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617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播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可使播种机运动时振动均衡、播深稳定,增加秸秆抛送的均匀程度。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包括机架,以及右前向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粉碎装置与抛送装置,所述抛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腔体,以及与传输腔体连通的、向上延伸的抛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通道连接在于传输腔体中部。抛送装置左右对称设置,抛送通道设置在中间,使得播种机运行更加平衡,同时缩短了秸秆抛送时横向距离上的抛送范围,使得抛送更加均衡。

A No-tillage Planter with Mid-throw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eeders, in particular to a No-tillage Seeder with a middle throwing device, which can make the vibration of the seeder balanced, the sowing depth stable and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of straw throw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tillage Seeder with a middle throw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grinding device and a throw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rack in turn from right to front and back. The throwing device comprises a transmission cavity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an upward extending throwing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avity,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hrowing channel is connected to the middle of the transmission cavity. The throwing devic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and the throwing channel is set in the middle, which makes the operation of the seeder more bal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owing range of the transverse distance of the straw throwing is shortened, and the throwing is more bal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是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秸秆覆盖在地表,可以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促进作物增产,秸秆还田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和干旱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有着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好处很多,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秸秆还田覆盖在地表,造成播种机堵塞,播种下的种子悬空、播深不一致,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作物生长后期容易倒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播种的时候,使用免耕播种机,先将秸秆捡拾粉碎,后面进行施肥、播种,同时将切碎的秸秆通过抛送装置覆盖在播种后的土壤表面。公开号为CN10373375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于全秸秆覆盖地作业的小麦免耕播种机。但是在在此项秸秆处理现有方案中,用于秸秆输送和抛送的部件存在以下不利之处:首先,秸秆抛送布置在播种机架的侧边,由于秸秆抛送装置为高速旋转部件,抛送装置安装在一侧,易造成转动失衡,易造成播种机稳定性差,播深一致性差,机器寿命短。另外,秸秆抛送装置布置在侧边,不利于秸秆流动输送,不利于秸秆均匀抛送覆盖,同时增加了抛送筒的加工难度,公开号为CN10293454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使用多个可转动的叶片,为抛送出的秸秆废料进行打散,并起到导向作用。此项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秸秆抛送的均匀程度,但是叶片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秸秆运动的阻力,缩短了秸秆的抛送距离,使得秸秆不能有效的被抛送到播种机后方。公开号为CN10288488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其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将秸秆均匀抛送的导流板结构,但是秸秆即使经过破碎,但部分秸秆在抛送时长度仍然比较长,在经过竖直设置的多个导流板时,极易被导流板挡住,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被挡住的秸秆越来越多,还有可能出现抛送口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可使播种机运动时振动均衡、播深稳定,增加秸秆抛送的均匀程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包括机架,以及右前向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粉碎装置与抛送装置,所述抛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腔体,以及与传输腔体连通的、向上延伸的抛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通道连接在于传输腔体中部。抛送装置左右对称设置,抛送通道设置在中间,使得播种机运行更加平衡,同时缩短了秸秆抛送时横向距离上的抛送范围,使得抛送更加均衡。优选的,所述传输腔体内水平设置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抛送通道的左右两侧,且两侧的螺旋输送器旋向相反。