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宗华专利>正文

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46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0:04
一种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该骨灰坛包含一坛本体及一坛盖体,该坛本体及该坛盖体由透明材质所构成,该坛本体及坛盖体内部造有镂空部,该镂空部内设有填充粉体,令用户视线无法通过该填充粉体看透至坛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是以,将骨灰保存于容置空间时,自然能令人在视觉观感上产生骨灰是被埋放在土里,而有入土为安的吉祥意象。

The structure of the crystal ash altar in the image of the earth

A kind of crystal bone ash altar is composed of an altar body and an altar cover. The altar body and the altar cover are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The altar body and the inside of the altar cover have hollow parts. The hollow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lling powder so that the filling powder can not be seen through the filling powder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dy. When the ashes are stored in the space, the ashes are naturally produced in the visual sense that the ashes are buried in the soil, and the auspicious image of the ear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骨灰坛结构,特别指一种坛体、盖体内部皆设有土壤等填充粉体,令骨灰坛具有入土为安意义的水晶骨灰坛结构。
技术介绍
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子孙会从四方各地纷纷汇聚,回到先人的墓地进行打扫祭拜,这是华人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借着扫墓仪式的传承,教育后代子孙保有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精神。古人相信,人死后的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去到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就是“土”,因此,人们大多选择将死者以土葬的方式进行安葬;即使西方世界也认为“尘归尘、土归土”,意思是人类的肉体原本来自于尘土,死后肉体仍然回归于尘土,所以有句话叫“入土为安”,大抵在说人来世上奔波一遭,不论活得好坏难易,死了都要埋在土里,灵魂才能安宁。反之,若死后无法入土安葬,是否意味着晚景凄凉才会如此。虽然华人世界仍保有入土为安的观念,但是安葬的方式随时代的变迁,已有火葬、树葬、花葬、海葬等变化,因此传统土葬的模式势必将被冲击。目前,中国台湾火葬的比例较以往的土葬为多,先人的骨灰大多被装在骨灰坛中,再置于纳骨塔的骨灰柜内供养,这样的安葬模式,相对比较有些不能符合入土为安的精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思考如何在既有的骨灰坛使用模式下,迎合用户增加入土为安的意义的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该骨灰坛包含坛本体及坛盖体,该坛本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坛本体及该坛盖体由透明材质所构成,该坛本体及坛盖体内部造有镂空部,该镂空部内设有填充粉体,使用户视线无法通过该填充粉体看透至坛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所述坛本体是由数个坛壁所构成,该些坛壁内部个别具有一镂空部。所述坛本体为一体成形,且该坛本体设有具内外夹层的坛壁,该坛壁底部开放口配合一封盖结合封闭,令该坛壁内部形成一镂空部。所述填充粉体为粉体或颗粒状的土壤、沙子、矿石。所述容置空间内更设有一内盖。透过上述结构的实施,可知本技术的水晶骨灰坛结构实际具有保存骨灰的作用,消费者从外观上仅可看到坛壁内部所设的土壤等填充粉体,是以,自然能令人在视觉观感上产生该些骨灰是被埋放在土里,而有入土为安的吉祥意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骨灰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骨灰坛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骨灰坛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骨灰坛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骨灰坛结构的外型参考示意图。符号说明:1、骨灰坛10、坛本体11、坛壁111、镂空部12、容置空间13、盖座14、内盖20、坛盖体21、镂空部22、盖缘30、填充粉体40、坛本体401、坛壁402、镂空部41、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功效及其它优点能进一步被了解,兹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考图1,是揭露本技术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骨灰坛1是由坛本体10及坛盖体20所组成,该坛本体10及该坛盖体20为透明材质所构成,坛本体10及坛盖体20内部设有填充粉体30,因此从该坛本体10及该坛盖体20外部可以看到设于内部的填充粉体30,但不能看透至坛本体10中央存放骨灰的容置空间12。继续参考图2及图3,是显示图1所示坛本体10及坛盖体20的结构剖面示意;其中,该坛本体10是由数片坛壁11所拼组而形成具有容置空间12的容器;该坛壁11为内部具有镂空部111的构件,于该镂空部111内密封填满填充粉体30,该填充粉体30为粉体或颗粒状的土壤、沙子和/或矿石。该坛盖体20,同样为内部具有镂空部21的构件,于该镂空部21内密封填满有上述的填充粉体30。该坛本体10上缘设有一圈盖座13;该坛盖体20周缘则造有与坛本体10上缘盖座13外型相适配的盖缘22,令该坛盖体20可覆盖于坛本体10成一可保存骨灰的密封容器。据此,本技术的水晶骨灰坛结构实际具有保存骨灰的作用,消费者从外观上仅可看到坛壁11内部所设的填充粉体30,是以,自然能令人在视觉观感上产生该些骨灰是被埋放在土里,而有入土为安的吉祥意象。可进一步联想的是,坛本体10的透明材质为水晶、玻璃等坚固材质所构成,配合激光雕刻技术在坛体表面或内部进行图案、文字的设计,可进一步增加骨灰坛的功能性,相当实用。当填充粉体30配合水晶、玛脑、玉石等有价矿石粉体、颗粒的使用时,更能提高本技术骨灰坛的附加价值。请再参考图4,是本技术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与图3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坛本体40是一体成形且具有内外夹层的坛壁401,底部开放口配合一封盖41的结合,于该坛本体40内形成一镂空部402,据此,将上述填充粉体30填充于该镂空部402内,同样可令坛本体40构成入土为安的意象。此外,容置空间12开放端更可增设一内盖14,用以增加骨灰的防护效果。最后再参阅图5,是本技术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的造型参考图;图中所示骨灰坛的造型为椭圆形,是说明透过本技术的结构实施,骨灰坛1的造型并不局限于前揭实施例所示的矩形造型,举凡圆形、多边形的造型变化,同样可利用本技术的骨灰坛结构可加以实施。综上所述,本技术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确实已达到默认的目的,实已符合产业的需求,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但是,本技术虽已以前述较佳的实施例揭示,然而图式所绘示的尺寸、形状、或数量等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能加以润饰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该骨灰坛包含坛本体及坛盖体,该坛本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坛本体及该坛盖体由透明材质所构成,该坛本体及坛盖体内部造有镂空部,该镂空部内设有填充粉体,使用户视线无法通过该填充粉体看透至坛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该骨灰坛包含坛本体及坛盖体,该坛本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坛本体及该坛盖体由透明材质所构成,该坛本体及坛盖体内部造有镂空部,该镂空部内设有填充粉体,使用户视线无法通过该填充粉体看透至坛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土意象之水晶骨灰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坛本体是由数个坛壁所构成,该些坛壁内部个别具有一镂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卢宗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