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宗华专利>正文

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277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20
一种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其包含一造型盖体及至少一造景接盘,于该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之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结合部;该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所设造型能被相互搭配,利用所设结合部据以拼接组合成具有情境的骨灰坛装饰结构。

The structure of Jinghuiling Hu with scen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ndscape-making structure of the urn of bone ash, which comprises a model cap and at least a landscape plate, and a joint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model cap and the landscape plate; the model cap and the model set by the landscape plate can b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joint part is used to splice and assemble the ornamental structure of the urn of bone ash with a sc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灰灵厝结构,尤指一种在骨灰坛外部罩设组合有造型盖体及造景构件,用以增加骨灰坛装饰效果的灵厝结构创设。
技术介绍
早期,大部分的往生者都是以土葬的方式处理,因为人们相信人类的肉体是缘自于尘土,死后肉体应回归于尘土,因此人死后埋在土里,灵魂才能得到安宁。随着时代改变,家属逐渐以火化的方式处理往生者,火化后的骨灰将被容置于一骨灰坛内,而骨灰坛则大部分会存放在纳骨塔内,方便家属供奉祭拜。目前纳骨塔内常见的设计,是将一柜体规划成复数个规格相同的纳骨龛,可提供一骨灰坛放置于该纳骨龛内,日后仅会依家属需求开龛膜拜。虽然前述纳骨塔设计已具有保存骨灰坛的基本功能,然而纳骨龛内的空间设计简单,打开龛门便能直接看到放置在内的骨灰坛,在部分人的经验中,直视骨灰坛多少会产生心理上的敬畏感,因此,纳骨龛空间的设计应兼顾人类心理层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提供一种可美化骨灰坛存放空间的装饰结构,以求能改善单调的摆设,增加视觉及心理上的安定感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用以罩遮骨灰坛并构成人工造景,该骨灰灵厝结构包含:一造型盖体,其至少由一前板、二侧板及一上盖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的造型体;及至少一造景接盘,各造景接盘分别包括一主体及饰件,主体与前板及各造景接盘之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结合部;该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利用所设结合部拼接组合成一具有情境的装饰结构。上述方案中,该造型盖体与造景接盘之间分别设有一定位凹孔及一定位凸点。上述方案中,该结合部为永久磁石、卡扣或卡榫中任一种。上述方案中,该造型盖体更包含一后板。上述方案中,该前板为可分离结构。透过上述结构的实施,本技术所设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可事先被制备成多种样式,提供消费者依喜好搭配装饰,进而营造美观清新的视觉感受,相当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标号说明:10、造型盖体;11、前板;111、第一永久磁石;112、定位凹孔;12、侧板;13、上盖;14、容置空间;15、后板;20、造景接盘;21、主体;211、第二永久磁石;212、定位凸点;22、饰件;23、卡扣结构;30、骨灰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功效及其他特点能进一步被了解,以下兹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参考图1所示,是揭露本技术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是由一造型盖体10及一造景接盘20所组成;该造型盖体10为具有造型的壳体构件,用以罩遮骨灰坛;该造景接盘20则为设计有人工景观的组件,可事先制备成至少一种造景,依喜好随意搭配使用;藉由造型盖体10及造景接盘20之间所设计永久磁石、嵌合、卡榫等结合结构(未示出),据以将造景接盘20拼接组合于造型盖体10前方,甚至周围,令骨灰坛的外观被营造出另一种特别的情境与意义。再参考图2所示,上述造型盖体10主要是由一前板11、二侧板12及一上盖13所构成,形成具有一容置空间14的造型体,该造型盖体10的整体造型可事先被制备成建筑、几何、山水等样式;该前板11另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永久磁石111及定位凹孔112。该造景接盘20包括可承载饰件22的一主体21,该主体21至少一边设有极性与第一永久磁石111相对应的第二永久磁石211及位置与定位凹孔112相对应的定位凸点212。如图3所示,是揭示造型盖体10与造景接盘20组合后的示意图;图中显示,本技术造型盖体10可罩盖在骨灰坛30的外面,使骨灰坛30在视觉上不致直接暴露;该造景接盘20则藉由所设第二永久磁石211与第一永久磁石111的磁吸力,简易的达到组合效果,据此,令骨灰坛30外观达到美化装饰的效果。继续参考图4所示,是本技术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本技术造景接盘20的面积可因应纳骨龛空间弹性设计,并可进一步调变设计为具有不同造景的小面积造景接盘20,利用各个造景接盘20之间所设结合部,据此拼接成较大面积的造景;本实施例以卡扣结构23作说明,但不限于该类结合结构。最后请参考图5所示,是本技术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与图2不同的地方在于,该造型盖体10更包含一后板15,该前板11则可独立从造型盖体10分离或组合;而前板11的接合方式同样可利用永久磁石组相互搭配。利用上述结构加以实施后,大部分的骨灰坛可通过本技术所设造型盖体10及造景接盘20达到遮蔽修饰作用,藉由经构思设计过的造型与造景,可大幅改变严肃的气氛,营造美观清新的视觉感受。可以联想到的是,本技术的造型盖体10与造景接盘20已事先被制备成多种样式,因此消费者可以依喜好选择组合,搭配出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相当实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确实已达到默认的目的,实已符合产业需求,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但,本技术虽已以前述较佳的实施例揭示,然而图式所绘示的尺寸、形状、或数量等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能加以润饰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造型盖体,至少由一前板、二侧板及一上盖形成具有一开放式容置空间的造型体,且前板位于造型盖体的前面,二侧板平行设置于前板的两侧,二侧板的前端与前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盖连接于前板及二侧板的顶部;及至少一造景接盘,各造景接盘分别包括一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饰件,主体与前板及各造景接盘之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结合部;该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利用所设结合部拼接组合成一装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造景的骨灰灵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造型盖体,至少由一前板、二侧板及一上盖形成具有一开放式容置空间的造型体,且前板位于造型盖体的前面,二侧板平行设置于前板的两侧,二侧板的前端与前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盖连接于前板及二侧板的顶部;及至少一造景接盘,各造景接盘分别包括一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的饰件,主体与前板及各造景接盘之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结合部;该造型盖体及造景接盘利用所设结合部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卢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