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装置及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7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家用电器,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所述无线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和无线接收组件,所述无线接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装置能提高家用电器使用的便利性。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Home Applian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includes a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mponent,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first housing, the first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duction coil and a connecting end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and a wireless receiving component, the wireless receiv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second housing arranged in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second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duction coi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When the wireless transmitting module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wireless receiving module, the first induction coil and the second induction coil form an alternating current mutual inductance electromagnetic field, which converts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of the power supply into direct current, and the direct current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to supply power to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Th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se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电器大多配有电源线,通过电源线与市电插口配合通电使用,由于电源线具有一定长度,在使用和收纳时,需要不断插拔电源线,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旨在提高家用电器使用的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家用电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所述无线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和无线接收组件,所述无线接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AC-DC电路和与所述AC-DC电路连接的振荡电路,所述AC-DC电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AC-DC电路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所述振荡电路将所述直流电经过高频震荡后转换给第一感应线圈。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稳压电路和逆变器,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配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输出交流充电信号,所述第二电路板控制所述稳压电路接收所述交流充电信号,并将所述交流充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稳压电路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稳压电路和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稳压电路将所述交流充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给所述电源模块充电,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源模块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由多个锂电池串联而成。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对位磁铁,所述第一对位磁铁临近所述第一感应线圈设置,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对位磁铁,所述第二对位磁铁临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置,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对位磁铁与所述第二对位磁铁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设有限位部,两者之另一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一壳体通过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件的配合限于所述第二壳体。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凹槽,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凸起容纳于所述凹槽,使得所述第一壳体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弹簧夹,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弹簧夹固定于所述家用电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以上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和无线接收组件,其中无线发射组件和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第二壳体设于家用电器并与之电连接,该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然后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实现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当不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只需将无线发射组件和无线接收组件分开,避免反复插拔电源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中无线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中无线接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中无线发射组件的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中无线接收组件的原理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无线发射组件210第二壳体110第一壳体211插座111第一感应线圈212第二感应线圈112供电电源213电源模块113连接端2131锂电池114AC-DC电路214稳压电路115振荡电路215逆变器116第一对位磁铁216第二对位磁铁117凸起217凹槽200无线接收组件218弹簧夹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可为风扇、净化器或加湿器等。参照图1和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100,所述无线发射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设有第一感应线圈111和与外部供电电源112连接的连接端113;和无线接收组件200,所述无线接收组件200包括设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第二壳体210,所述第二壳体210设有与所述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212;所述无线发射组件100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200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11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212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所述供电电源112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具体的,外部供电电源112为市电端接入220V的交流电压,连接端113为接入市电的插头,第一壳体110设于固定位置,第一壳体110设有第一感应线圈111,第一感应线圈111包括多个同心圆线圈间隔设置,第二壳体210设有与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212,第二感应线圈212包括多个同心圆线圈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所述无线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和无线接收组件,所述无线接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组件,所述无线发射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感应线圈和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的连接端;和无线接收组件,所述无线接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家用电器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家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组件与所述无线接收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直流电再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用电器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AC-DC电路和与所述AC-DC电路连接的振荡电路,所述AC-DC电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AC-DC电路将所述供电电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所述振荡电路将所述直流电经过高频震荡后转换给第一感应线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稳压电路和逆变器,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配合形成交流互感电磁场,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输出交流充电信号,所述第二电路板控制所述稳压电路接收所述交流充电信号,并将所述交流充电信号转换成直流电,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稳压电路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给所述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甫帅翟元义阳雷向延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