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84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包括电池单元、刷卡单元、显示单元、通讯单元、A/D转换单元、电能管理单元、主控单元和称重传感器,电池单元通过电能管理单元与主控单元相连,主控单元还与刷卡单元、显示单元、通讯单元、A/D转换单元相连,A/D转换单元与称重传感器相连,所述的A/D转换单元和称重传感器均设置有一至四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身份识别、自动计量、自动记录、自动数据上传等功能。在垃圾分类管理应用领域,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分类自动计量和数据记录上传,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智能计量终端,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是所有城市环卫管理的一个难题,又是不得不面对的。做好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计量工作,摸清市、区、社区垃圾产生的特点、不同类型垃圾的数量、以及时段特性、数量变化曲线等,对做好城市环卫工作,有重大意义。目前,各地各类垃圾的产生量的数据来源基本有2个,一是街道、环卫公司及末端处理厂的上报数据,另一是参与垃圾分类管理的第三方公司统计数据。对于上述数据的第一个来源,由于数据和企业利益存在关联,数据缺乏客观性。在对各级数据的分析中,发现垃圾投放、收运、处理各环节统计的数据是递增的,这很说明问题。若以此作为城市环卫工作的指导依据,肯定会给环卫工作带来巨大的偏差,浪费社会资源。对于上述数据的第二个来源,虽然能够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但目前多采用电子秤计量——手持智能终端记录/上传的方式,需要有人值守,并且手持智能终端成本高昂,难以推广。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由于采用了自动身份识别、自动计量、自动记录、自动数据上传的方式,期间无人工干预过程,且成本比较低廉。保证了所采集数据的客观性,同时又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实现了身份识别、自动计量、自动记录、自动数据上传等功能。在垃圾分类管理应用领域,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分类自动计量和数据记录上传,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包括电池单元、刷卡单元、显示单元、通讯单元、A/D转换单元、电能管理单元、主控单元和称重传感器,电池单元通过电能管理单元与主控单元相连,主控单元还与刷卡单元、显示单元、通讯单元、A/D转换单元相连,A/D转换单元与称重传感器相连,所述的A/D转换单元和称重传感器均设置有一至四个。作为优选,所述的刷卡单元采用采用SPI接口的NFC近场通讯技术读取用户的IC卡,确定垃圾投放人员的身份。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单元采用OLED显示设备。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讯单元采用独立的模块化组件,模块化组件为4G-lte、NB-iot、或LoRa通讯单元。作为优选,所述的A/D转换单元用于将电子秤的毫伏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设备是1对多的,1台终端最多可以管理4台计量称。而常见的电子计量称是1台电子终端对应1台称的1对1方式;2、本设备计量数据自动上传云服务器,中间无需然和人工干预。而常见的电子计量称都是就地显示的,需要抄录数据;3、本设备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同类产品中耗电最低,实现了电池供电条件下的长期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包括电池单元1、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电能管理单元6、主控单元7和称重传感器8,电池单元1通过电能管理单元6与主控单元7相连,主控单元7还与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相连,A/D转换单元5与称重传感器8相连,所述的A/D转换单元5和称重传感器8均设置有一至四个。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不具备取电条件的地点使用,本设备采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供电。为了保证电池工作安全和供电安全,电池单元接受电能管理单元的监测和管理。采用SPI接口的NFC近场通讯技术读取用户的IC卡,确定垃圾投放人员的身份。采用OLED显示设备,功耗低,亮度好。采用SPI接口,便于控制。本设备显示单元主要用来显示提示信息、用户刷卡信息、重量信息,以及中心端反馈信息(如积分等)。本设备通讯单元采用独立的模块化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4G-lte、NB-iot、或LoRa通讯单元。本设备通讯单元主要用于上传用户的刷卡信息、重量信息、终端设备信息,并接受中心端的反馈信息。A/D转换单元用于将电子秤的毫伏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也就是做计量的数据采集。由于本设备是电池供电设备,电能源管理非常重要。本设备电能源管理模块担负一下功能:1、电池管理。电池温度检测、电压检测。温度异常时,上发报警信息,并自动关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上发提示信息,提示需要更换电池。2、休眠管理。根据设定的策略,使刷卡单元、显示单元、通讯单元、称重传感器A/D转换单元进入休眠/激活状态。主控单元用于上述各个单元的工作做整体的协调控制。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主要布置在社区的定点垃圾投放点和居民楼前,用于完成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自动分类计量、数据上传等工作。由于居民楼前取电不是很方便,因此设备采用电池供电设计。由于是采用电池供电设计,为了保证设备长时间工作,设备采用低功耗设计,如:采用低功耗器件、采取休眠管理设计等。本设备具有4个计量数据采集通道,可同时管理4个计量设备。每个居民楼前只需要部署1台设备,就能够管理楼前的1-4个垃圾桶。设备运行不需要人工干预。显示单元就通讯单元可以休眠关闭,在必要时才启动工作。称重数据暂存在终端中,在设定的时间段才上传。终端的参数可以远程设定,包括休眠策略、通讯策略等。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一对多设计,一台智能终端可以同时管理1-4个计量单元。用在社区垃圾分类计量时,每个居民楼前部署一套终端就能满足对该楼前的垃圾桶的管理。2、无人值守。设备安装后,现场不需要管理人员操作。3、操作简单。对于需要登记身份的厨余垃圾投放,只需投入垃圾-刷卡,及完成全部操作;对于不需要登记身份的混合垃圾的投放,只需像平时一样投放即可。4、节能。通过单元休眠管理,最大幅度地控制了系统耗电,保证了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长期运行。5、数据真实。由于数据的采集、上传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入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6、低成本。无人值守、1对4管理等,使设备的部署成本和运行成本都大幅度降低。实施例1:某小区,居民楼前部署了一套终端,并设置四个不同类别的垃圾桶,通过此终端设备对小区的垃圾进行分类管理,每个居民通过刷卡进行垃圾投放,处于垃圾投放时,只需要投入垃圾后进行刷卡,即完成全部操作,对于不需要登记身份的混合垃圾的投放,只需像平时一样投放即可。夜里的时候,终端处于休眠状态,可以大大节省电能,保证了终端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且垃圾的计量数据直接进行入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上述计量终端运行一周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对垃圾分类管理,计量准确,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电能管理单元(6)、主控单元(7)和称重传感器(8),电池单元(1)通过电能管理单元(6)与主控单元(7)相连,主控单元(7)还与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相连,A/D转换单元(5)与称重传感器(8)相连,所述的A/D转换单元(5)和称重传感器(8)均设置有一至四个。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1)、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电能管理单元(6)、主控单元(7)和称重传感器(8),电池单元(1)通过电能管理单元(6)与主控单元(7)相连,主控单元(7)还与刷卡单元(2)、显示单元(3)、通讯单元(4)、A/D转换单元(5)相连,A/D转换单元(5)与称重传感器(8)相连,所述的A/D转换单元(5)和称重传感器(8)均设置有一至四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管理智能计量终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通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