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花园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028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花园构造,包括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蓄水池、防水层、屋顶结构层和女儿墙,所述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蓄水池和防水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所述女儿墙围成的框架之间,所述植被层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穿过植被层至蓄水池内,且排水通道内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顶端在植被层的上方安装有喷头,喷水管的底端竖直固定在蓄水池内,且通过水泵连接管与潜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该屋顶花园构造,通将蓄水池设置在屋顶花园的内部,提升屋顶花园抗涝能力的同时,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为植被的下次灌溉提高足够的水量,为植被提供了良好的降温效果。

\u4e00\u79cd\u5c4b\u9876\u82b1\u56ed\u6784\u9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花园构造
本技术属于屋顶花园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屋顶花园构造。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建筑群密集,缺乏植被绿化,路面铺设柏油路和水泥路,城市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吸热快而热容量小,使得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对建筑进行园林化,将更多的绿色引入到建筑中,不仅顺应了当下低碳生活的号召,同时也美化了空间。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做好屋顶的绿化处理,不仅可以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使人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为城市建筑增添艺术魅力,体现出屋顶花园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目前现有的屋顶花园构造,在植被层处设置有积水池,位置被提供良好的抗旱涝能力,同时还能够对植被进行灌溉,但是这种将蓄水池设置在植被上的构造,在炎热的夏天时,会造成水分的快速蒸发,无法为植被的下次灌溉提供足够的水量,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在无雨水时,无法为屋顶和屋底提供足够的降温能力,去保证植被的正常生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花园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花园构造,包括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蓄水池、防水层、屋顶结构层和女儿墙,所述植被层、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花园构造,包括植被层(1)、基质层(2)、过滤层(3)、排水层(4)、蓄水池(5)、防水层(7)、屋顶结构层(8)和女儿墙(1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1)、基质层(2)、过滤层(3)、蓄水池(5)和防水层(7)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所述女儿墙(11)围成的框架之间,所述植被层(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排水通道(12),所述排水通道(12)穿过植被层(1)至蓄水池(5)内,且排水通道(12)内设置有喷水管(13),所述喷水管(13)的顶端在植被层(1)的上方安装有喷头(14),喷水管(13)的底端竖直固定在蓄水池(5)内,且通过水泵连接管(17)与潜水泵(15)的出水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花园构造,包括植被层(1)、基质层(2)、过滤层(3)、排水层(4)、蓄水池(5)、防水层(7)、屋顶结构层(8)和女儿墙(1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1)、基质层(2)、过滤层(3)、蓄水池(5)和防水层(7)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所述女儿墙(11)围成的框架之间,所述植被层(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排水通道(12),所述排水通道(12)穿过植被层(1)至蓄水池(5)内,且排水通道(12)内设置有喷水管(13),所述喷水管(13)的顶端在植被层(1)的上方安装有喷头(14),喷水管(13)的底端竖直固定在蓄水池(5)内,且通过水泵连接管(17)与潜水泵(15)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蓄水池(5)内均匀间隔设置有固定支柱(16),固定支柱(1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蓄水池(5)上下两侧壁相固定,且蓄水池(5)两侧分别设置连通有进水管(9)和排水管(6),所述进水管(9)与排水管(6)分别伸出女儿墙(11)外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信春王新杰何树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绿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