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81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箱、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从动导轮、预紧调节装置、固定滑轮、冷却翅片、冷却箱和输出泵,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主动导轮,每组主动导轮包括若干呈竖向设置的主动导轮,所述退火箱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两组从动导轮;在同样的退火箱和冷却液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铜线经过较长的行程,使铜线与冷却液接触充分,提高退火质量,并且需要调节固定滑轮的高度时,同时调节预紧调节螺母和位置调节螺母,因此使改变固定滑轮位置的情况下,使螺旋弹簧的预紧力保持不变,从而能够使铜线平稳的通过进出孔,避免铜线与进出孔的摩擦,保护铜线。

A Multi-parallel Anneal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arallel annealing device for copper wire processing, which comprises an annealing box, a first guide wheel, a second guide wheel, an active guide wheel, a driven guide wheel, a pre-tightening adjusting device, a fixed pulley, a cooling fin, a cooling box and an output pump. The inner and left sides of the annealing box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of active guide wheels, each group of active guide wheels includes several vertical sets. In the case of the same annealing box and coolant, the copper wire in the utility model passes through a long journey to make the copper wire fully contact with the coolant, improve the annealing quality, and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fixed pulley, at the same time adjust the pre-tightening adjusting nut and the position adjusting nut, so as to make the modification. 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fixed pulley is changed, the pre-tightening force of the coil spring is kept unchanged, thus enabling the copper wire to pass through the inlet and outlet holes smoothly, avoid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opper wire and the inlet and outlet holes, and protecting the copper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线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铜线连续退火冷却系统一般是让铜线水平穿过设有冷却液的冷却箱,冷却液从冷却箱的上部进入,从冷却箱的下部流出形成循环。这种冷却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尚存在如下缺陷:一、若需要铜线与冷却液充分接触,则需要较长的冷却箱来满足使用;二、铜线通过冷却箱上的进出孔时,若铜线位置调节不好容易使铜线与进出孔摩擦;三、只能进行单根铜线的退火,限制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箱、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从动导轮、预紧调节装置、固定滑轮、冷却翅片、冷却箱和输出泵,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主动导轮,每组主动导轮包括若干呈竖向设置的主动导轮,所述退火箱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两组从动导轮,每组从动导轮包括若干个呈斜线排列的从动导轮,两组从动导轮呈倒置的八字形状分布,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上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环,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预紧调节装置,预紧调节装置的上部活动端安装有固定滑轮,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出孔,所述退火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液,冷却箱内安装有冷却翅片,所述冷却箱分别通过输出管和输入管与退火箱的左右侧壁相接通,所述输入管上安装有输出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紧调节装置由L型柱、螺纹柱、位置调节螺母、预紧调节螺母、螺旋弹簧和框体组成,所述L型柱固定连接在退火箱的左右侧壁,L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表面下侧旋接有预紧调节螺母,所述螺纹柱的上侧设置有框体,螺纹柱活动贯穿框体,位于框体内部的螺纹柱上旋接有位置调节螺母,螺纹柱上套接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两连接端分别与预紧调节螺母和框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滑轮安装在框体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退火箱的上部铰接有盖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和退火箱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塔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出孔内固定嵌入有陶瓷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同样的退火箱和冷却液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铜线经过较长的行程,使铜线与冷却液接触充分,提高退火质量,并且需要调节固定滑轮的高度时,同时调节预紧调节螺母和位置调节