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6260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学和农药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互抗性试验,筛选出与茚虫威存在负交互抗性的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并从生化代谢机理方面阐明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存在负交互抗性的机制。因此,实际生产中可以施用甲氧虫酰肼防治对茚虫威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施用茚虫威防治对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

A Method for Control of Resistant Lepidoptera Pes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resistant Lepidoptera pest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pesticide science. The insecticide methoxythionyl hydrazide, which has negative interaction resistance with indomethacin, is screened by cross resistance test, and the mechanism of negative interaction resistance between indomethacin and methoxythionyl hydrazide is clarified from the biochemical metabolism mechanism. Therefore, methoxycarbazide can be used to control Lepidoptera pests resistant to indomethacin and indomethacin can be used to control Lepidoptera pests resistant to methoxycarbazide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和农药学领域。
技术介绍
茚虫威(indoxacarb)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第一个商品化的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化学名称为7-氯-2,3,4a,5-四氢-2-[甲氧基羰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2-e][1,3,4]恶二嗪-4a-羧酸甲酯,是一种新型Na+通道抑制剂,与目前其他类杀虫剂作用机制不同。Wing等(1998)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了14C标记的茚虫威在鳞翅目昆虫体内的代谢活性,结果发现,茚虫威被昆虫摄入后,在脂肪体特别是中肠中迅速代谢为杀虫活性更强的N-去甲氧羰基代谢物(DCJW)。Gondhalekar等(2016)也运用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茚虫威在德国小蠊内的基于水解酶的生化反应,茚虫威可以在虫体内转化成毒性更强的代谢产物(DCJW)。李富根等(2014)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分析技测定了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活化代谢活性的差异。发现茚虫威在小菜蛾体内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这个活化代谢过程需要酯酶或酰胺酶的催化。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茚虫威在昆虫体内代谢为DCJW,不可逆阻断钠离子通道,从而导致靶标昆虫运动失调、停止取食、麻痹并死亡。由于茚虫威在昆虫体的作用机制独特,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卓越的杀虫活性,且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是替代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理想品种。常被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稻纵卷叶螟,以及作为卫生杀虫剂,用于防治蜚蠊等。甲氧虫酰肼是继抑食肼、虫酰肼之后,一种高效的酰肼类杀虫剂,并先后在美国和中国获得正式登记。它的杀虫机理独特、对靶标生物的选择性好,对环境比较安全,对鳞翅目害虫比同类产品效果更好,毒力更强,活性谱更广,是害虫综合防治的优选药剂,主要被用于杀灭蔬菜、果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负交互抗性(negativelycorrelatedcross-resistance)与交互抗性相反,对某种药剂有抗性的害虫种群,对另外一种药剂反而敏感性加大,称负交互抗性。例如一种萝卜蝇对滴滴涕具有抗性,但对苯硫脲(PTU)却变得十分敏感。日本学者报道,对氰戊菊酯有抗性的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对马拉硫磷变得更加敏感,氰戊菊酯对马拉硫磷抗性稻叶蝉的毒力较敏感种群高4.3倍。这些负交互抗性的例子对于害虫抗性治理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对茚虫威或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后的抗性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解决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问题。通过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负交互抗性的研究,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鳞翅目害虫抗药性治理的方法。室内敏感种群棉铃虫经茚虫威抗性选育,获得抗性倍数为4.4倍的茚虫威抗性选育种群。敏感种群棉铃虫经甲氧虫酰肼抗性选育,获得抗性倍数为4.9倍的甲氧虫酰肼抗性选育种群。根据交互抗性原理,以室内敏感种群、茚虫威抗性选育种群、甲氧虫酰肼抗性选育种群为试虫,测定药剂间的交互抗性情况,结果表明:茚虫威抗性种群棉铃虫提高了对甲氧虫酰肼的敏感度,即甲氧虫酰肼对茚虫威抗性棉铃虫的毒力高于敏感种群。同样,茚虫威对甲氧虫酰肼抗性种群棉铃虫的毒力亦高于敏感种群。