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71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属于气道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的问题。本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困难气道模型的头部模型内的口腔模型、颈部模型内的咽喉模型、胸部模型内的肺部模型均连通,且舌根、会厌、声门、颈椎处均设有充气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来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可以为麻醉医师提供相应种类的困难气道的模拟练习,使得麻醉医师通过模拟练习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操作。

Difficult airway model for supraglottic airway occupanc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fficult airway model for upper glottic airway occupancy, which belongs to an airway model,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not simulate upper glottic airway occupancy. The new practical model of difficult airwa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uth model in the head model, the throat model in the neck model and the lung model in the chest model. The inflatable airbags are installed at the root of the tongue, epiglottis, glottis and cervical vertebra. By inflating the airbags to simulate the occupancy of upper glottic airway, the anesthesiologists can provide different kinds of simulation exercises for difficult airway. The anesthesiologist can deal with the difficult airway operation of various supraglottic airway occupancy more calmly through simulation exerc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
本技术涉及气道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
技术介绍
气道管理是麻醉医师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针对困难气道的病人,重复气管插管尝试会造成患者口腔、气道损伤以及各种不良的心血管反应,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绝大多数麻醉科住院医师在培训阶段缺乏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经验,紧急情况下无法熟练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现有的气道模型基本都不能对困难气道进行模拟,尤其是不能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因此,麻醉医师往往没有机会进行相应种类的困难气道的模拟练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用以解决现有气道模型无法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困难气道模型的头部模型内的口腔模型、颈部模型内的咽喉模型、胸部模型内的肺部模型均连通,且舌根、会厌、声门、颈椎处均设有充气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来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可以为麻醉医师提供相应种类的困难气道的模拟练习。颈部模型的侧面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透明的部分,操作人员在对气囊进行充气时,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气囊的充气程度,相应的能够直观的控制气道的受压程度,此外,麻醉医师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模拟训练是也能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合理恰当,方便对自己训练时的不当操作进行纠正。口腔模型内的舌根对应位置设有圆形和椭圆形的舌根气囊,舌根气囊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舌根气囊用来模拟患者的舌根肿物,舌根处的肿物往往会部分甚至全部遮挡声门裂,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属于一种典型的声门上气道站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置舌根气囊。颈部模型的颈椎对应位置设有长条形的颈椎气囊,颈椎气囊的沿颈部模型的气管方向设置,且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颈椎气囊用来模拟患者在颈椎术后血肿或长时间、大创伤颈椎术后椎前软组织及咽后壁肿胀,这类情况往往会造成在气管插管是声门显露困难,属于一种典型的声门上气道站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置颈椎气囊。咽喉模型的会厌对应位置的舌面处设有球形或椭球形的会厌气囊,会厌气囊充气后向四周膨胀,会厌气囊用来模拟患者的大型会厌肿物,这类情况往往会部分甚至全部遮挡声门裂,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属于一种典型的声门上气道站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置会厌气囊。咽喉模型的声门对应位置设有环形的声门气囊,声门气囊充气后向气管内侧膨胀,声门气囊用来模拟患者的喉癌或其他声门肿物,这类情况往往会使声门裂变小,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属于一种典型的声门上气道站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置声门气囊。