旋向相反、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螺旋输送器能够将经过粉碎的秸秆集中到中部抛送通道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抛送通道底部设置有抛送轮,所述抛送轮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抛送叶片。抛送叶片可将粉碎的秸秆送入抛送通道。优选的,所述抛送轮与螺旋输送器同轴。抛送轮与螺旋输送器同轴,节约了抛送装置占用的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粉碎转轴,以及沿粉碎转轴延伸方向设置的多组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均设置在抛送轮的两侧。由于抛送叶片的运动范围较大,将粉碎刀设置在抛送叶片两侧,抛送叶片在运动时不会与粉碎刀产生干涉,可以缩短抛送通道与粉碎转轴的距离,使播种机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所述抛送通道向后弯曲,抛送通道末端指向斜下方,抛送通道末端处设置分散器。分散器用于分散粉碎后的秸秆,使秸秆的抛送与覆盖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分散器出口处的高度小于分散器入口处,宽度大于分散器入口处。分散器将抛送通道出口处过渡为高度较小,但是宽度较大的形状,使秸秆更易向两侧分散。优选的,所述分散器内侧设置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为凸起的半锥面,所述半锥面的顶点位于分散器内侧面,且指向分散器入口方向。导流装置可以有效的将秸秆分流至导流装置两侧,且半锥面的宽度是逐渐增加的,秸秆在经过导流装置时可以收到向两侧运动的分离,导流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与分散器冲压一体成型,或者与分散器可拆卸连接。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紧凑,可拆卸连接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导流装置的规格或数量。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分散器内侧的顶面和/或底面。导流装置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抛送装置左右对称,抛送通道位于播种机中部,使播种机整体更加平衡,提高了播种深度的一致性,同时更加便于将粉碎的秸秆均匀抛送到播种机后方;2.抛送器通过高度与宽度的变化,使秸秆更容易向两侧分散;3.导流装置可以将秸秆向两侧分散,使秸秆的抛送更加均匀,且不会造成秸秆堵塞抛送通道出口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抛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分散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分散器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分散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三分散器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粉碎装置,3-抛送装置,4-分散器,5-排肥装置,6-播种装置,21-粉碎转轴,22-粉碎刀,31-传输腔体,32-抛送通道,33-螺旋输送器,34-抛送轮,35-抛送叶片,41-分散器入口,42-分散器出口,43-导流装置,44-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粉碎装置2、抛送装置3、排肥装置5与播种装置6。粉碎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粉碎转轴21,以及设置在粉碎转轴21上的多组粉碎刀22,多组粉碎刀22沿粉碎转轴21延伸方向分布,每组粉碎刀22均在粉碎转轴21的圆周面上分布多个。为了使本播种机适用于对行播种,多组粉碎刀22之间存在间隔,在作业过程中粉碎刀22之间的间隔方便田垄经过,减少或避免粉碎刀22与田垄的击打,可降低功耗,同时能够提高秸秆清洁度。抛送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在粉碎装置2后方的传输腔体31,传输腔体31中部连接抛送通道32,抛送通道32向上延伸,末端向后弯曲,指向斜下方,末端出口处连接分散器4。传输腔体31内设有螺旋输送器33,螺旋输送器33设置在抛送通道32两侧,两侧的螺旋输送器33旋向相反。两螺旋输送器33之间设置抛送轮34,抛送轮34外侧设置有多个抛送叶片35。粉碎刀22均分布在抛送叶片35两侧。抛送叶轮35位于粉碎刀22之间,使粉碎刀22与抛送叶轮35之间不产生干涉,在播种机长度方向上更加紧凑。分散器4为壳体结构,分散器入口41到分散器出口42的高度逐渐减小,宽度逐渐增大。分散器4内侧设置有导流装置43,导流装置43为凸出的半锥面,半锥面顶点指向分散器入口41方向。导流装置43与分散器4的外壳一体冲压成型。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将本播种机机架1连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右前向后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粉碎装置(2)与抛送装置(3),所述抛送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腔体(31),以及与传输腔体(31)连通的、向上延伸的抛送通道(3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通道(32)连接在于传输腔体(31)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右前向后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粉碎装置(2)与抛送装置(3),所述抛送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的传输腔体(31),以及与传输腔体(31)连通的、向上延伸的抛送通道(3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通道(32)连接在于传输腔体(31)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腔体(31)内水平设置螺旋输送器(33),所述螺旋输送器(33)位于抛送通道(32)的左右两侧,且两侧的螺旋输送器(33)旋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通道(32)底部设置有抛送轮(34),所述抛送轮(34)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抛送叶片(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轮(34)与螺旋输送器(33)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中置抛送装置的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粉碎转轴(21),以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周进荐世春张华邸志峰位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