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67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吸盘,且支撑架的左侧上端安置有计时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上端镶嵌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下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上端固定有检测箱,且检测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检测箱与支撑架之间为粘接,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上下端镶嵌有螺栓,且安装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该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其排列在连接轴的外壁上,与正在工作中的手扶电梯的扶手皮带接触,则可以带动连接轴转动,以此来带动检测箱内部的组件转动来进行检测速度。

A Detec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Spe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speed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support rod. The lower right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cup, and the upper left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imer. The upper right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embed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 detection box is fixed at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an installation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side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detection box.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etection box and the support frame is bonde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re embedded with bolts,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speed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elevator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plat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which contacts the handrail belt of the working escalator, and can drive the connecting shaft to rotate, so as to drive the components inside the detection box to rotate to detect the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检测
,具体为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电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电梯运行效率的前提下,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也不容小觑,为了电梯的使用安全,则需要定期对电梯的速度进行检测,避免电梯超速运行所带的危险。市场上的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需要将电梯控制部分全部打开,这样检测起来比较麻烦,前后拆卸和安装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且导致被检测电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够进行正常工作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需要将电梯控制部分全部打开,这样检测起来比较麻烦,前后拆卸和安装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且导致被检测电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够进行正常工作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吸盘,且支撑架的左侧上端安置有计时器,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上端镶嵌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下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侧上端固定有检测箱,且检测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检测箱与支撑架之间为粘接,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上下端镶嵌有螺栓,且安装板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内部左侧安置有卡槽,且第二旋转轴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转筒,所述卡槽与第二旋转轴之间通过冲压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正面设置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的内壁镶嵌有第一钢珠,所述第一钢珠靠近第一通槽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钢圈,且钢圈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钢珠,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上下端安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转筒的正面左侧固定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筒,所述支撑杆镶嵌于检测箱的内部右侧,且支撑杆的内部左侧连接有润滑蜡。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连接轴中心点的一端呈弧形状结构,其固定板等距离排列在连接轴的外壁上,且连接轴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支撑架构成转动结构,而且支撑架与吸盘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检测箱相连接,且安装板与第二通槽之间为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筒通过第二旋转轴与安装板构成转动结构,其第二旋转轴通过卡槽与连接轴构成卡合连接结构,且第一转筒通过连接线与第二转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珠镶嵌于连接轴与钢圈之间,且钢圈通过第一钢珠与支撑架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润滑蜡与支撑杆之间为卡合连接,且支撑杆关于检测箱的中心线轴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设置有固定板,其排列在连接轴的外壁上,与正在工作中的手扶电梯的扶手皮带接触,则可以带动连接轴转动,以此来带动检测箱内部的组件转动来进行检测速度,且支撑架利用吸盘固定在电梯上,能够直接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对电梯速度进行检测,而不用检测时,将电梯的控制部分全部打开,这样可以使电梯检测起来更加便捷;安装板利用螺栓安装在检测箱上,这样可以在检测完毕之后,将安装板拆卸下来,将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进行调换位置,方便下一轮检测,而不用将第一转筒收缩起来的连接线再手动收缩返回到第二转筒上,这样每次检查时,只用对两个转筒的位置进行调换即可,使该装置使