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30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底座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窗,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底座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水泵,能将蓄水箱内的清洁液喷入消毒转筒内进行清洁,避免了消毒转筒内细菌较多导致使用者清洁不便的问题,为消毒转筒的二次使用带来了便捷,设置伺服电机,能便于使用者对消毒转筒进行转动,设置拉杆,能便于使用者对灭菌器本体进行推拉,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伸缩杆的伸长与缩短,为灭菌器本体的推拉带来了相应的便捷。

A New Type of Sterilizer for Medical 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sterilizer for medical use, including a sterilizer body, a pull rod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elescopic rod, a pressure gaug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a radiation window is embedd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a pulley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servo mot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as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base is close to one side of the servo motor. A water pump is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water pump, which can spray the cleaning liquid in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nto the sterilizing rotary cylinder for cleaning, avoids the problem that more bacteria in the sterilizing rotary cylinder cause inconvenience for users to clean, brings convenience for the second use of the sterilizing rotary cylinder, sets up a servo motor, facilitates users to rotate the sterilizing rotary cylinder, sets a pull rod, and facilitates users to push the sterilizer body. The user can adjust the elongation and shortening of the expansion rod according to his own needs, which brings corresponding convenience for pushing and pulling the steriliz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
本技术涉及灭菌器
,具体为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
技术介绍
饱和蒸汽灭菌为常用的杀死生物的物理手段,因为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高温使菌体变性和凝固,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细菌死亡,热力灭菌室最可靠,最成熟的普遍应用的灭菌法,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方法。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灭菌器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水泵,不能将蓄水箱内的清洁液喷入消毒转筒内进行清洁,没有设置伺服电机,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消毒转筒进行转动,没有设置拉杆,不能便于使用者对灭菌器本体进行推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水泵,不能将蓄水箱内的清洁液喷入消毒转筒内进行清洁,没有设置伺服电机,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消毒转筒进行转动,没有设置拉杆,不能便于使用者对灭菌器本体进行推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灭菌器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且灭菌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灭菌器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杆,且灭菌器本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所述灭菌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器,且灭菌器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灭菌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水管,且灭菌器本体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支架,所述灭菌器本体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且灭菌器本体的内部靠近转轴外部位置处套接有消毒转筒,所述支撑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且支撑杆的顶端嵌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底座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窗,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底座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伺服电机与水泵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上对应伺服电机和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嵌入设置有卡位凸起,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卡位凸起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菌器本体的内壁靠近水管后侧位置处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的外部设置有防水玻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水管相连,且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管的底端靠近消毒转筒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喷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滑轮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水泵,能将蓄水箱内的清洁液喷入消毒转筒内进行清洁,避免了消毒转筒内细菌较多导致使用者清洁不便的问题,为消毒转筒的二次使用带来了便捷。2、本技术设置伺服电机,能便于使用者对消毒转筒进行转动,当消毒转筒内喷入清洁液后,伺服电机带动消毒转筒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清洗的目的,减少了人力进行清洁的繁琐性。3、本技术设置拉杆,能便于使用者对灭菌器本体进行推拉,使用者将卡位凸起放入相应的通孔内,可以达到改变伸缩杆长度的目的,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伸缩杆的伸长与缩短,为灭菌器本体的推拉带来了相应的便捷。4、本技术设置滑轮,可以便于使用者移动灭菌器本体的位置,避免了灭菌器本体较重导致使用者移动不便的问题,为灭菌器本体的使用和维修都带来了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伸缩杆;2、顶盖;3、拉杆;4、把手;5、灭菌器本体;6、压力表;7、支架;8、PLC控制器;9、固定板;10、出水口;11、滑轮;12、底座;13、支撑杆;14、散热窗;15、蓄水箱;16、水管;17、转轴;18、消毒转筒;19、伺服电机;20、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5,灭菌器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且灭菌器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灭菌器本体5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杆13,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17,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器8,且灭菌器本体5的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箱15,灭菌器本体5的内壁设置有水管16,且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支架7,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10,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靠近转轴17外部位置处套接有消毒转筒18,支撑杆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9,且支撑杆1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伸缩杆1,伸缩杆1的顶端设置有拉杆3,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6,底座12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窗14,且底座12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1,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9,且底座12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9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20,顶盖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4,伺服电机19与水泵20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8上对应伺服电机19和水泵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伸缩杆1的一侧嵌入设置有卡位凸起,支撑杆1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卡位凸起的直径,便于使用者将卡位凸起放入相应通孔内,从而达到对伸缩杆1进行固定的目的,灭菌器本体5的内壁靠近水管16后侧位置处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的外部设置有防水玻璃,减少了紫外线消毒灯意外损坏的危险,水泵20的一端与水管16相连,且水泵20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蓄水箱15相连接,水管16的底端靠近消毒转筒18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喷嘴,通过喷嘴可以将蓄水箱15内的清洁水均匀喷向消毒转筒18内进行清洁,滑轮11的数量为四个,且滑轮11与底座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移动灭菌器本体5的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底座12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9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20,设置水泵20,能将蓄水箱15内的清洁液通过水管16喷入消毒转筒18内进行清洁,避免了消毒转筒18内细菌较多导致使用者清洁不便的问题,为消毒转筒18的二次使用带来了便捷,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通电后带动消毒转筒18进行转动,设置伺服电机19,能便于使用者对消毒转筒18进行转动,当消毒转筒18内喷入清洁液后,伺服电机19带动消毒转筒18进行转动,而洒落的清洁液则由出水口10进行排出,从而达到自动清洗的目的,减少了人力进行清洁的繁琐性,伸缩杆1的顶端设置有拉杆3,设置拉杆3,能便于使用者对灭菌器本体5进行推拉,使用者将卡位凸起放入相应的通孔内,可以达到改变伸缩杆1长度的目的,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伸缩杆1的伸长与缩短,为灭菌器本体5的推拉带来了相应的便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且灭菌器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杆(13),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17),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器(8),且灭菌器本体(5)的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箱(15),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内壁设置有水管(16),且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支架(7),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10),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靠近转轴(17)外部位置处套接有消毒转筒(18),所述支撑杆(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9),且支撑杆(1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伸缩杆(1),所述伸缩杆(1)的顶端设置有拉杆(3),所述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6),所述底座(12)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窗(14),且底座(12)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1),所述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9),且底座(12)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9)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水泵(20),所述顶盖(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4),所述伺服电机(19)与水泵(20)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8)上对应伺服电机(19)和水泵(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新型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且灭菌器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2),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杆(13),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17),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器(8),且灭菌器本体(5)的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箱(15),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内壁设置有水管(16),且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支架(7),所述灭菌器本体(5)的一侧靠近PLC控制器(8)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口(10),且灭菌器本体(5)的内部靠近转轴(17)外部位置处套接有消毒转筒(18),所述支撑杆(13)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9),且支撑杆(13)的顶端嵌入设置有伸缩杆(1),所述伸缩杆(1)的顶端设置有拉杆(3),所述支架(7)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6),所述底座(12)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窗(14),且底座(12)的底端设置有滑轮(11),所述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林李柏吴志远罗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