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形成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复合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653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形成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复合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骨粘合剂植入体内后高分子造孔剂可以溶于体液和/或生物降解,原位形成多孔结构,使骨组织能够长入穿透复合骨粘合剂,解决了现存的不可降解骨粘合剂所存在的阻碍骨组织愈合生长的问题。所述复合骨粘合剂还引入了生物活性颗粒/高分子造孔剂复合颗粒,复合骨粘合剂中的高分子造孔剂组分逐渐溶解或降解,原位形成多孔结构,同时暴露出生物活性颗粒,使其能够与周边组织环境接触而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A bioactive composite bone adhesive with porous struc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active composite bone adhesive capable of forming a porous structur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fter the composite bone adhesive is implanted in vivo, the macromolecule pore-forming agent can dissolve in body fluid and/or biodegrade, and form a porous structure in situ, so that bone tissue can grow into the composite bone adhesive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non-degradable bone adhesive hinders the healing of bone tissue. The problem of growth. \u6240\u8ff0\u590d\u5408\u9aa8\u7c98\u5408\u5242\u8fd8\u5f15\u5165\u4e86\u751f\u7269\u6d3b\u6027\u9897\u7c92/\u9ad8\u5206\u5b50\u9020\u5b54\u5242\u590d\u5408\u9897\u7c92\uff0c\u590d\u5408\u9aa8\u7c98\u5408\u5242\u4e2d\u7684\u9ad8\u5206\u5b50\u9020\u5b54\u5242\u7ec4\u5206\u9010\u6e10\u6eb6\u89e3\u6216\u964d\u89e3\uff0c\u539f\u4f4d\u5f62\u6210\u591a\u5b54\u7ed3\u6784\uff0c\u540c\u65f6\u66b4\u9732\u51fa\u751f\u7269\u6d3b\u6027\u9897\u7c92\uff0c\u4f7f\u5176\u80fd\u591f\u4e0e\u5468\u8fb9\u7ec4\u7ec7\u73af\u5883\u63a5\u89e6\u800c\u8868\u73b0\u51fa\u826f\u597d\u7684\u751f\u7269\u76f8\u5bb9\u6027\u548c\u751f\u7269\u6d3b\u6027\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形成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复合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形成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复合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骨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也日益增长,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钢板、螺钉、钢针、钢丝等,这些内固定材料能够有效地固定较大的骨折块,但对于粉碎性骨折中较小的游离碎骨片却难以固定,并且内固定材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CA)是发现最早、应用最广的组织粘合剂,其具有室温下自固化时间短、粘接强度高、使用量少、抑菌和止血等优点,在临床上已用于止血、术后切口修复、栓塞治疗等。相关文献报道将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CA粘合剂)用于动物颅骨骨折、股骨髁骨折及胫骨横断骨折等的固定,发现CA粘合剂具有足够高的固定强度,能够确保骨折处不发生错位。但CA粘合剂是生物惰性材料,不可生物降解,在骨折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a)氰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和(b)稳定剂,且进一步包括下述(c)和(d)中的至少一种:(c)高分子造孔剂和(d)生物活性颗粒/高分子造孔剂复合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a)氰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和(b)稳定剂,且进一步包括下述(c)和(d)中的至少一种:(c)高分子造孔剂和(d)生物活性颗粒/高分子造孔剂复合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15%~95%;组分(b),0.0001%~3%;组分(c),0%~99%;组分(d),0%~75%;且组分(c)和组分(d)不同时为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20%~90%;组分(b),0.001%~1%;组分(c),0.5%~9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30%~85%;组分(b),0.005%~0.5%;组分(c),20%~8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20%~90%;组分(b),0.001%~1%;组分(d),10%~7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30%~85%;组分(b),0.005%~0.5%;组分(d),20%~5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20%~90%;组分(b),0.001%~1%;组分(c),0.5%~90%;组分(d),10%~7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优选地,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分(a),30%~85%;组分(b),0.005%~0.5%;组分(c),20%~80%;组分(d),20%~50%;所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骨粘合剂的原料还可以包括(e)生物活性颗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e)的质量分数为0%~50%;优选1%~30%;还优选5%~10%。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颗粒/高分子造孔剂复合颗粒中生物活性颗粒与高分子造孔剂的质量比为1:8~5:1;优选1:6~2:1;还优选1:1~1:4。优选地,所述生物活性颗粒/高分子造孔剂复合颗粒的粒径为30~500μm,例如为35~74μm、74~125μm、或125~200μm。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造孔剂选自水溶性高分子或生物降解高分子。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选自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徐礼桔李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