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9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36
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包括:电源和稳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中央处理器;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其中,中央处理器的I/O端口分别与稳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水上电能控制模块,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提高系统工作灵活性;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采集传感器数据信息,通过北斗通讯模块进行定位与数据传输并发送给远端;电能和数据分时传输,过程简单,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发送。

An Anchored Buoy Wate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ata Acquisition Controller

An anchored buoy wate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ata acquisition controller includes: power supply and voltage stabilization module;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module; power control modul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rystal oscillator and reference voltage module; where I/O ports of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voltage stabilization module,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module and power control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tore electric signals into underwater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module through the water electric energy control module, which provides stable and reliable electric energy supply for underwater sensor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data acquisition control module collects sensor data information, carries out position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Beidou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transmits it to the remote end; and the electric energy and data time-sharing transmission.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automatic unattended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ar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海洋监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
技术介绍
海洋立体监测网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备,监测内容和项目涵盖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等全项目、多介质、多学科的监测,并能够对海洋环境实施业务化、全天候、不间断的动态监测。在海洋立体监测网中,海洋浮标系统是世界各国海洋环境监测与海洋灾害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全天候、长期连续、定点进行监测的特点。锚定型浮标因其能测量更多参数且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而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于海洋监测领域。在电能供给方面,浮标系统的水下传感器基本上都是自容式供电的,即水下传感器系统自身携带电池来为自己供电,这样不仅对水下传感系统的功耗有较高要求,同时还限制了水下传感器的服役寿命。数据传输方面,目前最成熟的水下通信技术是水声技术,但声波在水中散射、传输损耗以及回波干扰等因素使得水声设备的研制非常困难,且声纳发送和接收装置体积大、功耗高,不适合用在低功耗的水下传感器这类小型设备。基于上述原因,目前的锚定型浮标水下传感器基本都是将测量数据存储在内部的存储介质上,只有将传感器打捞上来接到计算机上才能读取测量数据,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实时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水上电能控制模块,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海洋参数和浮标位置数据,通过北斗通讯模块进行定位与数据传输并发送给远端;电能和数据分时传输,过程简单,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发送,有效解决锚定型浮标水下传感器的电能供给与数据实时回传的问题。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稳压模块,用于为整个浮标系统供电,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提供电能的第一电源电路、和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的第二电源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海洋参数和浮标位置数据;电能控制模块,用于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电能存储模块,用于为水下系统存储电能,为水质传感器供电;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据采集与电能传输;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用于为中央处理器提供时钟信号以及基准电压。所述中央处理器的I/O端口分别与稳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源与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稳压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电能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力线通信模块、北斗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电力线通信模块、北斗通讯模块和水质传感器相连;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能存储模块,电能存储模块后接水质传感器为其供电。电能传输时,通过水上电能控制模块,经过电磁耦合作用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质传感器供电;数据传输时,通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调制为交变信号,经过电磁耦合作用将调制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再经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进行解调得到传感器数据信息,最后将数据信息发送给北斗卫星网络。