螺母,因此使改变固定滑轮位置的情况下,使螺旋弹簧的预紧力保持不变,从而能够使铜线平稳的通过进出孔,避免铜线与进出孔的摩擦,保护铜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中主动导轮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箱1、第一导向轮2、第二导向轮22、主动导轮3、从动导轮4、预紧调节装置、固定滑轮16、冷却翅片18、冷却箱17和输出泵20,所述退火箱1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主动导轮3,每组主动导轮3包括若干呈竖向设置的主动导轮3,所述退火箱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两组从动导轮4,每组从动导轮4包括若干个呈斜线排列的从动导轮4,两组从动导轮4呈倒置的八字形状分布,所述退火箱1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和第二导向轮22,所述第一导向轮2、第二导向轮22、主动导轮3和从动导轮4上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环5,所述退火箱1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预紧调节装置,预紧调节装置的上部活动端安装有固定滑轮16,所述退火箱1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出孔8,所述退火箱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7,冷却箱17内装有冷却液,冷却箱17内安装有冷却翅片18,所述冷却箱17分别通过输出管19和输入管21与退火箱1的左右侧壁相接通,所述输入管19上安装有输出泵20;若干并列的铜线依次通过固定滑轮16、进出孔8、第一导向轮2、主动导轮3、从动带轮4,最终通过第二导向轮22后通过位于右侧的进出孔8出去,由于并列的铜线通过主动导轮3和从动带轮4使呈连续的S形状,因此在同样的退火箱和1冷却液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铜线经过较长的行程,使铜线与冷却液接触充分,提高退火质量,并且需要调节固定滑轮16的高度时,同时调节预紧调节螺母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因此使改变固定滑轮16位置的情况下,使螺旋弹簧14的预紧力保持不变,从而能够使铜线平稳的通过进出孔,避免铜线与进出孔的摩擦,保护铜线。所述预紧调节装置由L型柱10、螺纹柱11、位置调节螺母13、预紧调节螺母12、螺旋弹簧14和框体15组成,所述L型柱10固定连接在退火箱1的左右侧壁,L型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螺纹柱11的表面下侧旋接有预紧调节螺母12,所述螺纹柱11的上侧设置有框体15,螺纹柱11活动贯穿框体15,位于框体15内部的螺纹柱11上旋接有位置调节螺母13,螺纹柱11上套接有螺旋弹簧14,螺旋弹簧14的两连接端分别与预紧调节螺母12和框体15相连接,所述固定滑轮16安装在框体15上。所述退火箱1的上部铰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和退火箱1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塔扣7。所述进出孔8内固定嵌入有陶瓷环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若干并列的铜线依次通过固定滑轮16、进出孔8、第一导向轮2、主动导轮3、从动带轮4,最终通过第二导向轮22后通过位于右侧的进出孔8出去,由于并列的铜线通过主动导轮3和从动带轮4使呈连续的S形状,因此在同样的退火箱和1冷却液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铜线经过较长的行程,使铜线与冷却液接触充分,提高退火质量,并且需要调节固定滑轮16的高度时,同时调节预紧调节螺母12和位置调节螺母13,因此使改变固定滑轮16位置的情况下,使螺旋弹簧14的预紧力保持不变,从而能够使铜线平稳的通过进出孔,避免铜线与进出孔的摩擦,保护铜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箱、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从动导轮、预紧调节装置、固定滑轮、冷却翅片、冷却箱和输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主动导轮,每组主动导轮包括若干呈竖向设置的主动导轮,所述退火箱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两组从动导轮,每组从动导轮包括若干个呈斜线排列的从动导轮,两组从动导轮呈倒置的八字形状分布,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上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环,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预紧调节装置,预紧调节装置的上部活动端安装有固定滑轮,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出孔,所述退火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液,冷却箱内安装有冷却翅片,所述冷却箱分别通过输出管和输入管与退火箱的左右侧壁相接通,所述输入管上安装有输出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线加工的多并线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箱、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从动导轮、预紧调节装置、固定滑轮、冷却翅片、冷却箱和输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主动导轮,每组主动导轮包括若干呈竖向设置的主动导轮,所述退火箱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两组从动导轮,每组从动导轮包括若干个呈斜线排列的从动导轮,两组从动导轮呈倒置的八字形状分布,所述退火箱的内部左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上均一体成型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分隔环,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固定安装有预紧调节装置,预紧调节装置的上部活动端安装有固定滑轮,所述退火箱的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出孔,所述退火箱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液,冷却箱内安装有冷却翅片,所述冷却箱分别通过输出管和输入管与退火箱的左右侧壁相接通,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柳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卓尔精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