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装置带和背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3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负装置包括:盛放物品的背负装置主体,一条与背负装置主体相连并挎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该带包括带体和长度调节件,上述带体的长度大于挎在使用者另一肩上的背负装置带的带体,上述长度调节件装在带体上,以便通过折叠带体调节带体的长度,该长度调节件设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紧/松开装置,带体纵向中部穿过上述第二部件,卡紧/松开装置被分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便部分地松开折叠的带体,从而可将背在使用者背上的背负装置主体移到使用者身体的前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负装置带和采用这种带的背负装置。背负装置包括如帆布背包之类的背式包、农用背式药喷雾器,将婴儿背在成人背上的装置等等。例如,如附图说明图14所示,传统的背式包有两条固定在包体1上的肩带2A和2B,每条肩带2A和2B包括上肩带3A或3B及下肩带4A或4B。上肩带3A或3B的一端固定在包体1的上部。下肩带4A或4B由一端固定在上肩带3A或3B的下部的连接带5A或5B、装在连接带5A或5B的另一端的公知的调节件6A或6B以及调节带7A或7B组成,上述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包体1的下部,大体调节带的中部穿过调节件6A或6B。上述背包便于携带,但若要从包体1中取出物品时,由于包体1背在背上,必须将背包从背上临时取下。当使用者行走时或在人群中想要按上述方式取出或放入物品时,这种包使用起来未必很方便。此外,在使用者的背上背了盛有重物的包时,使用者通过调节肩带2A或2B的长度绷紧肩带,使肩带紧贴使用者的身体。使用者在平地或山路上休息时,常将背包放在高坡上,石头上等等,之后再将包背到背上时,使用者将双臂穿过肩带2A或2B,此时,使用者弯曲或扭转身体就能很方便地将一只胳膊穿过肩带2A,而将另一胳膊穿过肩带2B时,使用者就不能轻易弯曲或扭转身体了。使用者将农药喷雾器背到背上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将婴儿背在背上的装置既应适于放在成人胸前,也应适用于背在后背,但当改变背负位置将背包从背后放到胸前或者反之时,必须暂时放下婴儿,调节背带的长度,这是很不方便的。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传统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的背负装置带和背负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内容,提供一种与背负装置主体相连并跨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它包括一个长度长于挎在使用者另一肩上的背负装置带的带体;一个装在带体上通过折叠带体调节带体长度调节件,该长度调节件设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紧/松开装置,带体纵向的中部穿过上述第二部件,上述卡紧/松开装置被分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便部分地松开折叠的带体,从而可将背在使用者背上的背负装置主体移到使用者身体的前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部分内容,所提供的背负装置包括一个盛放物品的背负装置主体;一条与背负装置主体相连并挎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该带包括带体和长度调节件,上述带体的长度大于挎在使用者另一个肩上的背负装置带的带体,上述长度调节件装在带体上,以便通过折叠带体调节带体的长度,该长度调节件设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紧/松开装置,带体纵向的中部穿过上述第二部件,该卡紧/松开装置被分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便部分地松开折叠的带体,从而可将背在使用者背上的背负装置主体移到使用者身体的前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内容,所提供的背负装置包括一个盛放物品的背负装置主体和一条与背负装置主体相连并挎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该带包括带体和一个长度调节件,上述带体的长度大于挎在使用者另一肩上的背负装置带的带体,上述长度调节件装在带体上,以便通过折叠带体调节带体的长度,该长度调节件包括一个卡紧/松开装置和一个卡紧件,上述卡紧/松开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可使带体纵向的中部穿过的第二部件,上述卡紧件设在使用者另一肩侧的背负装置主体的下部并可卡紧第二部件,上述第二部件可以选择地卡紧第一部件和卡紧件,当解除上述卡紧状态时,可使带体的折叠状况部分取消,从而可将背在使用者背上的背负装置主体移到使用者身体的前侧。