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98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管进出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在所述进料孔与出料孔之间的机柜内部设有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所述机柜的内部上方空间内设有多对吊装纵梁;在所述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组分别吊装在所述多对吊装纵梁上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每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均包括吊装架组件、一对电机挂板和开合顶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具有开合角度可调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钢管。多只钢管抛光打磨机构依次顺序对钢管进行打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钢管外壁的处理效果。

A Fully Automatic Steel Pipe External Thro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ully automatic steel tube throw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abinet, two sides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feeding holes and discharging holes for steel tube to enter and exit respectively, and a steel tube rotating transmission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cabinet between the feeding hole and the discharging hole, and a plurality of pairs of lifting longitudinal beams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space of the cabinet, and above the steel tube rotating transmission driving mechanism. The polishing and grinding mechanism for steel pipes, which are hoisted on the multi-pair hoisting longitudinal beams, is continuously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 Each group of polishing and grinding mechanism for steel pipes includes a hoisting frame assembly, a pair of motor hanging plates and an opening and closing support assembly. The fully automatic steel pipe exterior polishing and grinding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adjustable opening and closing angle, and can adapt to steel pip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polishing and polishing mechanism of several steel pipes in turn can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uter wall of steel pip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
本技术涉及钢管外壁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
技术介绍
钢管在生产出来后,往往表面会氧化,并且还会有可能不平整(局部甚至有弯曲变形,如图1所示),这样的钢管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成品”。在此必须要进行外壁的处理加工,以形成光滑的外壁以满足使用需要。在传统的钢管外壁处理领域,一般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酸洗或抛光,酸洗因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其必然终将淘汰。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现有的钢管表面抛光机,大都主要由机架、抛光轮组和抛光动力机构组成,目前的抛光轮组大都为固定的两组,对于一些原料管材表面有磕碰伤、麻面甚至管材有微小弯曲的情况,该两组抛光轮组的设置不能完全将这些有特殊情况的原料管材抛光干净,抛光粗糙,抛光的效果极差,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比如钢管有弯曲变形情况时,往往会出现凸出的地方被打磨(a部),而凹进去的地方(b部)却完全不能被打磨到的情况。因此对于抛光要求极高的情况下,使用者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抛光操作,这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抛光不可避免的会发出较大噪声,也会对周围居民乃至操作人员造成影响。因此,上述噪音严重和抛光效果不好的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适应钢管不规则变形、抛光打磨效果好且环保的全自动钢管外抛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管进出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在所述进料孔与出料孔之间的机柜内部设有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所述机柜的内部上方空间内设有多对吊装纵梁;在所述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组分别吊装在所述多对吊装纵梁上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每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均包括吊装架组件、一对电机挂板和开合顶撑组件;所述吊装架组件包括吊装框架和一对复位拉簧,所述吊装框架位于一对吊装纵梁之间,所述吊装框架横向两侧的外壁中部凸设有一对转轴,所述一对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机构连接安装到所述该对吊装纵梁上,所述吊装框架通过所述转轴能够在该对吊装纵梁之间进行单自由度的俯仰;所述一对复位拉簧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吊装框架的纵向两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所述一对电机挂板的顶部均具有水平吊装轴,所述水平吊装轴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到所述吊装框架纵向前后两半部处且能够自由向前或向后摆动,所述电机挂板的下部连接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打磨片;所述开合顶撑组件包括第一撑杆、升降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后端、升降杆的下端和第二撑杆的前端铰接于一点形成倒T字形的三连杆结构;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中穿过且分别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形成联动。进一步的,所述吊装框架的顶面中部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蜗轮丝杆升降机,所述升降杆的上半部表面制有蜗丝且装配在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中,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从所述安装平台中穿出。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挂板上半开设有撑杆通过槽,所述电机挂板上还设有一根通过一对轴承座横向固定在撑杆通过槽外部的撑杆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开设有供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穿出的通孔;在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杆体上套有一对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杆两侧的顶簧,所述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杆体上设有一对顶簧限位块,所述一对分别顶簧被局限在所述顶簧限位块与转动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机柜具有双层的顶板,所述双层的顶板之间填充有隔音棉,所述机柜的底部为漏斗底板,所述漏斗底板下方设有可取出的集尘盒,所述机柜的正面为双层隔音玻璃侧板。