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41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泵车,包括履带式底盘、升降总成、承载平台、排水总成和吊装机构,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升降总成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和第一升降杆,排水总成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包括管体支架、轨道、排水管、水泵和排水管滑动机构,吊装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用于吊装排水管,通过采用将水泵连接于排水管端部,并将排水管通过滑动支架铰接于排水车上,使得水泵可与管体一同向待抽水区域进行延伸,使得水体直接通过一体结构的水泵及排水管排出,通过管体支架滑动的水管在排水过程中不产生折叠,减少了收放排水管的时间,提高了排水效率,并通过将排水总成设置于升降总成上,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A Tracked P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terpillar pump truck, which comprises a caterpillar chassis, a lifting assembly, a loading platform, a drainage assembly and a hoisting mechanism. The load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caterpillar chassis, the lift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scissors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lifting rod, and the drainag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loading platform, including a pipe body support, a track, a drainage pipe, a water pump and a drainage pipe sliding mechanism. The installation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caterpillar chassis for hoisting the drainage pipe. By connecting the pump to the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articulating the drainage pipe to the drainage truck through a sliding bracket, the pump can extend with the body to the area to be pumped, so that the water body can be directly discharged through a water pump and drainage pipe with an integral structure, and the water pipe sliding through the pipe body bracket in the drainage process. Without folding, it reduces the time of collec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drainage pipe, improves the drainage efficiency, and improves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vehicle by setting the drainage assembly on the lift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泵车
本技术涉及排水车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履带泵车。
技术介绍
随着排水设备的普及和完善,大量政府单位及企业开始采用排水车进行水源抽取或洪涝处理等工作,排水车辆携带大型水泵既保证了设备移动的便捷性也提高了水体的抽取效率。然而,在排水车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受限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在岩洞、护坡和坑道等特殊地形上,水体与车辆之间存在较高的高低差,若采用传统水泵连接软管的方式进行抽水作业,软管由于自重及角度而产生折叠,将严重影响水泵的排水效率,且所需的水管长度需在抽水前进行确认,若长度过长或过短需要将水管收回重新进行处理,水管调整的耗时长,且大量积水区域需要涉水通过,若车辆冒险通过积水区域,则容易造成设备泡水损坏,进而积水也限制了车辆的通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履带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在折叠时抽水效率低及软管长度调整耗时长以及现有排水车通过能力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包括履带式底盘、升降总成、承载平台、排水总成和吊装机构;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第一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方,第二承载平台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上方;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和第一升降杆,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与第一承载平台之间,用于调整第一承载平台相对于履带式底盘的高度,第一升降杆竖直设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杆,缸筒连接于第一承载平台上,缸筒底部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的下方,活塞杆的一端套设于杆筒内,另一端伸出缸筒的顶部,并与第二承载平台相连接,用于调整第二承载平台相对于第一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排水总成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包括管体支架、轨道、排水管、水泵和排水管滑动机构,所述管体支架铰接于承载平台上,排水管通过轨道滑动连接于管体支架上,排水管的端部设有对接机构,水泵设置于排水管的进水端,管移动机构设置于承载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排水管沿管体支架滑动;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用于吊装排水管。进一步地,排水管通过滑轮与轨道相接触,所述排水管滑动机构包括绞盘和绳索,绳索的一端连接于绞盘上,排水管上设有滑轮,绳索的另一端绕滑轮并连接于管体支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增长管,增长管的至少一端设有水管对接机构,增长管通过水管对接机构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水管对接机构包括固定槽、密封槽、卡扣和密封圈,两端的固定槽相接触形成固定腔,所述卡扣设置于固定腔内,密封槽环绕排水管端部并形成环形结构的密封腔,密封圈设置于密封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支架包括滑动支架、铰接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滑动支架通过铰接杆铰接于承载平台上,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承载平台上,另一端铰接于铰接杆上,用于调整铰接杆相对于承载平台的角度,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管体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铰接杆上,用于调整管体支架相对于铰接杆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臂和第三伸缩杆,吊臂铰接于履带式底盘上,第三伸缩杆的一端与吊臂相铰接,另一端与履带式底盘相铰接,用于调整吊臂相对于履带式底盘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缸筒的顶部与第一承载平台的顶面相平齐。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平转动装置,所述水平转动装置包括蜗轮、轴承、转向平台和驱动马达,轴承设置于承载平台上,蜗轮装配于轴承上,转向平台装配于蜗轮上,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并设置于排水机构与履带式底盘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臂和第三伸缩杆,吊臂铰接于履带式底盘上,第三伸缩杆的一端与吊臂相铰接,另一端与履带式底盘相铰接,用于调整吊臂相对于履带式底盘的角度。