舌根气囊通过舌根细管与舌根活塞缸连接;颈椎气囊通过颈椎细管与颈椎活塞缸连接;会厌气囊通过会厌细管与会厌活塞缸连接;声门气囊通过声门细管与声门活塞缸连接。每个气囊均通过细管与活塞缸连接,活塞缸通过活塞将气体压入气囊或从气囊中抽出,此外也可使用气泵、溢流阀来对气囊充气或抽气。舌根活塞缸、颈椎活塞缸、会厌活塞缸、声门活塞缸均由主机控制,无需手动操作各个活塞缸,只需要通过对主机进行操作即可,简单方便,而且各个活塞缸单独控制,既可以对单独的某一个气囊充气来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也可以同时对多个气囊充气,来模拟更加复杂的声门上气道占位。主机与显示屏连接,用来显示舌根活塞缸压入舌根气囊的气体体积、颈椎活塞缸压入颈椎气囊的气体体积、会厌活塞缸压入会厌气囊的气体体积、声门活塞缸压入声门气囊的气体体积;当操作人员不便与通过困难气道模型的颈部的透明部分观察气囊时,也可通过显示屏显示的提及示数来判断气囊的充气程度。舌根活塞缸、颈椎活塞缸、会厌活塞缸、声门活塞缸、主机,均设置在操作盒中方便对各个气缸和主机进行保护,显示器安装在操作盒的表面。舌根细管、颈椎细管、会厌细管、声门细管,各自穿出困难气道模型且穿出操作盒的部分统一包覆有保护软管,一方面能够对细管进行保护,防止其破损,另一方面能够对细管进行线路整理,避免分散的细管缠绕或打结,影响整个设备工作。操作盒上设有舌根旋钮、颈椎旋钮、会厌旋钮、声门旋钮;舌根旋钮用来调整舌根活塞缸压入舌根气囊的气体体积;颈椎旋钮用来调整颈椎活塞缸压入颈椎气囊的气体体积;会厌旋钮用来调整会厌活塞缸压入会厌气囊的气体体积;声门旋钮用来调整声门活塞缸压入声门气囊的气体体积。使用旋钮来调整活塞缸压入或抽出的气体体积,调整气囊的充气程度,对不同程度的肿物进行模拟,使得麻醉医师通过模拟练习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模型内设置多处气囊结构,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来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可以为麻醉医师提供相应种类的困难气道的模拟练习;2、本技术通过活塞缸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模型内气囊大小的调整,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声门上气道占位进行模拟,使得麻醉医师通过模拟练习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操作。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的气囊位置示意图;图3为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的控制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头部模型;2-颈部模型;3-胸部模型;4-舌根气囊;5-会厌气囊;6-颈椎气囊;7-声门气囊;8-舌根活塞缸;9-会厌活塞缸;10-颈椎活塞缸;11-声门活塞缸;12-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困难气道模型的头部模型1内的口腔模型、颈部模型2内的咽喉模型、胸部模型3内的肺部模型均连通,且舌根、会厌、声门、颈椎处均设有充气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来模拟声门上气道占位,可以为麻醉医师提供相应种类的困难气道的模拟练习。颈部模型2的侧面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透明的部分,操作人员在对气囊进行充气时,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气囊的充气程度,相应的能够直观的控制气道的受压程度,此外,麻醉医师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模拟训练是也能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操作是否合理恰当,方便对自己训练时的不当操作进行纠正。口腔模型内的舌根对应位置设有圆形和椭圆形的舌根气囊4,舌根气囊4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舌根气囊4用来模拟患者的舌根肿物,舌根处的肿物往往会部分甚至全部遮挡声门裂,造成气管插管困难,属于一种典型的声门上气道站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设置舌根气囊4。颈部模型2的颈椎对应位置设有长条形的颈椎气囊6,颈椎气囊6的沿颈部模型2的气管方向设置,且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颈椎气囊6用来模拟患者在颈椎术后血肿或长时间、大创伤颈椎术后椎前软组织及咽后壁肿胀,这类情况往往会造成在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困难气道模型的头部模型(1)内的口腔模型、颈部模型(2)内的咽喉模型、胸部模型(3)内的肺部模型均连通,且舌根、会厌、声门、颈椎处均设有充气气囊;所述颈部模型(2)的侧面为透明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门上气道占位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困难气道模型的头部模型(1)内的口腔模型、颈部模型(2)内的咽喉模型、胸部模型(3)内的肺部模型均连通,且舌根、会厌、声门、颈椎处均设有充气气囊;所述颈部模型(2)的侧面为透明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模型内的舌根对应位置设有圆形和椭圆形的舌根气囊(4),所述舌根气囊(4)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模型(2)的颈椎对应位置设有长条形的颈椎气囊(6),所述颈椎气囊(6)的沿颈部模型(2)的气管方向设置,且充气后朝气管内侧膨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喉模型的会厌对应位置的舌面处设有球形或椭球形的会厌气囊(5),所述会厌气囊(5)充气后向四周膨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咽喉模型的声门对应位置设有环形的声门气囊(7),所述声门气囊(7)充气后向气管内侧膨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困难气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根气囊(4)通过舌根细管与舌根活塞缸(8)连接;所述颈椎气囊(6)通过颈椎细管与颈椎活塞缸(10)连接;所述会厌气囊(5)通过会厌细管与会厌活塞缸(9)连接;所述声门气囊(7)通过声门细管与声门活塞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懋魏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