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吊装纵梁的顶面中部的轴承座,所述转轴装配在该轴承座中;供所述水平吊装轴连接的轴承座设于所述吊装框架的顶面。进一步的,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包括多组传动轮副,每组传动轮副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一只主动锥形轮和一只从动锥形轮,所述主动锥形轮通过传动轴驱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具有开合角度可调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钢管。多只钢管抛光打磨机构依次顺序对钢管进行打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钢管外壁的处理效果。另外钢管抛光打磨机构中在开合顶撑组件的调节下能在始终保持对钢管紧贴。本技术中的机柜采用密封隔音处理,有效减少噪音污染,并且通过机柜正面的玻璃侧板可以清楚地观察机器运行状态,有利于打磨片等耗材的及时更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钢管因不平直导致一侧凸出另一侧内凹时,钢管凸出一侧的电机挂板被动上扬,由于电机挂板与撑杆之间设置有顶簧,通过顶簧作用到一侧撑杆进而带动吊装框架的一侧上仰偏转。相应吊装框架的另一侧则会向下俯偏转(类似跷跷板),吊装框架的转动带动另一侧撑杆也发生转动,另一侧撑杆上的顶簧将推动另一侧的电机挂板下行,最终保持了动态的对钢管外壁的紧贴。并且由于顶簧的缓冲作用促使整体适应过程不会生硬,在钢管不平直较为显著的情况下也不造成钢管或打磨片的损坏。相对传统的外抛机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全自动钢管外抛机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钢管不平直的情况示意简单图;图2是本技术中全自动钢管外抛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全自动钢管外抛机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移除顶盖和正面侧板后全自动钢管外抛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全自动钢管外抛机进行一步移除内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工作时的内部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5中全自动钢管外抛机的俯视图;图8是钢管抛光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开合顶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传动轮副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具体应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根据图2-图7所示,本技术中的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包括机柜1。机柜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管进出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在进料孔与出料孔之间的机柜1内部设有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3。机柜1的内部上方空间内设有多对吊装纵梁2。每对吊装纵梁2上吊装有一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4。钢管抛光打磨机构4位于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3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每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4均包括吊装架组件、一对电机挂板402和开合顶撑组件。如图8所示,其中,吊装架组件包括吊装框架401和一对复位拉簧403。吊装框架401位于一对吊装纵梁2之间,吊装框架401横向两侧的外壁中部凸设有一对转轴404。一对转轴404分别通过轴承机构连接安装到该对吊装纵梁2上。可以作为优选的是:轴承机构为设置在吊装纵梁2的顶面中部的轴承座405,转轴404装配在该轴承座405中。吊装框架401通过转轴404能够在该对吊装纵梁2之间进行单自由度的俯仰。一对复位拉簧403的一端分别连接到吊装框架401的纵向两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每对吊装纵梁2的前后两侧之间还分别连接有一对连接片406,一对复位拉簧4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管进出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在所述进料孔与出料孔之间的机柜内部设有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所述机柜的内部上方空间内设有多对吊装纵梁;在所述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组分别吊装在所述多对吊装纵梁上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每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均包括吊装架组件、一对电机挂板和开合顶撑组件;所述吊装架组件包括吊装框架和一对复位拉簧,所述吊装框架位于一对吊装纵梁之间,所述吊装框架横向两侧的外壁中部凸设有一对转轴,所述一对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机构连接安装到所述该对吊装纵梁上,所述吊装框架通过所述转轴能够在该对吊装纵梁之间进行单自由度的俯仰;所述一对复位拉簧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吊装框架的纵向两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所述一对电机挂板的顶部均具有水平吊装轴,所述水平吊装轴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到所述吊装框架纵向前后两半部处且能够自由向前或向后摆动,所述电机挂板的下部连接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打磨片;所述开合顶撑组件包括第一撑杆、升降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后端、升降杆的下端和第二撑杆的前端铰接于一点形成倒T字形的三连杆结构;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中穿过且分别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形成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钢管外抛机,包括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钢管进出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在所述进料孔与出料孔之间的机柜内部设有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所述机柜的内部上方空间内设有多对吊装纵梁;在所述钢管转动传送驱动机构上方且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有多组分别吊装在所述多对吊装纵梁上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每组钢管抛光打磨机构均包括吊装架组件、一对电机挂板和开合顶撑组件;所述吊装架组件包括吊装框架和一对复位拉簧,所述吊装框架位于一对吊装纵梁之间,所述吊装框架横向两侧的外壁中部凸设有一对转轴,所述一对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机构连接安装到所述该对吊装纵梁上,所述吊装框架通过所述转轴能够在该对吊装纵梁之间进行单自由度的俯仰;所述一对复位拉簧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吊装框架的纵向两侧壁上,其另一端固定;所述一对电机挂板的顶部均具有水平吊装轴,所述水平吊装轴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到所述吊装框架纵向前后两半部处且能够自由向前或向后摆动,所述电机挂板的下部连接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打磨片;所述开合顶撑组件包括第一撑杆、升降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后端、升降杆的下端和第二撑杆的前端铰接于一点形成倒T字形的三连杆结构;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中穿过且分别与所述一对电机挂板形成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