进一步地,伸缩管包括内管、外管和第四伸缩杆,所述内管套设于外管的内侧面上,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内管和外管相连接,并带动内管在外管内侧面上滑动,水泵与内管的端部相连通,排水管与外观的端部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剪叉臂、第二剪叉臂和第五伸缩杆,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交错设置并通过销轴相互铰接,形成一组剪叉臂单元,位于底部的剪叉臂单元的第一剪叉臂与履带式底盘相铰接,第二剪叉臂与履带式底盘滑动连接,位于顶部的剪叉臂单元的第一剪叉臂与第一承载平台相铰接,第二剪叉臂与第一承载平台滑动连接,第五伸缩杆铰接于剪叉臂单元上,用于带动剪叉臂单元沿销轴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站和发动机,发动机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并为液压站提供动力,所述履带式底盘为液压履带行走机构,液压式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传动轮和履带,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轮与履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履带的运动,发动机与液压站传动连接,为液压站提供动力,液压站与液压马达管道连接,用于向液压马达提供驱动履带的动力。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站,所述动力站包括发动机、液压站、能量输出机构和动力站移动机构,所述发动机、液压站和能量输出机构设置于动力站移动机构上,发动机与液压站传动连接,液压站与能量输出机构管路连接,所述履带式底盘为液压履带行走机构,液压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和传动轮,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轮与履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履带的运动,能量输出机构与液压履带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管路连接,用于向液压马达提供驱动履带的动力。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采用将水泵连接于排水管端部,并将排水管通过滑动支架铰接于排水车上,使得水泵可与管体一同向待抽水区域进行延伸,使得水体直接通过一体结构的水泵及排水管排出,通过管体支架滑动的水管在排水过程中不产生折叠,吊装机构进行多根管路的连接,实现了在不收起排水管的情况下对排水管的加长工作,减少了收放排水管的时间,提高了排水效率,并通过将排水总成设置于升降总成上,实现了将排水总成抬高使得车辆通过涉水区域,提高了车辆的通行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履带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排水总成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对接机构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水平转动装置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履带泵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履带式底盘;201、升降总成;202、剪叉式升降机构;2021、第一剪叉臂;2022、第二剪叉臂;2023、第五伸缩杆;203、第一升降杆;2031、缸筒;2032、活塞杆;301、承载平台;302、第一承载平台;303、第二承载平台;401、排水总成;402、管体支架;4021、滑动支架;4022、铰接杆;4023、第一伸缩杆;4024、第二伸缩杆;403、轨道;404、排水管;405、对接机构;4051、固定槽;4052、密封槽;4053、卡扣;4054、密封圈;406、水泵;407、排水管滑动机构;4071、绞盘;4072、绳索;4073、滑轮;408、增长管;409、伸缩管;4091、内管;4092、外管;4093、第四伸缩杆;501、吊装机构;502、吊臂;503、第三伸缩杆;601、水平转动装置;602、蜗轮;603、轴承;604、转向平台;605、驱动马达;701、液压站;801、发动机;901、动力站;902、能量输出机构;903、动力站移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盘、升降总成、承载平台、排水总成和吊装机构;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第一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方,第二承载平台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上方;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和第一升降杆,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与第一承载平台之间,用于调整第一承载平台相对于履带式底盘的高度,第一升降杆竖直设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杆,缸筒连接于第一承载平台上,缸筒底部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的下方,活塞杆的一端套设于杆筒内,另一端伸出缸筒的顶部,并与第二承载平台相连接,用于调整第二承载平台相对于第一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排水总成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包括管体支架、轨道、排水管、水泵和排水管滑动机构,所述管体支架铰接于承载平台上,排水管通过轨道滑动连接于管体支架上,排水管的端部设有对接机构,水泵设置于排水管的进水端,管移动机构设置于承载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排水管沿管体支架滑动;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用于吊装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盘、升降总成、承载平台、排水总成和吊装机构;所述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第一承载平台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方,第二承载平台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上方;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和第一升降杆,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与第一承载平台之间,用于调整第一承载平台相对于履带式底盘的高度,第一升降杆竖直设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杆,缸筒连接于第一承载平台上,缸筒底部设置于第一承载平台的下方,活塞杆的一端套设于杆筒内,另一端伸出缸筒的顶部,并与第二承载平台相连接,用于调整第二承载平台相对于第一承载平台的高度;所述排水总成设置于承载平台上,包括管体支架、轨道、排水管、水泵和排水管滑动机构,所述管体支架铰接于承载平台上,排水管通过轨道滑动连接于管体支架上,排水管的端部设有对接机构,水泵设置于排水管的进水端,管移动机构设置于承载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排水管沿管体支架滑动;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履带式底盘上,用于吊装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排水管通过滑轮与轨道相接触,所述排水管滑动机构包括绞盘和绳索,绳索的一端连接于绞盘上,排水管上设有滑轮,绳索的另一端绕滑轮并连接于管体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长管,增长管的至少一端设有水管对接机构,增长管通过水管对接机构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水管对接机构包括固定槽、密封槽、卡扣和密封圈,两端的固定槽相接触形成固定腔,所述卡扣设置于固定腔内,密封槽环绕排水管端部并形成环形结构的密封腔,密封圈设置于密封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支架包括滑动支架、铰接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滑动支架通过铰接杆铰接于承载平台上,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承载平台上,另一端铰接于铰接杆上,用于调整铰接杆相对于承载平台的角度,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管体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铰接杆上,用于调整管体支架相对于铰接杆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臂和第三伸缩杆,吊臂铰接于履带式底盘上,第三伸缩杆的一端与吊臂相铰接,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彬元方鹏许太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