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80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用于增强磁路的铁芯,所述底座底部两侧依次排列有若干针脚,所述底座上表面成对设置有若干绕线板,所述绕线板平行于支撑柱竖直轴线,绕线板平行于支撑柱竖直轴线的两侧均内凹形成有水平绕线凹槽;将铜线沿绕线板上水平绕线凹槽两侧的内凹部分进行水平缠线,水平绕线凹槽将线圈进行隔离,从而增加了线圈之间的击穿距离,提高了变压器的耐压值。

A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form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former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of the transformer include a base for supporting other structures, a support column fixed on the base, and an iron core for enhancing magnetic circuit. The two sides of the base are arranged with a number of pins in turn,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aired with a number of winding plates, which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Horizontal winding grooves are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axis of the support column. Copper wires are wrapped horizontally along the concave parts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winding grooves on the winding plate. Horizontal winding grooves isolate the coils, thus increasing the breakdown distance between the coils and improving the voltage withstand value of transfor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压器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电器设备,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力检测设备电源和控制设备电源之中,目前的变压器通常是将绕组绕在骨架中心上,磁芯固定在骨架上,然后在外层包裹上绝缘胶带,但是由于骨架比较小,底层结构形成的初次级安全距离小,使得缠绕在骨架上的两个线圈距离过近,从而易被击穿,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变压器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能够增加爬电距离,提高变压器的耐压值,减少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包括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以及用于增强磁路的铁芯,所述底座底部两侧依次排列有若干针脚,所述底座上表面成对设置有若干绕线板,所述绕线板平行于支撑柱竖直轴线,绕线板平行于支撑柱竖直轴线的两侧均内凹形成有水平绕线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铜线沿绕线板上的水平绕线凹槽两侧的内凹部分进行水平缠线,水平绕线凹槽将线圈进行隔离,从而增加了线圈之间的击穿距离,提高了变压器的耐压值。较佳的,所述绕线板开设有用于插入铁芯的插孔,所述插孔平行于支撑柱竖直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芯插入插孔内,通电后铁芯通过电磁感应增强变压器的磁路。较佳的,所述铁芯包括第一铁芯、以及与第一铁芯顶部交叉扣合的第二铁芯,所述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均呈开口朝向底座的C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改所绕线圈数组时,只需更改铁芯的数量即可,从而方便根据需求更改变压器的线圈组数,节约了人力。较佳的,所述第一铁芯由若干开口朝向底座的C形第一硅钢片紧贴压合而成,所述第一硅钢片与底座平行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背离底座的抵接口,多个第一硅钢片压合后抵接口形成抵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硅钢片紧贴压合,从而使线圈产生较大磁感应强度,增加变压器的磁路强度,抵接槽方便第一铁芯与第二铁芯相扣合。较佳的,所述第二铁芯由若干开口朝向第一铁芯的C形第二硅钢片紧贴压合而成,所述第二硅钢片与底座平行的一端的下侧配合抵接口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开口朝向第一铁芯,多个第二硅钢片压合后插接口形成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硅钢片紧贴压合,从而使线圈产生较大磁感应强度,增加变压器的磁路强度,抵接槽方便将第二铁芯与第一铁芯相扣合。较佳的,所述第一硅钢片的抵接口的深度和所述第二硅钢片的插接口的深度满足于扣合后第一铁芯的顶端与第二铁芯的底端均保持平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铁芯的顶端与第二铁芯的底端均保持平整能够减少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与外部设备的刮蹭面积,从而延长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使用寿命。较佳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配合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开设有十字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底端分别压在十字槽内,从而增加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底座平行于支撑柱截面的宽度方向的侧边开设有若干引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线从底座经引线槽向支撑柱绕线,从而避免绕线时铜线从底座上滑落;同时能够将铜线隔离,避免铜线在绕线时发生击穿,提高了变压器的耐压值。