的功能,为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进一步,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分别为第一引脚胶柱、第二引脚胶柱、第三引脚胶柱及第四引脚胶柱;骨架上插接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第一引脚插接在第一引脚胶柱上,第二引脚插接在第二引脚胶柱上,第三引脚插接在第三引脚胶柱上,第四引脚插接在第四引脚胶柱上,第一引脚的焊接端、第二引脚的焊接端、第三引脚的焊接端及第四引脚的焊接端均在第一引脚胶柱的上端面一侧。四个引脚不但是能够焊接线圈绕组的线头,也能够很好的分解受力。每一个引脚柱的上端面均设有球形凸缘,球形凸缘中间设有插接孔,引脚插接在插接孔处,球形凸缘的下端面与引脚胶柱的上端面一体,球形凸缘自上端往下端逐渐放大,形成引导曲面。平时都是因为线圈绕组的线头与引脚之间缝隙、线圈绕组与骨架之间有缝隙导致焊锡的里面产生气泡,导致焊接质量不高,容易出现虚焊的情况出现,焊接也不牢固。因此需要球形凸缘排除线圈绕组的线头与骨架之间的空间,也就排除了空气的来源,第二因为引导曲面能够将线圈绕组的线头从骨架与引脚根部,一般引导脱离骨架往引脚上一点位置,也就能够使得焊接的覆盖面更全。每一引脚胶柱的侧面均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平直侧面和弧形侧面,平直侧面设于架体的内侧,弧形侧面设于架体的外侧。第一、弧形侧面能够加强整体的强度;第二、平直侧面能够配合骨架内侧的结构。位于磁芯安装孔与所有引脚胶柱之间的架体上均设有挡块,每一挡块均自架体往上延伸,每一挡块的上端面均为平面。也就是线圈绕组的线头焊接在引脚的过程中,有挡块在,不会因为高温的焊接头损坏磁芯,因为磁芯在高温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高温消除的情况,也就是避免了高温消磁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出现。每一引脚的焊接端均高于相邻的挡块,所有挡块形成支撑面,所有挡块的上端面均为平整面。也就是当采用插接工艺的时候,支撑面就能够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为插接好焊接提供保障,而且使得焊接的质量更加好。架体设有两个绕线槽,分别为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线圈绕组设有两个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安装在第一绕线槽上,第二线圈安装在第二绕线槽上,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三引脚,第一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引脚;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引脚,第二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引脚。架体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凸缘,分别为用于防止第二线圈一端往外偏移的第一凸缘、用于防止第二线圈另一端往外偏移的第二凸缘、用于防止第一线圈一端往外偏移的第三凸缘及用于防止第一线圈另一端往外偏移的第四凸缘;架体的下端面设有四条限位条;架体的下端面设有四个压线部位,分别为用于防止第一线圈一端往内偏移的第一压线部位、用于防止第一线圈另一端往内偏移的第二压线部位、用于防止第二线圈一端往内偏移的第三压线部位及用于防止第二线圈另一端往内偏移的第四压线部位;第一压线条,其用于防止第二线圈一端往下偏移,其一端与第一限位条连接,其另一端与架体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第二压线条,其用于防止第二线圈另一端往下偏移,其一端与第二限位条连接,其另一端与架体之间设有第二缝隙;第三压线条,其用于防第一线圈的一端往下偏移,其一端与第三限位条连接,其另一端与架体之间设有第三缝隙;第四压线条,其用于防止第一线圈的另一端往下偏移,其一端与第四限位条连接,其另一端与架体之间设有第四缝隙。也就是第一凸缘、第一压线条及第一限位条配合形成第一布线通道;第二凸缘、第二压线条及第二限位条配合形成第二布线通道;第三凸缘、第三压线条及第三限位条配合形成第三布线通道;第四凸缘、第四压线条及第四限位条配合形成第四布线通道。第一绕线槽设有线槽一和线槽二,第二绕线槽设有线槽三和线槽四;线槽一与线槽二之间设有第一环形格挡片;线槽三与线槽四之间设有第二环形格挡片;第一环形格挡片设于连通线槽一与线槽二之间的第一过线缺口,第二环形格挡片设有连通线槽三与线槽四之间的第二过线缺口,第一环形格挡片两端的第一环形格挡片处均设有第三过线缺口,第二过线缺口两端的第二环形格挡片处均设有第四过线缺口;位于第一限位条一端旁的架体上设有连通第二绕线槽的第一出线缺口,位于第二限位条一端旁的架体上设有连通第二绕线槽的第二出线缺口,位于第三限位条一端旁的架体上设有连通第一绕线槽的第三出线缺口,位于第四限位条一端旁的架体上设有连通第一绕线槽的第四出线缺口。第一压线条与第一限位条配合形成L形,第二压线条与第二限位条配合形成L形,第三压线条与第三限位条配合形成L形,第四压线条与第四限位条配合形成L形。所有限位条、凸缘及压线条均设于架体的底端面,跟引脚的连接端在同一端面方向。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合理布线,提高产品稳定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骨架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局部示意图,用于示意引脚、引脚胶柱及基板的位置关系;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骨架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示意线圈绕组的线头布线走向连接至引脚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双头引脚2的电磁元件,其包括骨架1、若干引脚2、线圈绕组3及磁芯4;骨架1上设有架体1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包括骨架、若干引脚、线圈绕组及磁芯;骨架上设有架体、设于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绕线槽及磁芯安装位;线圈绕组安装在绕线槽,磁芯插接在磁芯安装位,其特征在于:每一引脚均对应插接在一个引脚胶柱,每一个引脚的下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下方,每一个引脚的上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上方,引脚的下端为漆包线连接端,引脚的上端为焊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包括骨架、若干引脚、线圈绕组及磁芯;骨架上设有架体、设于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绕线槽及磁芯安装位;线圈绕组安装在绕线槽,磁芯插接在磁芯安装位,其特征在于:每一引脚均对应插接在一个引脚胶柱,每一个引脚的下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下方,每一个引脚的上端均设于对应引脚胶柱的上方,引脚的下端为漆包线连接端,引脚的上端为焊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焊接端的长度大于漆包线连接端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架体四端的引脚胶柱分别为第一引脚胶柱、第二引脚胶柱、第三引脚胶柱及第四引脚胶柱;骨架上插接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第一引脚插接在第一引脚胶柱上,第二引脚插接在第二引脚胶柱上,第三引脚插接在第三引脚胶柱上,第四引脚插接在第四引脚胶柱上,第一引脚的焊接端、第二引脚的焊接端、第三引脚的焊接端及第四引脚的焊接端均在第一引脚胶柱的上端面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引脚柱的上端面均设有球形凸缘,球形凸缘中间设有插接孔,引脚插接在插接孔处,球形凸缘的下端面与引脚胶柱的上端面一体,球形凸缘自上端往下端逐渐放大,形成引导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引脚胶柱的侧面均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平直侧面和弧形侧面,平直侧面设于架体的内侧,弧形侧面设于架体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磁芯安装孔与所有引脚胶柱之间的架体上均设有挡块,每一挡块均自架体往上延伸,每一挡块的上端面均为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引脚的焊接端均高于相邻的挡块,所有挡块形成支撑面,所有挡块的上端面均为平整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头引脚的电磁元件,其特征在于:架体设有两个绕线槽,分别为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线圈绕组设有两个线圈,分别为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军彭志慧彭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