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575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厌氧池位于好氧池上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呈倾斜状的跌水曝气段;跌水曝气段包括垫层以及水跃挡墙;水跃挡墙与垫层之间具有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通的间隙;垫层临近间隙的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好氧池与沉淀池底部均朝向跌水曝气段方向倾斜。本装置能有效地提升山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Unpowered Treatment System for Purifying Domestic Wastewater in Mountain Are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powered treatment system for purifying domestic sewage in mountain areas, which comprises an anaerobic tank, an aerobic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a filter tank and a disinfection tank connected in sequence; an anaerobic tank is located above the aerobic tank, and an inclined water falling aeration sec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a water falling aeration section includes a cushion layer and a water jumping barrier; and a water jumping barrier wall and an anaerobic layer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jumping barrier wall and the cushion layer. The gap between the oxygen tank and the aerobic tank is connected; the side wall of the cushion adjacent to the gap is staggered with a number of stones; the bottom of the aerobic tank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re inclined towards the falling aeration section.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domestic sewage in mountainous areas and reduce the treatment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活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地区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密度小,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导致污水收集、处理困难,加之缺少足够的财力和技术支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难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而常规的农村生活处理技术比如说:接触氧化法、SBR法、氧化沟、CASS工艺等治理方法,易造成运行费用高,运行复杂,容易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常年累月的运行费用成为地方政府沉重的经费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可有效解决现有山区生活污水处理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厌氧池位于好氧池上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呈倾斜状的跌水曝气段;跌水曝气段包括垫层以及水跃挡墙;水跃挡墙与垫层之间具有与厌氧池和好氧池连通的间隙;垫层临近间隙的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好氧池与沉淀池底部均朝向跌水曝气段方向倾斜。优选地,跌水曝气段两端的垂直高度差大于1.5m。优选地,好氧池与沉淀池底部的倾斜度均为10%~15%。优选地,沉淀池内设置有朝向好氧池方向倾斜的倾斜块;倾斜块的坡度为60°。优选地,垫层包括土层,以及设置于土层上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厚度大于10cm,并在其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优选地,挡石为鹅卵石,且挡石之间的间距为3~5cm。优选地,厌氧池进水口处设置有提篮格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污水经跌水曝气段进入好氧池,在挡石的阻拦下,形成小水跃,同时,跌水曝气段两端的高度差大于1.5m,增宽了过水断面,形成水幕,使污水完成自然快速充氧的过程,并在跌水到达好氧池中由高度差形成水流冲击达到搅拌的目的,提升处理效率。2、好氧池与沉淀池底部均朝向跌水曝气段方向倾斜,便于好氧池内的污泥聚集以及污水的混合,再配合沉淀池内设置的朝向好氧池的倾斜块,便于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内。3、由于厌氧池与好氧池之间具有高度差,由此,厌氧池内的污水无需外界提供动力,即可通过跌水曝气段进入好氧池内,同时,由于沉淀池底部朝向好氧池倾斜,其内还设置有倾斜块,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在无外界动力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回流至好氧池内聚集,节约了污水处理成本。4、本装置通过厌氧、跌水曝气、好氧池、沉淀池来净化生活污水,再经滤池处理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内,且运行稳定,成本较低,较常规工艺节约约三分之一的能耗;同时,运行管理简单,操作及其简便,可实行自动化或人工化作业;而山区具有地势落差较大、水量小的特点,复合本装置的无动力设计思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厌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提篮格栅;5、垫层;6、水跃挡墙;7、间隙;8、挡石;9、倾斜块;10、土层;11、混凝土层;12、过滤池;13、消毒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该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过滤池12和消毒池13,以使处理后的水源能满足排放标准。如图1所示,厌氧池1进水口处设置有提篮格栅4,并且厌氧池1与好氧池2之间具有高度差,且厌氧池1位于好氧池2的上面,然后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呈倾斜状的跌水曝气段,厌氧池1和好氧池2之间通过跌水曝气段连通。如图1所示,跌水曝气段两端的垂直高度差大于1.5m,其包括垫层5和水跃挡墙6,且垫层5与水跃挡墙6之间具有间隙7,间隙7的两端分别与厌氧池1出水口和好氧池3进水口连通。如图1所示,该垫层5包括土层10和设置于土层10上方的混凝土层11,且混凝土层11的厚度大于10cm,然后在混凝土层11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8,使得水流经过跌水曝气段时会形成小水跃,增宽了过水断面,形成水幕,使污水完成自然快速充氧的过程,并在跌水到达好氧池2中由高度差形成水流冲击达到搅拌的目的,提升处理效率;同时,挡石8之间的间距为3~5cm,优选挡石8位鹅卵石。如图1所示,好氧池2和沉淀池3的底部均沿跌水曝气段的方向倾斜,倾斜度为10~15%,便于好氧池2内的污泥聚集以及污水的混合,同时,还在沉淀池3内设置有沿好氧池2方向倾斜的倾斜块9,其坡度为60°,便于沉淀池3内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好氧池2内。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生活污水经由提篮格栅4过滤掉污水中较大的有机、无机颗粒物后,进入厌氧池1内,在厌氧池1内混合发酵,将污水中的有机悬浮物和有机物转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二氧化碳、氢气和水等物质,不但能降低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并且可改善污水的生化比,为好氧池生化反应提供稳定条件。然后厌氧池1的出水经优化的无动力跌水曝气后,在好氧池2中形成好氧区和兼氧区,水流混合搅动条件下,好氧菌和兼性菌与水中有机物质吸附、转化、分解后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大幅度降解,由于兼性菌和好氧菌的共存,使好氧池2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再进入沉淀池3中沉淀,同时,沉淀池3中积累的活性污泥又可再次回流至好氧池2中,沉淀池3中产生的水源再经过滤池12和消毒池13处理后,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完成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过滤池(12)和消毒池(13);所述厌氧池(1)位于好氧池(2)上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呈倾斜状的跌水曝气段;所述跌水曝气段包括垫层(5)以及水跃挡墙(6);所述水跃挡墙(6)与垫层(5)之间具有与厌氧池(1)和好氧池(2)连通的间隙(7);所述垫层(5)临近间隙(7)的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8);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3)底部均朝向跌水曝气段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好氧池(2)、沉淀池(3)、过滤池(12)和消毒池(13);所述厌氧池(1)位于好氧池(2)上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呈倾斜状的跌水曝气段;所述跌水曝气段包括垫层(5)以及水跃挡墙(6);所述水跃挡墙(6)与垫层(5)之间具有与厌氧池(1)和好氧池(2)连通的间隙(7);所述垫层(5)临近间隙(7)的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石(8);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池(3)底部均朝向跌水曝气段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曝气段两端的垂直高度差大于1.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化山区生活污水的无动力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2)与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平姜延雄邹俊良罗思强杨长军周文波岳艾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