较佳的,所述底座背离顶板的一面平行于支撑柱截面的宽度方向的侧边上设有用于隔离变压器与外界设备的短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柱能够避免底座底部与外界设备相接触,从而避免工作过程中底座上的绕线对外界设备造成影响,同时对短柱能够对针脚的焊锡高度进行限定,避免针脚的焊锡高度超过短柱而影响设备性能。较佳的,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用于隔离底座底部与外界设备的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能够进一步避免底座底部与外界设备相接触,从而避免工作过程中底座上的绕线对外界设备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带有水平绕线凹槽的绕线板,能够增加爬电距离,提高了变压器的耐压值;2、通过在绕线板内开设插孔,能够在插孔内插入铁芯,从而提高变压器的磁感强度;3、通过设置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能方便根据需求更改变压器的线圈组数,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第一硅钢片和第二硅钢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变压器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针脚;12、绕线板;121、水平绕线凹槽;122、插孔;13、引线槽;15、短柱;16、让位槽;17、针脚备用孔;2、支撑柱;21、十字槽;4、铁芯;41、第一铁芯;411、第一硅钢片;4111、抵接口;42、第二铁芯;421、第二硅钢片;4211、插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变压器,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以及用于增强磁路的铁芯4,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依次排列有若干针脚11,底座1上表面成对设置有若干绕线板12,绕线板12平行于支撑柱2竖直轴线,绕线板12平行于支撑柱2竖直轴线的两侧均内凹形成有水平绕线凹槽121;沿水平绕线凹槽121两侧的内凹部分进行水平缠线能够形成线圈,线圈通过水平绕线凹槽121将线圈进行隔离,从而增加了线圈之间的击穿距离,提高了变压器的耐压值;优化的,绕线板12设置为4块,并成对设置在底座1四条侧边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绕线板12开设有用于插入铁芯4的插孔122,插孔122平行于支撑柱2的竖直轴线;铁芯4插入插孔122内,通电后铁芯4通过电磁感应增强变压器的磁路。如图1所示,所述铁芯4包括第一铁芯41、以及与第一铁芯41顶部交叉扣合的第二铁芯42,所述第一铁芯41与第二铁芯42均呈开口朝向底座1的C形;当需要更改所绕线圈数组时,只需更改铁芯4的数量即可,从而方便根据需求更改变压器的线圈组数,节约了人力。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铁芯41由若干开口朝向底座1的C形第一硅钢片411紧贴压合而成,所述第一硅钢片411与底座1平行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背离底座1的抵接口4111,多个第一硅钢片411压合后抵接口4111形成抵接槽(图中未标出);第二铁芯42由若干开口朝向第一铁芯41的C形第二硅钢片421紧贴压合而成,第二硅钢片421与底座1平行的一端的下侧配合抵接口4111开设有插接口4211,所述插接口4211开口朝向第一铁芯41,多个第二硅钢片421压合后插接口4211形成插接槽(图中未标出);通过将多个硅钢片紧贴压合,从而使线圈产生较大磁感应强度,增加变压器的磁路强度,抵接槽和插接槽方便将第一铁芯41与第二铁芯42相扣合。优化的,第一硅钢片411的抵接口4111的深度和所述第二硅钢片421的插接口4211的深度满足于扣合后第一铁芯41的顶端与第二铁芯42的底端均保持平整;第一铁芯41的顶端与第二铁芯42的底端均保持平整能够减少第一铁芯41和第二铁芯42与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包括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以及用于增强磁路的铁芯(4),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依次排列有若干针脚(1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表面成对设置有若干绕线板(12),所述绕线板(12)平行于支撑柱(2)竖直轴线,所述绕线板(12)垂直连接底座(1)的两个侧板均设置有内凹的绕线凹槽(121),每一个侧板均设有多个绕线凹槽(121),且绕线凹槽(121)水平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包括用于支撑其他结构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以及用于增强磁路的铁芯(4),所述底座(1)底部两侧依次排列有若干针脚(1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表面成对设置有若干绕线板(12),所述绕线板(12)平行于支撑柱(2)竖直轴线,所述绕线板(12)垂直连接底座(1)的两个侧板均设置有内凹的绕线凹槽(121),每一个侧板均设有多个绕线凹槽(121),且绕线凹槽(121)水平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绕线板(12)开设有用于插入铁芯(4)的插孔(122),所述插孔(122)平行于支撑柱(2)竖直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其特征是:所述铁芯(4)包括第一铁芯(41)、以及与第一铁芯(41)顶部交叉扣合的第二铁芯(42),所述第一铁芯(41)与第二铁芯(42)均呈开口朝向底座(1)的C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铁芯(41)由若干开口朝向底座(1)的C形第一硅钢片(411)紧贴压合而成,所述第一硅钢片(411)与底座(1)平行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背离底座(1)的抵接口(4111),多个第一硅钢片(411)压合后抵接口形成抵接槽。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根陶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威扬永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