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702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属于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滑块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滑块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滑块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设有碎屑收集盒,使得可以将表面处理产生的铁屑收集起来,保证了加工车间的良好环境,避免铁屑进入工作人员的身体,从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伤害。

A fixing device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elbo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ing device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elbow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bow produc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 power connector on one side of the slider base, a first groov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lider base, a first supporting block fixed in the first groove of the slider, and a debris collection box, so that the iron debris generated by surface treatment can be collected. It guarantees the good environment of the processing workshop and avoids iron chips entering the staff's body, thus causing harm to the staff's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属于弯管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弯管是改变管道方向的管件。在管子交叉、转弯、绕梁等处,都可以看到弯管。煨制弯管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耐压高、阻力小等优点。因此,在施工中常被采用。弯管的主要形式有: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弯管在加工生产时需要将弯管通过抛光等表面处理工序,从而使弯管产品的表面光滑度达到一定标准。现阶段的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固定效果不理想,容易在表面处理时产生位移,从而使表面处理效果不好,影响了成品弯管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的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内壁设置有轴承,且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的两侧和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均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缸贯穿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有第三支撑块,所述气缸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上方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阵列地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的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且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碎屑收纳盒。进一步而言,所述摇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而言,所述碎屑收纳盒的两侧设置有滑块,且通过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滑槽内。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中央位置。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垫。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与外部相连通。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使得可以将弯管放置在两个限位块内,防止在表面处理的过程中,弯管发生位移,从而造成弯管表面处理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弯管生产的成品率;设有气缸和第三支撑块,使得可以通过气缸的伸缩缸向外延伸,从而使弯管的上下内壁紧紧的被第三支撑块固定住,防止弯管移动;设有转轴和摇把,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块上,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使得可以通过摇把将第三支撑块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可以对弯管不同位置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弯管表面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了弯管成品的良品率;设有碎屑收集盒,使得可以将表面处理产生的铁屑收集起来,保证了加工车间的良好环境,避免铁屑进入工作人员的身体,从而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伤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底座;2、电源接头;3、第一凹槽;4、第一支撑块;5、第一圆形通孔;6、轴承;7、转轴;8、摇把;9、第二支撑块;10、限位块;11、第二凹槽;12、气缸;121、伸缩缸;13、第三支撑块;14、空腔;15、第二圆形通孔;16、开口;17、滑槽;18、碎屑收纳盒;19、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2,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5,第一圆形通孔5内的第一支撑块4的内壁设置有轴承6,且通过轴承6转动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8,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9的上表面的两侧和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0和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内均固定设置有气缸12,气缸12的伸缩缸121贯穿第二凹槽11连接有第三支撑块13,气缸12电连接电源接头2;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4,空腔14上方的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阵列地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15,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6,开口16内的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7,且通过滑槽17滑动连接有碎屑收纳盒18。更具体而言,摇把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碎屑收纳盒18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9,且通过滑块19滑动卡接在开口16内的滑槽17内,第一圆形通孔5位于第一支撑块4的中央位置,限位块10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底座1的内腔通过第二圆形通孔15与外部相连通。本技术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将弯管套在第三支撑块13上,弯管的位置刚好在第一支撑块4一侧的两个限位块10之间,将电源接头2接通室电,此时气缸12工作,气缸12的伸缩杆向外延伸,使第三支撑块13向远离第二支撑块9的方向移动,紧紧的顶住弯管的内壁,从而将弯管固定住;需要对弯管的外表面的其他部位进行表面处理时,通过摇动摇把8,摇把8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带动第二支撑块9转动,从而带动弯管转动,从而便于对弯管的外表面的其他部位进行表面处理;在表面处理时,会有大量的铁屑落入底座1的上表面,铁屑通过底座1上表面的第二圆形通孔15,进入到底座1的内腔,最终落入碎屑收纳盒18内,从而保证了生产车间的环境良好,避免了碎屑进入工作人员的身体,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碎屑收纳盒18内的碎屑装满时,抽出碎屑收纳盒18,将碎屑收纳盒18内的碎屑倒入指定的回收容器内,然后将碎屑收纳盒18重新装入底座1内,用于下一次的使用。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所述第一支撑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5),所述第一圆形通孔(5)内的所述第一支撑块(4)的内壁设置有轴承(6),且通过所述轴承(6)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8),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9),所述第二支撑块(9)的上表面的两侧和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0)和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均固定设置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伸缩缸(121)贯穿所述第二凹槽(11)连接有第三支撑块(13),所述气缸(12)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上方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阵列地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15),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6),所述开口(16)内的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7),且通过所述滑槽(17)滑动连接有碎屑收纳盒(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表面处理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接头(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4),所述第一支撑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5),所述第一圆形通孔(5)内的所述第一支撑块(4)的内壁设置有轴承(6),且通过所述轴承(6)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8),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9),所述第二支撑块(9)的上表面的两侧和下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0)和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均固定设置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伸缩缸(121)贯穿所述第二凹槽(11)连接有第三支撑块(13),所述气缸(12)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头(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上方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阵列地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展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