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44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具有一托撑底座;升降座椅机构设于所述托撑底座的后端上;所述升降座椅机构具有一可相对所述托撑底座上下移动的坐垫部;调移装置设于所述托撑底座的前端上;所述调移装置包括导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胸靠部设于所述调移装置上且用于托撑用户;所述调移装置可驱动所述胸靠部相对托撑底座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两个腋下支撑部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具有多功能的作用,便于用户以趴卧或乘坐方式辅助移动,且易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A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rehabilitation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mobile car has a supporting base; a lifting seat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supporting base; the lifting seat mechanism has a cushion part which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base; a shif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supporting base; and the shifting device includes a guiding moving mechanism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A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chest proximity is arranged on the adjusting device and is used to support the user; the adjusting device can drive the chest proximity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base, rotate 360 degrees, move up and down and adjust the elevation angle; two axillary supporting par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hest proximity. The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rehabilitation robo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multi-function,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assist the movement by lying down or riding, and is easy to meet the user's use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机器人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一些失能人士或下半身瘫痪的患者通过护理康复机器人进行搬运,辅助移动,但是现有的护理康复机器人功能比较单一,使用不够方便,舒适度不高,同时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护理康复机器人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失能人士或下半身瘫痪的患者的使用需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作用,便于用户以趴卧或乘坐方式辅助移动,且易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其具有一托撑底座;升降座椅机构,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的后端上;所述升降座椅机构具有一可相对所述托撑底座上下移动的坐垫部;调移装置,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的前端上;所述调移装置包括导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胸靠部,其设于所述调移装置上且用于托撑用户;所述调移装置可驱动所述胸靠部相对托撑底座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两个腋下支撑部,其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托撑底座上设有一容置槽;所述升降座椅机构包括:托撑升降驱动装置,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坐垫部,其与所述托撑升降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托撑升降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坐垫部相对所述容置槽上下移动以便于用户乘坐以及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伸缩靠背部,其设于所述坐垫部的一端且可相对所述坐垫部上下伸缩调节。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靠背部由多个靠背套接部伸缩套接形成;所述伸缩靠背部内设有驱动多个所述靠背套接部相对所述坐垫部上下伸缩调节以便于用户靠背的靠背伸缩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胸靠部的两侧设有沿所述胸靠部的前端延伸的支撑扶手;所述支撑扶手包括:两块支撑靠板,其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的两侧;两根弧形支撑杆,其分别与所述支撑靠板的前端连接且其前端弧形向下延伸;支撑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弧形支撑杆的前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移动机构包括两条导向滑轨、位于每条该导向滑轨上且沿该导向滑轨前后往复移动的导向滑块和用于驱动每个该导向滑块沿该导向滑轨前后往复移动的导向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机构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上且可随所述导向滑块沿该导向滑轨前后往复移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基座,其设于所述两个所述滑块上;驱动电机,其设于所述支撑基座上;旋转齿轮,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盘座,其下端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连接且可随所述旋转齿轮同步旋转;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旋转盘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部滑轨架;所述底部滑轨架设于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底部滑轨架的两侧上的一端均设有底部滑轨槽和与所述底部滑轨槽相配合且沿所述底部滑轨槽前后往复移动的底部滑轮;所述底部滑轨架内设有用于卡锁所述底部滑轨槽以阻碍所述底部滑轮沿所述底部滑轨槽滑动的卡锁推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滑轨架内设有位于所述卡锁推动装置的一侧且与所述卡锁推动装置电性连接的感应探头;所述感应探头检测到所述底部滑轮后,并生成检测信号反馈到所述卡锁推动装置,以便于所述卡锁推动装置卡锁所述底部滑轨槽。