本方案不需要将传感器打捞上来接到计算机上才能读取测量数据,实现了电能和数据分时传输,过程简单,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发送,有效解决锚定型浮标水下传感器的电能供给与数据实时回传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电源电路IR2110驱动电压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第一电源电路12V转换电压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第一电源电路5V转换电压的结构;图5为本技术第二电源电路的结构;图6为本技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的北斗通信模块、水质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的结构;图7为本技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力通信接口的结构;图8为本技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的电力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的结构;图9为本技术电能控制模块的结构;图10为本技术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列举以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所述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功能模块示意图,包括:电源和稳压模块,用于为整个浮标系统供电,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提供电能的第一电源电路、和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的第二电源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海洋参数和浮标位置数据;电能控制模块,用于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电能存储模块,用于为水下系统存储电能,为水质传感器供电;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据采集与电能传输;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用于为中央处理器提供时钟信号以及基准电压;中央处理器的I/O端口分别与稳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源与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稳压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电能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力线通信模块及北斗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电力线通信模块、北斗通讯模块和水质传感器相连;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能存储模块,电能存储模块后接水质传感器为其供电。图2所述第一电源电路IR2110驱动电压的结构,包括:电源转换器(U1)、滑动电阻(R1)、额定电阻(R3~R4)、二极管(D2)、额定电容(C1~C7)、额定电感(L2)。所述滑动电阻(R1)串联于额定电阻(R3)与电源转换器(U1)反馈端(4)之间;额定电阻(R3)串联于滑动电阻(R1)与地(GND)之间;额定电容(C1)在电源转换器(U1)反馈端(4)与地(GND)之间;额定电阻(R4)在电源转换器(U1)反馈端(4)与IR2110驱动电压(VCC_p)之间;电源转换器(U1)输入端(1)为电源电压(VIN);额定电容(C2、C3)在电源电压(VIN)与地(GND)之间;二极管(D2)在电源转换器(U1)输出端(2)与地(GND)之间;额定电感(L2)在电源转换器(U1)输出端(2)与第一转换电压(VCC_p)之间;额定电容(C4~C7)在IR2110驱动电压(VCC_p)与地(GND)之间。图3所述第一电源电路12V转换电压的结构,包括:电源转换器(U3)、滑动电阻(R2)、额定电阻(R5~R6)、二极管(D3)、额定电容(C12~C18)、额定电感(L3)。滑动电阻(R2)串联于额定电阻(R5)与电源转换器(U3)反馈端(4)之间;额定电阻(R5)串联于滑动电阻(R2)与地(GND)之间;额定电容(C12)在电源转换器(U3)反馈端(4)与地(GND)之间;额定电阻(R6)在电源转换器(U3)反馈端(4)与12V转换电压(V12V)之间;电源转换器(U3)输入端(1)为电源电压(VIN);额定电容(C13、C14)在电源电压(VIN)与地(GND)之间;二极管(D3)在电源转换器(U3)输出端(2)与地(GND)之间;额定电感(L3)在电源转换器(U3)输出端(2)与12V转换电压(V12V)之间;额定电容(C15~C18)在12V转换电压(V12V)与地(GND)之间。图4所述第一电源电路5V转换电压的结构,包括:电源转换器(U2)、二极管(D1)、额定电容(C8~C11)、额定电感(L1)。电源转换器(U2)输入端(1)为12V转换电压(V12V);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与稳压模块,用于为整个浮标系统供电,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提供电能的第一电源电路、和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的第二电源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海洋参数和浮标位置数据;电能控制模块,用于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电能存储模块,用于为水下系统存储电能,为水质传感器供电;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据采集与电能传输;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用于为中央处理器提供时钟信号以及基准电压;所述中央处理器的I/O端口分别与稳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源与稳压模块相连,所述稳压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电能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力线通信模块及北斗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电力线通信模块、北斗通讯模块和水质传感器相连;电能控制模块连接电能存储模块,电能存储模块后接水质传感器为其供电;电能传输时,通过电能控制模块,经过电磁耦合作用将电信号存储到电能存储模块,为水质传感器供电;数据传输时,将数据信号调制为交变信号,经过电磁耦合作用将调制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再经过解调得到传感器数据信息,最后将数据信息发送给北斗卫星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型浮标水上电能传输与数据采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与稳压模块,用于为整个浮标系统供电,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能控制模块提供电能的第一电源电路、和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的第二电源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海洋参数和浮标位置数据;电能控制模块,用于将电信号存储到水下电能存储模块,为水下传感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给;电能存储模块,用于为水下系统存储电能,为水质传感器供电;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数据采集与电能传输;晶振及基准电压模块,用于为中央处理器提供时钟信号以及基准电压;所述中央处理器的I/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醒飞李洪宇王茜谢子铭徐佳毅付丛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