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23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应用于水工结构建筑物及工民用建筑物结构变形与稳定性监测。该预埋装置为底面封闭顶面可打开的方形柱体结构,底部和背面分别开有横向槽和竖向槽,用来卡住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主面开有定位孔和调角孔用来固定仪器和调整仪器初始角度;顶盖与柱体结构通过合页连接;顶面开有出线槽,用来将观测电缆从预埋盒内引到盒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埋装置使单向倾角仪牢牢卡在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上,且在受到混凝土下落冲击以及振捣棒剧烈振捣时不会松动;通过外侧的调角螺栓调整仪器的初始角度,保证安装时的垂直度,提高安装成活率和后期测量精度,实现精准安装与便捷可调,解决了单向倾角仪现场安装中的难题。

An Inclinometer Embed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clinometer embedded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monitoring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and civil buildings. The embedded device is a square cylinder structure with bottom closed and top open. The bottom and back are separately provided with transverse and vertical grooves to clamp transverse and vertical reinforcement bars; the main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holes and angle adjustment holes to fix the instrument and adjust the initial angle of the instrument; the top cover and the column structure are connected by a hinge; and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able groove to lead the observation cable from the embedded box. Outside the box. The embed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one-way inclinometer firmly clamped on the transverse steel bar and the vertical steel bar, and does not loosen when it is impacted by concrete falling and violently vibrated by the vibrating rod; the initial angle of the instrument is adjusted by the lateral angle-adjusting bolt to ensure the vertica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later measurement, realize the precise installation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Difficulties in field installation of one-way inclin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监测领域,具体涉及水工建筑物及工民用建筑物结构稳定性与变形监测时所用的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坝、水闸等水工建筑物,以及隧道、桥梁、土建基坑等工民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由于水压力、墙后回填土及一些其他的外荷载作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转角或水平位移等变形,在建造过程中以及后期运营时都需要对建筑物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密切关注,因此就需要对建筑物结构相对水平位移的变化量进行实时监测。一般采用单向倾角仪进行直接测量。目前单向倾角仪的安装通常采用捆扎法,即先确定安装位置,将单向倾角仪放到安装位置,一人固定仪器位置,另一人用扎钩缠绕扎丝先把单向倾角仪绑扎到钢筋上,再用铁丝进一步将单向倾角仪与钢筋牢牢绑住。这种传统的单向倾角仪安装方法不仅存在仪器难以固定,而且容易产生垂直度难以保证、初始角度难以精确调整等问题。具体而言,传统的单向倾角仪安装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首先仪器难以固定,受力时易松动;(2)其次,仪器的垂直度不易保证;(3)再次,安装完毕仪器角度难以精确调整。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对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监测工作产生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点:(1)绑扎工具和方式过于原始简单。传统的安装方式仅仅采用扎丝和铁丝进行绑扎,首先,扎丝的承载力很低,不能承受将单向倾角仪牢固绑扎所需施加的力,在扎钩的作用下经常会疲劳软化直至失去承载力;其次,绑扎过程中铁丝绑扎到带肋钢筋上时,通常会作用到钢筋的肋部,而当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仪器承受巨大的下落冲击力和振捣棒的剧烈振捣会导致铁丝从带肋钢筋的肋部滑落,导致单向倾角仪的松动,然而此时已经很难重新再进行绑扎,导致仪器的测量精度受损,数据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2)对铁丝的依赖性太强。铁丝绑扎法,由于安装过程中铁丝在老虎钳的带动下旋转时受力不均,导致单向倾角仪受到力的作用偏离原定位置或者产生倾角位移,使得单向倾角仪的初始角度不为零,垂直度受到干扰;另外,单向倾角仪的这种位置改变并不是肉眼可分辨的,等到通过二次仪表测试时才会发现,而这时已经难以调整,对仪器的精准安装产生影响。(3)角度不可调问题。绑扎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铁丝的作用不均匀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仪器安装位置产生偏差,仪器的初始角度通常不为零,而这时由于铁丝已经被拧紧不易松动,角度不可调整;切断铁丝重新绑扎则又会产生上述同样问题,如此循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费时费力,增加安装成本,并且仪器本身还会受到影响,甚至损坏。因此,为了解决传统的倾角仪安装方法中仪器难以固定、垂直度难以保证以及初始角度难以精确调整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一种便捷可调的倾角仪预埋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具体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其为一个具有空腔的预埋盒状结构,其中间的空腔用于容纳安装单向倾角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装置底部封闭、顶部设置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打开。