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三方面内容,当背负装置主体被背在使用者背上时,卡紧/松开装置处于卡紧状况,通过长度调节件可随意调节挎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当然,也可将带长随意调节适合使用者的最佳长度。如果背负装置主体被背在使用者背上时解除卡紧/松开装置的卡紧状态,带体的折叠状况部分地取消,由于将背负装置主体朝使用者身体前侧移动使背带伸长,因此,可以方便地将背负装置主体移向使用者身体的前侧。此时,由于背带被盘绕在使用者的颈部、腋窝、后背和腰部,该带还可起固定背负装置主体位置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如果背负装置主体被背在使用者背上时脱开卡紧/松开装置,背负装置带可伸长,因此,使用者站着就可将背负装置主体从其后背移向其身体前侧。当然,使用者也可将背负装置主体从其前侧移到后背。此外,当使用者背上盛放重物的背负装置时,如果背着的背负装置的卡紧/松开装置脱开,使用者可方便地使其胳膊穿过肩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通过描述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图2为侧面正视图,它示出了图1中的卡紧/松开装置处于脱开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负装置中所采用的背负装置主体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根背负装置带的实例的前面正视图;图4B为图4A所示背负装置带的侧面正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根背负装置带实例的前面正视图;图5B为图5A所示背负装置带的侧面正视图;图6为背负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背负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图8为图7所示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负装置中所采用的背负装置主体一种形式的透视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负装置的另一形式的透视图;图11为图9所示形式的一种改型的透视图;图12为图10所示形式的一种改型的透视图;图13表示图11和12所示形式中采用的调节带卡紧件的平面图;图14为背在使用者背上的传统背式包的透视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一对背负装置带20A(见图4A和4B)和20B(见图5A和5B)的一端的上部固定件11由一个环形件构成,它装在包体1的表面100的上部,使用该背负装置时,上述表面朝向使用者的后背。用于可拆卸地固定背负带20A和20B的另一端或中部的一对下部固定件12A和12B设在靠近包体1的表面100下部横向两端。将下部固定件12A和12B安装成通过固定带14A和14B使框形件13A和13B固定在包体1的下部。图4A和图4B示出了一根背负装置带20A。用作上部卡紧件的公知的钩件22A固定在上肩带21A的上端。公知的能卡紧或脱开一侧平面(即厚度方向的平面)的卡紧/松开装置23的第一部件23a通过连接带24被固定在上肩带21A下端附近。将卡紧/松开装置23的第二部件23b安装成能卡紧或脱开第一部件23a,且使细长调节带25穿过其中。穿过卡紧/松开装置23的第二部件23b的调节带25的一端穿过公知的带长调节件26中的穿插孔26b,然后再返回,调节带25的返回部分的端部25a插入上肩带21A的背面(即另一厚度方向平面)。穿过卡紧/松开装置23的第二部件23b的调节带25的另一端从正面(即图4B左手方向平面)向反面(即图4B右手方向平面)穿过长度调节件26的插入孔26b,然后穿过用作下部卡紧件的公知钩件27A的带固定部分127,接着绕过长度调节件26的带卡紧部分26a的上边和下边,再返回。绕过带卡紧部分26a靠摩擦卡紧。此外,在长度调节件26的带卡紧部分26a处返回的调节带25穿过公知调节件28的带卡紧部分28a的上下两边,从而形成两次折叠,同时将上述另一端部分25b固定在靠近返回部分25d的部分上。图5A和5B示出了另一根背负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背负装置主体相连且挎在使用者肩上的背负装置带,包括:一个长度长于挎在使用者另一肩上的背负装置带的带体;以及一个装在带体上通过折叠带体调节带体长度的长度调节件,该长度调节件设有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卡紧/松开装置;其中上述 带体的纵向中间部分穿过上述第二部件,上述卡紧/松开装置被分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便部分地松开折叠的带体,从而可将背在使用者背上的背负装置主体移到使用者身体的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尚次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铃商贸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