进一步地,所述卡锁推动装置包括卡锁限位部、与所述卡锁限位部连接且可驱动所述卡锁限位部向所述底部滑轨槽内伸缩移动的卡锁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卡锁驱动机构电性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卡锁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卡锁限位部远离所述底部滑轨槽的解锁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剪叉升降臂,其下端位于所述底部滑轨架上;每个所述剪叉升降臂的下端均包括第一铰接端和第一滑动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与所述底部滑轨架一侧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滑动端与所述底部滑轮活动连接;顶部滑轨架,其与所述剪叉升降臂的上端连接;所述顶部滑轨架的两侧的一端上均设有位于所述底部滑轨槽正上方的顶部滑轨槽和与所述顶部滑轨槽相配合且沿所述顶部滑轨槽前后往复移动的顶部滑轮;所述剪叉升降臂的上端包括第二铰接端和第二滑动端;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顶部滑轨架一侧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滑动端与所述顶部滑轮活动连接;升降台,其设于所述顶部滑轨架的上端;支撑连接部,其设于两个所述剪叉升降臂的第一滑动端之间;推动机构,其一端与所述底部滑轨架靠近所述第一铰接端的一端相铰接;另一与所述支撑连接部相铰接;所述推动机构通过推动所述支撑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一滑动端沿所述底部滑轨槽前后往复移动以使所述剪叉升降臂带动所述升降台相对所述托撑底座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连接部,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角度调节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胸靠部连接;角度调节导轨,其位于所述角度调节支撑杆中端的下端;角度调节滑块,其与所述角度调节导轨相配合且沿所述角度调节导轨往复移动;调节推动机构,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调节推动机构具有与所述角度调节滑块相铰接且可伸缩移动并可推动所述角度调节滑块沿角度调节导轨往复移动以使角度调节支撑杆和胸靠部的仰角得到调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具有多功能的作用,通过在移动小车上设置调移装置,利用调移装置上的导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升降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使胸靠部实现相对托撑底座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的功能,便于用户趴卧在胸靠部上,使该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快速辅助用户脱离床椅凳,支撑用户;另一方面,在移动小车上设置可自由调节升降的升降座椅机构,便于用户乘坐,与移动小车相配合,有助于辅助用户移动,方便用户选择趴卧或乘坐两种方式进行辅助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功能性能多,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易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在胸靠部上设置腋下支撑部,增强用户趴卧在胸靠部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用户趴卧在胸靠部上的安全提供保障,使该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具备良好的安全保障功能。3.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除了辅助用户移动外,还减轻护理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体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的拆除防护外壳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的升降机构、卡锁推动装置和感应探头在旋转盘座上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另一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5,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1、升降座椅机构2、调移装置3、胸靠部4和腋下支撑部5。其中,移动小车1具有一托撑底座11;升降座椅机构2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后端上;所述升降座椅机构2具有一可相对所述托撑底座11上下移动的坐垫部22;调移装置3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前端上;所述调移装置3包括导向移动机构31、旋转机构32、升降机构33和角度调节机构34;胸靠部4设于所述调移装置3上且用于托撑用户;所述调移装置3可驱动所述胸靠部4相对托撑底座11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两个腋下支撑部5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4的两侧。该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具有多功能的作用,通过在移动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其具有一托撑底座(11);升降座椅机构(2),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后端上;所述升降座椅机构(2)具有一可相对所述托撑底座(11)上下移动的坐垫部(22);调移装置(3),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前端上;所述调移装置(3)包括导向移动机构(31)、旋转机构(32)、升降机构(33)和角度调节机构(34);胸靠部(4),其设于所述调移装置(3)上且用于托撑用户;所述调移装置(3)可驱动所述胸靠部(4)相对托撑底座(11)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两个腋下支撑部(5),其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4)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其具有一托撑底座(11);升降座椅机构(2),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后端上;所述升降座椅机构(2)具有一可相对所述托撑底座(11)上下移动的坐垫部(22);调移装置(3),其设于所述托撑底座(11)的前端上;所述调移装置(3)包括导向移动机构(31)、旋转机构(32)、升降机构(33)和角度调节机构(34);胸靠部(4),其设于所述调移装置(3)上且用于托撑用户;所述调移装置(3)可驱动所述胸靠部(4)相对托撑底座(11)前后移动、360°旋转、上下移动以及仰角调节;两个腋下支撑部(5),其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4)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底座(11)上设有一容置槽(111);所述升降座椅机构(2)包括:托撑升降驱动装置(21),其位于所述容置槽(111)内;所述坐垫部(22),其与所述托撑升降驱动装置(21)连接;所述托撑升降驱动装置(21)可驱动所述坐垫部(22)相对所述容置槽(111)上下移动以便于用户乘坐以及置于所述容置槽(111)内;伸缩靠背部(23),其设于所述坐垫部(22)的一端且可相对所述坐垫部(22)上下伸缩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靠背部(23)由多个靠背套接部(231)伸缩套接形成;所述伸缩靠背部(23)内设有驱动多个所述靠背套接部(231)相对所述坐垫部(22)上下伸缩调节以便于用户靠背的靠背伸缩驱动机构(2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靠部(4)的两侧设有沿所述胸靠部(4)的前端延伸的支撑扶手(6);所述支撑扶手(6)包括:两块支撑靠板(61),其分别设于所述胸靠部(4)的两侧;两根弧形支撑杆(62),其分别与所述支撑靠板(61)的前端连接且其前端弧形向下延伸;支撑连接杆(63),其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弧形支撑杆(62)的前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移动机构(31)包括两条导向滑轨(311)、位于每条该导向滑轨(311)上且沿该导向滑轨(311)前后往复移动的导向滑块(312)和用于驱动每个该导向滑块(312)沿该导向滑轨(311)前后往复移动的导向驱动装置(313);所述旋转机构(32)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12)上且可随所述导向滑块(312)沿该导向滑轨(311)前后往复移动;所述旋转机构(32)包括:支撑基座(321),其设于所述两个所述滑块(312)上;驱动电机(322),其设于所述支撑基座(321)上;旋转齿轮(323),其与所述驱动电机(322)的输出轴连接;旋转盘座(324),其下端与所述旋转齿轮(323)相啮合连接且可随所述旋转齿轮(323)同步旋转;所述升降机构(33)位于所述旋转盘座(324)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3)为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33)包括底部滑轨架(331);所述底部滑轨架(331)设于所述旋转机构(32)上;所述底部滑轨架(331)的两侧上的一端均设有底部滑轨槽(3311)和与所述底部滑轨槽(3311)相配合且沿所述底部滑轨槽(3311)前后往复移动的底部滑轮(3312);所述底部滑轨架(331)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爱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