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766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包括取电整流单元、恒流稳压单元、稳压输出单元、备用电池、电池切换供电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取电整流电源从输电线路感应取电并输出至恒流稳压单元,所述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输出5V直流电提供给监测设备,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在线取电的方式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稳定性,方便使用。

Power Supply for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wer supply for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rectifier unit, a constant current voltage stabilizing unit, a constant voltage output unit, a standby battery, a batter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and a switching control unit; the power supply for the rectifier takes electricity from the transmission line inductively and outputs it to a constant current voltage stabilizing uni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stant current voltage stabilizing unit and the input of the stable voltage output unit. The input end of the switching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power taking rectifier un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switching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end of the batter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the input end of the batter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ndby battery,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batter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voltage stabilizing output. The input end of the unit is connected, and a stable DC power supply is provided to the load through on-line power supply, so as to ensure the power supply st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facilitate its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需要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从而需要采用控制芯片以及各种传感器,这是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提供稳定的工作用电,现有方式采用在线取电、太阳能电池等,但是现有的电源稳定性差,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用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通过在线取电的方式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稳定性,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包括取电整流单元、恒流稳压单元、稳压输出单元、备用电池、电池切换供电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取电整流电源从输电线路感应取电并输出至恒流稳压单元,所述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输出5V直流电提供给监测设备,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恒流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运放U2、运放U3、运放U4、电阻R8、电阻R9、可调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1、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1、电阻R12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一端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端,另一端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接地,电阻R8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与运放U3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3的反相端与运放U3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与运放U4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1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容C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输出端与运放U2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运放U2的输出端,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电源切换供电单元包括MOS管Q3、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2以及稳压管DW4;MOS管Q3的源极作为电源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MOS管Q3的漏极作为电源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MOS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16与栅极连接,MOS管Q3的栅极与稳压管DW4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4的正极接地,稳压管DW4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稳压管DW4的负极通过电容C2接地,其中,MOS管Q3为P型MOS管。进一步,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可调电阻R4、可调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三极管2、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7以及三极管Q6;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可调电阻R4接地,可调电阻R4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运放U5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5的反相端通过可调电阻R13接电源VCC,运放U5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14接地,运放U1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MOS管Q3的栅极;电阻R18的一端连接于可调电阻R4和电阻R3之间的公共连接点,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O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MOS管Q3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MOS管Q3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21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于运放U5的同相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于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5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连接。进一步,所述取电整流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电阻R1、电阻R2、稳压管DW1、电容C1以及运放U1;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于输电线路进行感应取电,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正输出端与通过电阻R1与运放U1的同相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负输出端接地,运放U1的同相端通过电阻R2接地,运放U1的同相端通过电容C1接地,运放U1的同相端与稳压管DW1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1的正极接地,运放U1的反相端与输出端连接,运放U1的输出端作为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进一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为LM2596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线取电的方式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稳定性,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包括取电整流单元、恒流稳压单元、稳压输出单元、备用电池、电池切换供电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取电整流电源从输电线路感应取电并输出至恒流稳压单元,所述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输出5V直流电提供给监测设备,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在线取电的方式向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的供电稳定性,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恒流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运放U2、运放U3、运放U4、电阻R8、电阻R9、可调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1、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1、电阻R12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一端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端,另一端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接地,电阻R8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与运放U3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3的反相端与运放U3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与运放U4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1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容C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输出端与运放U2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运放U2的输出端,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利用运放U2的作用形成一个恒流源,使U2的输出端输出一个稳定电压,运放U3、运放U4以及三极管Q1组成一个反馈网络,从而使得U2的输出更加稳定可靠,然后通过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的作用输出一个稳定电压至稳压输出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切换供电单元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整流单元、恒流稳压单元、稳压输出单元、备用电池、电池切换供电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取电整流电源从输电线路感应取电并输出至恒流稳压单元,所述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输出5V直流电提供给监测设备,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整流单元、恒流稳压单元、稳压输出单元、备用电池、电池切换供电单元以及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取电整流电源从输电线路感应取电并输出至恒流稳压单元,所述恒流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输出单元输出5V直流电提供给监测设备,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取电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切换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电池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稳压单元包括电阻R5、运放U2、运放U3、运放U4、电阻R8、电阻R9、可调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1、电阻R12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5的一端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端,另一端与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2的输出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接地,电阻R8和电阻R9的公共连接点与运放U3的同相端连接,运放U3的反相端与运放U3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与运放U4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阻R1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反相端通过电容C2与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4的输出端与运放U2的反相端连接,运放U4的同相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运放U2的输出端,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9和可调电阻R10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恒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供电单元包括MOS管Q3、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2以及稳压管DW4;MOS管Q3的源极作为电源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备用电池连接,MOS管Q3的漏极作为电源切换供电单元的输出端,MOS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16与栅极连接,MOS管Q3的栅极与稳压管DW4的负极连接,稳压管DW4的正极接地,稳压管DW4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稳压管DW4的负极通过电容C2接地,其中,MOS管Q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虎汤智勇黄静徐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