进一步的,设定:预埋装置的正面为A面,左侧一面为C面,右侧一面为D面,与正面相对的一面(背面)为B面,顶面为E面,底面为F面。A面中间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开有两个用来固定单向倾角仪安装架的螺栓孔,一个是定位孔3,其为常规圆孔,另一个是调角孔4,其为圆弧形孔。利用上述两个螺栓孔即定位孔3、调角孔4,可以用来调整单向倾角仪的初始角度。定位孔3仅用来固定单向倾角仪6在预埋装置内的位置;弧形孔4为调角孔,有两个功能,一是和定位孔3一样固定单向倾角仪6的位置,另外还允许单向倾角仪6左右移动调整初始角度,可调角度范围:-15°~+15°。进一步的,底面即F面开有拱形(“∩”形)的横向槽1,所述拱形开口朝外,所述横向槽1从正面即A面底端一直贯通至与之相对的背面即B面底端,用来卡住横向钢筋;并且,在B面上开有拱形(“∩”形)的竖向槽2,所述竖向槽2从E面贯通至F面,用来卡住竖向钢筋。在B面上,所述横向槽1与竖向槽2相邻。进一步的,所述右侧面即D面为光滑封闭的平面,没有开孔或槽。进一步的,所述倾角仪预埋装置,顶部的盖子为顶盖,所述顶盖形成E面,所述右侧面即D面通过合页10与顶盖相连接,顶盖可以绕着合页旋转,实现打开动作;所述合页10一边固定在顶盖上,一边固定在D面上;同时,顶盖上也开有拱形的槽,该槽形状与B面上的竖向槽形状相匹配。所述顶盖上还开有一个出线槽5,出线槽5用来将单向倾角仪6的观测电缆线从预埋装置内引到外面。进一步的,所述出线槽5为狭长的U型,其从顶面的边缘延伸至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倾角仪6还包括安装架7。所述单向倾角仪6一端固定连接到“L”型的安装架7上,所述安装架7底部短边固定连接着单向倾角仪6底部一端,所述单向倾角仪6安置在“L”型的安装架7内部,所述单向倾角仪6另一端连接观测电缆线。所述安装架7的竖直长边上开有两个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内分别设置定位螺栓9、调角螺栓8。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倾角仪6与安装架7的竖直长边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用于螺栓的伸入与活动。所述定位螺栓9伸入到定位孔3之中,不可左右移动,仅用来固定仪器。所述调角螺栓8伸入到调角孔4之中,其可以在调角孔4的弧形调节槽中沿着弧形轨迹左右移动,以此来调节初始角度。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倾角仪6为圆柱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C面与D面相同,也是光滑封闭平面;区别在于C面顶部内侧安装了合页10,用来连接可打开的顶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现有单向倾角仪安装方法中存在的仪器难以固定、垂直度难以保证、角度不可调等缺点和不足,特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种便捷可调的倾角仪预埋装置,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安装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并在关键技术上加以改进和优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取得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1)安装程序简化。预埋装置(预埋盒)通过车床和模具进行预制批量加工,现场只需一人动手操作安装即可,无需借助扎丝铁丝等强制性绑扎材料,也不需要使用扎钩、老虎钳等工具,安装人员也可由多人减至一人,节省成本,通过手动安装即可,安全快捷。(2)实现牢固安装与仪器保护。预埋装置(预埋盒)通过横向槽卡住横向钢筋以及竖向槽卡住竖向钢筋使得预埋装置(预埋盒)在两个方向都不能移动,而且预埋盒还会保护仪器免受混凝土下落冲击和振捣棒剧烈振捣,实现对仪器最大程度的保护。(3)增加了角度调整功能。通过在预埋装置(预埋盒)表面开定位孔和调角孔,使得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角度的实时调整成为现实,对仪器安装时初始角度偏差过大的问题加以优化和改进,提高了仪器的安装成活率和后期的测量精度,测量数据的真实度与可信度大幅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倾角仪预埋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倾角仪预埋装置的右侧面示意图。图3是倾角仪预埋装置的顶面示意图。图4是单向倾角仪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单向倾角仪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单向倾角仪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倾角仪预埋装置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其为一个具有空腔的盒状结构,其中间的空腔用于容纳安装单向倾角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装置底部封闭、顶部设置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打开;设定:预埋装置的正面为A面,左侧一面为C面,右侧一面为D面,与正面相对的一面为B面,顶面为E面,底面为F面;A面中间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开有两个用来固定单向倾角仪安装架的螺栓孔,一个是定位孔(3),其为常规圆孔,另一个是调角孔(4),其为圆弧形孔;利用上述两个螺栓孔即定位孔(3)、调角孔(4),可以用来调整单向倾角仪的初始角度;底面即F面开有拱形的横向槽(1),所述拱形开口朝外,所述横向槽(1)从正面即A面底端一直贯通至与之相对的背面即B面底端,用来卡住横向钢筋;并且,在B面上开有拱形的竖向槽(2),所述竖向槽(2)从E面贯通至F面,用来卡住竖向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其为一个具有空腔的盒状结构,其中间的空腔用于容纳安装单向倾角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装置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预埋装置底部封闭、顶部设置盖子,所述盖子可以打开;设定:预埋装置的正面为A面,左侧一面为C面,右侧一面为D面,与正面相对的一面为B面,顶面为E面,底面为F面;A面中间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开有两个用来固定单向倾角仪安装架的螺栓孔,一个是定位孔(3),其为常规圆孔,另一个是调角孔(4),其为圆弧形孔;利用上述两个螺栓孔即定位孔(3)、调角孔(4),可以用来调整单向倾角仪的初始角度;底面即F面开有拱形的横向槽(1),所述拱形开口朝外,所述横向槽(1)从正面即A面底端一直贯通至与之相对的背面即B面底端,用来卡住横向钢筋;并且,在B面上开有拱形的竖向槽(2),所述竖向槽(2)从E面贯通至F面,用来卡住竖向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角仪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即D面为光滑封闭的平面,没有开孔或槽;所述倾角仪预埋装置,顶部的盖子为顶盖,所述顶盖形成E面,所述右侧面即D面通过合页(10)与顶盖相连接,顶盖可以绕着合页旋转,实现打开动作;所述合页(10)一边固定在顶盖上,一边固定在D面上;同时,顶盖上也开有拱形的槽,该槽形状与B面上的竖向槽形状相匹配;所述C面与D面相同,也是光滑封闭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勇蔡正银关云飞侯贺营张宁赵越丁玲夏伟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