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575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所述A/O反应槽由中心好氧槽以及围合在中心好氧槽外围的多个缺氧槽和好氧槽组成,所述缺氧槽和好氧槽依次交替排布;所述中心好氧槽顶部外围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其中一个缺氧槽中,依次流经呈交替排布的好氧槽和缺氧槽后通过连通管进入MBR反应罐中;MBR反应罐通过回流管与中心好氧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运行能耗低、集成化程度高、运输方便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A Double Tower A/O-MB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tower A/O_MB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utually connected A/O reaction tank and a MBR reaction tank; the A/O reaction tank consists of a central aerobic tank and a plurality of anoxic tanks and aerobic tanks enclosed outside the central aerobic tank. The anoxic tank and the aerobic tank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in turn; the top of the central aerobic tank is surrounded by an overflow tank, and the overflow tank is through. The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sewage pipe; the sewage enters one of the anoxic tanks through the overflow tank, then flows through the alternately arranged aerobic tank and anoxic tank, and then enters the MBR reaction tank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MBR reac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aerobic tank through the reflux pipe. Th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ccupation area, simple structure, low running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integration degre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good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治理工作从量向质的发展,我国污水处理得到空前发展,在追求更高标准出水水质的同时,还需考虑技术的综合效益。当前,各种水处理技术路线和装置,处理原理还是以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为主。工艺技术百花争艳,工程浩大,投资多,处理工程生产线长,占地面积广,自动化程度低。因此,虽然目前污水处理技术繁多,但没有一项技术能成为标准,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思路,导致我国水处理技术繁杂,难以实现统一标准推行,这样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环境水处理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纺织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以及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它集成了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与新型膜分离技术-超、微滤膜高分离精度的特点,利用膜的分离作用对微生物进行有效截留,从而提升系统污水处理能力,保障出水水质的可靠、稳定,但是其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和管理复杂度也让使用者望而却步。目前,污水处理技术逐步从土建结构向装备化结构转变,污水处理设备多采用长方体或卧式罐形的结构形式,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浪费、制造周期长、设备非标化、运输受限等缺点,水处理效果也远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节地、节材、节能,标准化的污水处理系统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能够标准化使用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所述A/O反应槽由中心好氧槽以及围合在中心好氧槽外围的多个缺氧槽和好氧槽组成,所述缺氧槽和好氧槽依次交替排布;所述中心好氧槽顶部外围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其中一个缺氧槽中,依次流经呈交替排布的好氧槽和缺氧槽后通过连通管进入MBR反应罐中;MBR反应罐通过回流管与中心好氧槽连通。其中,所述A/O反应槽为三级A/O反应槽,含有依次交替排布的缺氧槽I、好氧槽I、缺氧槽II、好氧槽II、缺氧槽III和好氧槽III,溢流槽通过连通管道与缺氧槽I连通,连通管道伸入缺氧槽I的底部。其中,所述缺氧槽I、好氧槽I、缺氧槽II、好氧槽II、缺氧槽III和好氧槽III通过通孔结构依次连通;相邻槽体的开孔位置依次错开。其中,所述缺氧槽I、缺氧槽II和缺氧槽III中均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可有效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其中,所述MBR反应罐内置膜组件为高密度膜组件。其中,所述A/O反应槽中所有槽体的底部和MBR反应罐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为曝气盘或曝气器。