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573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毋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极大地减少了造价成本,并且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

A Flexible Soft Film Anti-seepag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exible soft film anti-seepag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it body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 water inlet on one side of the pit wall, an overflow wei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t wall opposite to the pit wall with a water inlet, a drainag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overflow weir and the pit wall, and a pip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drainage channel. A flexible soft film is laid on the pit wall around the pit, and a sleeve structure matching the pip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water inlet and drainage channel respectively. One end of the sleeve structure goes deep into the pit wall, while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pit wall. The sleeve structure is sleeved on the pipe bod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leeve structure are seamlessly fixed to the pipe body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adopt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greatly reduces the cost and has ideal sewag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不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水污染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水资源。目前,我国养殖企业污水处理方式通常为生化处理工艺,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污水处理池。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多种多样,但大多以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为主,并且池壁多呈垂直状,池体内径上下一致,因此,具有以下缺点:1、压力承受能力差,往往需要加厚池壁或在池壁内设置加固钢筋;2、用料多,成本高;3、池壁易受污水腐蚀,具有渗漏风险。若采用挖掘的土坑作为污水处理池,虽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会出现易渗漏、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款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极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涉及的污水处理池毋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极大地减少了造价成本,并且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具有高效防止渗漏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结构深入坑壁内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5~20cm,而套筒结构延伸至坑壁外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0~20cm。进一步的,开设溢流堰的坑壁上设有排空口,并且排空口处设有管体,而所述的柔性软膜在排空口处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排空口的作用是放空坑体内积存的水。进一步的,设有进水口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对应地,开设有溢流堰的一侧坑壁上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溢流堰的下方,并且进泥口高于排渣口;所述进泥口和排渣口均设有管体,并且所述柔性软膜在进泥口和排渣口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此项技术点是针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而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坑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位于排渣口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坑体为挖掘形成的土坑,并且所述土坑的四周采用锚固沟固定柔性软膜。进一步的,所述土坑的侧壁为斜坡设计,即:坑体的垂直截面为梯形,上大下小,压力承受能力较强。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软膜为聚氯乙烯材质的柔性红膜,柔性红膜中添加了抗紫外线成分,具有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耐温性能佳的优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能够以挖掘出的土坑作为污水处理池体,并且土坑垂直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了坑体的压力承受能力;2、本技术的坑体铺设有一次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在坑壁上安装管体的位置处设有软膜套筒结构,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与管体通过抱箍实现无缝固定连接,具有极强的防漏渗效果;3、本技术还可应用于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中,在坑体内布设曝气装置,并合理设计进泥口、排渣口以及曝气头的位置,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土坑,2:进水口,3:进泥口,4:溢流堰,5:排空口,6:排渣口,7:排水口,8:柔性红膜,9:锚固沟,10:抱箍,11:曝气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为了方便阅读,因此根据附图指出“上”、“下”、“左”、“右”,其目的是指出各元件之间的参考相对位置,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是针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而设计,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开口的土坑1,该土坑1是依据实际尺寸需要挖掘而成,土坑1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决定,土坑1的垂直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即:土坑1的两侧坑壁为斜坡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土坑1的两侧坑壁与坑底的夹角优选为135度,能够确保土坑1的承压能力,不发生倒塌。继续参阅图1,土坑1的左侧坑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水口2和进泥口3,进水口2和进泥口3均设置于水面以下,采用淹没出流方式,以免形成短流;土坑1的右侧坑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溢流堰4、排空口5和排渣口6;所述溢流堰4与右侧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所述的排水渠道内设有排水口7,处理后的水流过堰顶,溢流入排水渠道中,进而通过排水口7出水。进水口2、进泥口3、排空口5、排渣口6和排水口7处安装有管体,管体上设有阀门;其中,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口2处的管体进入土坑1内,活性污泥通过进泥口3处的管体进入土坑1内,而排空口5是用于放空坑体内积存的水;排渣口6处的管体与外部的抽渣泵相连,用于将污水中的废渣和老化的活性污泥排出至土坑1外;排水口7处的管体与外部的抽水泵相连,用于将活性污泥处理后的水排出至土坑1外。为了防止进入土坑1的污水渗漏至土层中,在土坑1的坑底和两侧坑壁处铺设一体成型的柔性红膜8,即:铺设于坑底和两侧坑壁的柔性红膜8为一体化设计,溢流堰4和排水渠道处均被柔性红膜8覆盖。柔性红膜8为添加有抗紫外线成分的聚氯乙烯材质,厚度为1.2cm,具有柔软可折叠、运输方便、耐温性能佳、抗老化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土坑的四周设有锚固沟9,柔性红膜8通过锚固沟9予以固定。柔性红膜8在进水口2、进泥口3、排空口5、排渣口6和排水口7处均设有套筒结构,所述的套筒结构与对应的管体相适配,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此外,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深入坑壁内部部分和延伸至坑壁外侧部分的轴向长度均为20cm,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管体通过抱箍10固定连接,密封效果好,具有极强的防渗漏作用。继续参阅图1,土坑1内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位置需要依据实际土坑1的尺寸来调整,能够使得水流在土坑中呈螺旋状流动,提高气泡和污水的接触时间,从而保证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体的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体的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通过抱箍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深入坑壁内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5~20cm,而套筒结构延伸至坑壁外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0~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开设溢流堰的坑壁上设有排空口,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斯智梁婷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百欧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