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存在负交互抗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从邯郸、廊坊、沂水、安丘和保定5个棉花产区采集棉铃虫,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对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的抗药性,结果表明,茚虫威对邯郸、廊坊、保定、安丘和沂水种群棉铃虫的LC50分别是:176.9、39.8、13.1、5.0和10.2mg/L。与室内敏感种群相比,邯郸种群和廊坊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分别是28.4和6.4倍,为中等和低水平抗性。保定种群、安丘种群和沂水种群目前对茚虫威抗性倍数<3,尚处于敏感阶段。甲氧虫酰肼对邯郸、廊坊、保定、安丘和沂水种群棉铃虫的LC50分别是:128.2、560.7、2526.4、776.3和1343.6mg/L。保定种群、沂水种群和安丘种群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3.8、18.0和10.4倍,为中等抗性水平;廊坊种群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7.5倍,为低水平抗性;邯郸种群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仅为1.7倍,为敏感阶段。对茚虫威抗性水平最高的邯郸种群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最敏感,而对甲氧虫酰肼抗性水平较高的棉铃虫种群(如保定、沂水、安丘)对茚虫威却很敏感。因此,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对田间种群同样表现为负交互抗性。当鳞翅目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5倍时,甲氧虫酰肼的有效成分用量为6-1000克/公顷,优选为30-2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5-10倍时,甲氧虫酰肼的有效成分用量为4-1000克/公顷,优选为20-2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10-40倍时,甲氧虫酰肼的有效成分用量为3-1000克/公顷,优选为15-2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40倍时,甲氧虫酰肼的有效成分用量为2-1000克/公顷,优选为10-2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5倍时,茚虫威的有效成分用量为4-500克/公顷,优选为20-1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5-10倍时,茚虫威的有效成分用量为3-500克/公顷,优选为15-1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10-40倍时,茚虫威的有效成分用量为2-500克/公顷,优选为10-100克/公顷;当鳞翅目害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倍数>40倍时,茚虫威的有效成分用量为1-500克/公顷,优选为5-100克/公顷。生化代谢机制研究表明:接触药剂1h后,茚虫威及其活化代谢产物(N-去甲氧羰基代谢产物(DCJW))在甲氧虫酰肼抗性种群中的含量与敏感种群相当,且显著高于茚虫威抗性选育种群和茚虫威田间抗性种群。反应2h时,茚虫威及DCJW在甲氧虫酰肼抗性种群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及茚虫威抗性种群。活性成分茚虫威及DCJW在甲氧虫酰肼抗性种群内的积累是导致甲氧虫酰肼抗性棉铃虫对茚虫威更敏感的原因。从而明确了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表现负交互抗性的生化机制。同时,复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复配,尤其当二者的质量比为50~11∶1时,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因此,可以将茚虫威和甲氧虫酰肼复配使用,防治对茚虫威或甲氧虫酰肼产生抗药性的鳞翅目害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延长农药使用寿命,提高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茚虫威抗药性选育种群:将茚虫威原药用二甲基甲酰胺(DMF)配制成1%的母液,然后用0.05%的曲拉通X-100水溶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将油菜叶片洗净晾干,在药液中浸渍10s后取出晾干,放入底部加有消毒滤纸的培养皿(150mm)中,接入棉铃虫初孵幼虫,每皿200头,3次重复;另设3皿溶剂对照,每皿200头。处理3d后记录死亡率,并将活虫移至人工饲料中饲养。每代选育控制幼虫校正死亡率在50%~80%之间,并参考每代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调整下一次选育情况,逐渐提高药剂选育浓度,茚虫威的汰选浓度为1-8mgL-1。每汰选2~3代进行一次毒力测定,确定茚虫威对棉铃虫的毒力。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对茚虫威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甲氧虫酰肼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对茚虫威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甲氧虫酰肼的农药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性鳞翅目害虫具体为: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豆荚螟、菜青虫、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3.一种防治对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鳞翅目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的茚虫威农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性的鳞翅目害虫具体为: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豆荚螟、菜青虫、小卷叶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芮昌辉王芹芹王立王奇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