其中,所述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呈圆筒形或立方体结构,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为圆筒立式结构可处理较大规模的水量,并且还能够大大节省系统的占地面积。其中,所述MBR反应罐内还设有气提装置,气提装置通过气提管与中心好氧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运行能耗低、集成化程度高、运输方便以及污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该污水处理系统可根据实际水质要求,灵活调节A/O反应槽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实施例1中的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为三级A/O-MBR污水处理系统,含有依次交替排布的缺氧槽112、好氧槽I2、缺氧槽II3、好氧槽II6、缺氧槽III10和好氧槽IIl11;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A/O反应槽7和MBR反应罐18,A/O反应槽7和MBR反应罐18均呈圆筒形;污水经A/O反应槽7处理后出水进入MBR反应罐18,MBR反应罐18通过回流管15与A/O反应槽7的中心好氧槽23连通,中心好氧槽23用来储存MBR反应罐18的好氧回流液;A/O反应槽7由中心好氧槽23以及围合在中心好氧槽23外围的三个缺氧槽和三个好氧槽依次交替排布组成;中心好氧槽23顶部外围设有溢流槽9,溢流槽9通过进水管1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槽9进入缺氧槽I12中,然后依次经过好氧槽I2、缺氧槽II3、好氧槽II6、缺氧槽III10和好氧槽III11后通过连通管16进入MBR反应罐18中;MBR反应罐18通过回流管15与中心好氧槽23连通;A/O反应槽7中所有槽体的底部和MBR反应罐18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8,通过控制曝气量来控制槽体缺氧或好氧的环境;MBR反应罐体18内置膜组件为高密度膜组件20,该膜组件20为超滤膜组件,增加膜组件的填装密度,能够降低单位膜面积的曝气量,从而节省能耗;同时MBR反应罐18通过曝气装置8进行曝气,MBR反应罐18利用超滤膜的物理截留以及活性污泥法净化水质。MBR反应罐18内还设有气提装置22,气提装置22通过气提管17与中心好氧槽23连接,MBR反应罐18内的好氧污泥通过气提装置22回流到A/O反应槽7内,无需设置回流泵,降低水下设备故障率,同时节省能耗。MBR反应罐18还设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一端与MBR反应罐18中的膜组件连接,出水管19另一端与外部水管连通,经本技术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9排出。污水进入A/O反应槽7采用多点布水方式,经A/O反应槽7处理后出水进入MBR反应罐18,MBR反应罐18内设有回流管15,MBR反应罐18内的好氧污泥回流到A/O反应槽7(中心好氧槽23)中。本技术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中A/O反应槽7和MBR反应罐18均为标准化设计,两个圆筒形罐体的直径均为2.8m;A/O反应槽7和MBR反应罐18均为LLDPE滚塑一次成型,罐体的高度可做到6m。溢流槽9和缺氧槽I12通过连接处13相连通,连接处13连有连通管道24,连通管道24伸入缺氧槽I12的底部,从而使污水在缺氧槽I12中反应更充分;缺氧槽I12、好氧槽I2、缺氧槽II3、好氧槽II6、缺氧槽III10和好氧槽III11通过通孔结构5依次连通,相邻槽体的开孔位置依次错开,例如缺氧槽I12与好氧槽I2之间在槽体上部开孔,则好氧槽12和缺氧槽II3之间在槽体下部开孔,从而使污水形成折流,即呈折板流向,充分增加污水在A/O反应槽7各槽体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增强缺氧和好氧环境下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效果;缺氧槽112、缺氧槽II3和缺氧槽III10中均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上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可有效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本技术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原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A/O反应槽7的溢流槽9中,同时进入溢流槽9内的水体还包括来自中心好氧槽23内的好氧回流液,该好氧回流液来自MBR反应罐18;溢流槽9内的污水经连接处13连接的连通管道24从底部流入缺氧槽I12,经缺氧槽I12上部开孔位置(通孔结构5)流入好氧槽I2,而后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所述A/O反应槽由中心好氧槽以及围合在中心好氧槽外围的多个缺氧槽和好氧槽组成,所述缺氧槽和好氧槽依次交替排布;所述中心好氧槽顶部外围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其中一个缺氧槽中,依次流经呈交替排布的好氧槽和缺氧槽后通过连通管进入MBR反应罐中;MBR反应罐通过回流管与中心好氧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A/O反应槽和MBR反应罐;所述A/O反应槽由中心好氧槽以及围合在中心好氧槽外围的多个缺氧槽和好氧槽组成,所述缺氧槽和好氧槽依次交替排布;所述中心好氧槽顶部外围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通过进水管与外部污水管道连通;污水通过溢流槽进入其中一个缺氧槽中,依次流经呈交替排布的好氧槽和缺氧槽后通过连通管进入MBR反应罐中;MBR反应罐通过回流管与中心好氧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反应槽为三级A/O反应槽,分别为依次交替排布的缺氧槽I、好氧槽I、缺氧槽II、好氧槽II、缺氧槽III和好氧槽III,溢流槽通过连通管道与缺氧槽I连通,连通管道伸入缺氧槽I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塔式A/O-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槽I、好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昌李凯安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洁特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