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673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具体过程为:制备混合浆料并将制备好的混合浆料装入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然后对成形好的零件坯体进行后处理;其中,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时所用的扫描策略为:对待成形区域进行分区域扫描,每个区域均先扫描边框,使边缘浆料优先固化,后扫描内填充;扫描时以引起固化深度不大于对应分层厚度所需固化深度的能量密度对同一区域进行重复多次扫描;以低于成形零件的能量密度成形零件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固相粉末对紫外光的吸收率高,引起的因固相粉末吸收光能产生热量而烧损浆料的问题。

A Scanning Method for Light Curing Metal, Alloy and Ceramic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扫描方法
,涉及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
技术介绍
光固化增材制造金属、合金及陶瓷等材料零件的原理为:首先将适宜粒度的金属、合金及陶瓷等材料固相粉末与相应的液态光敏树脂在加入少量添加剂的情况下混合,制备成成分均匀、粘度适中的光固化浆料;然后在成形设备内利用受控的紫外光引发光敏树脂发生交联反应,使光敏树脂在发生“液—固”转变时包裹周围均布的粉末,实现固相粉末的定形,依靠固相粉末层层定形获得所需零件的坯体;最后将零件坯体经脱脂烧结获得对应固相材质的致密零件。由于树脂在交联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少、成形成本低,相同条件下,利用该工艺获得的制件将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制造成本低等诸多潜在优势,因而在增材制造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当前光固化技术成形的主要为光敏树脂,其成形使用的扫描策略为:以设定的能量密度先扫描零件内填充后扫描边框,各区域只扫描一次即完成一个层面的成形且成形零件与成形支撑采用的能量密度相同。而混合了金属、合金及陶瓷等材料固相粉末与相应液态光敏树脂的浆料对紫外光的吸收、反射、折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制备混合浆料并将制备好的混合浆料装入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然后对成形好的零件坯体进行后处理;其中,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时所用的扫描策略为:对待成形区域进行分区域扫描,每个区域均先扫描边框,使边缘浆料优先固化,后扫描内填充;扫描时以引起固化深度不大于对应分层厚度所需固化深度的能量密度对同一区域进行重复多次扫描;以低于成形零件的能量密度成形零件支撑;分层厚度所需固化深度值为对应分层厚度的1.5‑2倍;扫描间距为单道固化宽度的50%‑90%;光斑偏移为单道固化宽度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制备混合浆料并将制备好的混合浆料装入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然后对成形好的零件坯体进行后处理;其中,光固化设备成形零件坯体时所用的扫描策略为:对待成形区域进行分区域扫描,每个区域均先扫描边框,使边缘浆料优先固化,后扫描内填充;扫描时以引起固化深度不大于对应分层厚度所需固化深度的能量密度对同一区域进行重复多次扫描;以低于成形零件的能量密度成形零件支撑;分层厚度所需固化深度值为对应分层厚度的1.5-2倍;扫描间距为单道固化宽度的50%-90%;光斑偏移为单道固化宽度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成形金属、合金及陶瓷零件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混合浆料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待成形材料制备成固相粉末,经筛选,然后干燥待用;步骤2,选取与固相粉末相适应且固化后热分解产物不会污染固相粉末或污染后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去除的液态光敏树脂,经干燥处理待用;步骤3,将准备好的固相粉末与液态光敏树脂及一定量的添加剂在避光条件下通过搅拌形成成分均一、粘度适中的浆料,然后在避光、真空条件下静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文赵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