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第一转筒连接在连接轴上,能够跟随连接轴一同转动,则就将连接线收缩第一转筒上,当检测完毕后,观察连接线的收缩长度,再配合计时器的时间就可以推算出该电梯的运行速度;连接轴转动时,能够沿着第二钢珠在钢圈上转动,而钢圈受到第二钢珠的外力沿着第一钢珠在第一通槽内转动,这样在支撑架对连接轴支撑的同时,使连接轴与第一通槽之间的滑动模式转变为滚动时,减少对连接轴的摩擦力,则连接轴带动第一转筒的转动速度增快,使检测出来的结果误差减小,润滑蜡分别设置在第一转筒的下方及第二转筒的上方,可以对来回移动的连接线进行打蜡,使连接线的外表更加光滑,这样能够使连接线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对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的摩擦力减小,则连接线不会对两个转筒的转动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减小检测时产生的误差,使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吸盘;3、计时器;4、第一旋转轴;5、连接轴;6、固定板;7、检测箱;8、安装板;9、螺栓;10、第二旋转轴;11、卡槽;12、第一转筒;13、第一通槽;14、第一钢珠;15、钢圈;16、第二钢珠;17、第二通槽;18、连接线;19、第二转筒;20、支撑杆;21、润滑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吸盘2、计时器3、第一旋转轴4、连接轴5、固定板6、检测箱7、安装板8、螺栓9、第二旋转轴10、卡槽11、第一转筒12、第一通槽13、第一钢珠14、钢圈15、第二钢珠16、第二通槽17、连接线18、第二转筒19、支撑杆20和润滑蜡21,支撑架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吸盘2,且支撑架1的左侧上端安置有计时器3,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镶嵌有第一旋转轴4,且第一旋转轴4的右侧连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上下端安装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与连接轴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板6远离连接轴5中心点的一端呈弧形状结构,其固定板6等距离排列在连接轴5的外壁上,且连接轴5通过第一旋转轴4与支撑架1构成转动结构,而且支撑架1与吸盘2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板6排列在连接轴5的外壁上,与正在工作中的手扶电梯的扶手皮带接触,则可以带动连接轴5转动,以此来带动检测箱7内部的组件转动来进行检测速度,且支撑架1利用吸盘2固定在电梯上,能够直接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对电梯速度进行检测,而不用检测时,将电梯的控制部分全部打开,这样可以使电梯检测起来更加便捷;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固定有检测箱7,且检测箱7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通过螺栓9与检测箱7相连接,且安装板8与第二通槽17之间为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安装板8利用螺栓9安装在检测箱7上,这样可以在检测完毕之后,将安装板8拆卸下来,将第一转筒12和第二转筒19进行调换位置,方便下一轮检测,而不用将第一转筒12收缩起来的连接线18再手动收缩返回到第二转筒19上,这样每次检查时,只用对两个转筒的位置进行调换即可,使该装置使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检测箱7与支撑架1之间为粘接,安装板8的内部上下端镶嵌有螺栓9,且安装板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0的内部左侧安置有卡槽11,且第二旋转轴10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转筒12,卡槽11与第二旋转轴10之间通过冲压构成一体化连接,第一转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支撑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吸盘(2),且支撑架(1)的左侧上端安置有计时器(3),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镶嵌有第一旋转轴(4),且第一旋转轴(4)的右侧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上下端安装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与连接轴(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固定有检测箱(7),且检测箱(7)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检测箱(7)与支撑架(1)之间为粘接,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上下端镶嵌有螺栓(9),且安装板(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内部左侧安置有卡槽(11),且第二旋转轴(10)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转筒(12),所述卡槽(11)与第二旋转轴(10)之间通过冲压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通槽(13),且第一通槽(13)的内壁镶嵌有第一钢珠(14),所述第一钢珠(14)靠近第一通槽(13)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钢圈(15),且钢圈(15)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钢珠(16),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上下端安置有第二通槽(17),所述第一转筒(12)的正面左侧固定有连接线(18),且连接线(1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筒(19),所述支撑杆(20)镶嵌于检测箱(7)的内部右侧,且支撑杆(20)的内部左侧连接有润滑蜡(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速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支撑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吸盘(2),且支撑架(1)的左侧上端安置有计时器(3),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镶嵌有第一旋转轴(4),且第一旋转轴(4)的右侧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上下端安装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与连接轴(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右侧上端固定有检测箱(7),且检测箱(7)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检测箱(7)与支撑架(1)之间为粘接,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上下端镶嵌有螺栓(9),且安装板(8)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内部左侧安置有卡槽(11),且第二旋转轴(10)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转筒(12),所述卡槽(11)与第二旋转轴(10)之间通过冲压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通槽(13),且第一通槽(13)的内壁镶嵌有第一钢珠(14),所述第一钢珠(14)靠近第一通槽(13)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钢圈(15),且钢圈(15)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钢珠(16),所述安装板(8)的内部上下端安置有第二通槽(17),所述第一转筒(12)的正面左侧固定有连接线(18),且连接线(1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筒(19),所述支撑杆(20)镶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秋冬李坚周轩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