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及UV光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79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及UV光解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连接装置呈N字型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和与第二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入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插入第二连接件设置;该过滤板的安置结构能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A Setting Structure of Filter Plate and UV Photolysi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cement structure of a filter plate and a UV photolysis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filter plate, a second filter plat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 second filter plate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are all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one, the first filter plate is vertical,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is inclined, and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are connected and installed. The connection device consists of a first connector and a second connector, a first groove matching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 first groove matching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 second groove matching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nd a second groove matching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The first filter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connector setting. The filte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member, and the first filter plate and the second filter plate are both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connecting member setting. The placement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plat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ilter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及UV光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及UV光解装置。
技术介绍
UV光解空气净化器利用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恶臭气体,裂解恶臭气体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等。设备占地面积小,自重轻。但现有的UV光解装置内用的过滤板,其大多为竖直安装设置,导致其过滤效果一般,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其过滤效果的过滤板的安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过滤效果的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及UV光解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连接装置呈N字型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和与第二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入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插入第二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均设置有榫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与其各自上的榫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榫眼呈对称分布设置。第一过滤板通过两侧的榫头与榫眼契合,使其与第一连接件稳固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一体式设置。通孔贯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杆,减轻其自身重量。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与其各自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过滤板插入凹槽内,通过榫卯连接后,使连接杆能插入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偏心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偏心轮可拆卸连接。偏心轮在连接杆穿过通孔后,通过旋转偏心轮从而与连接件互相锁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通过榫头和榫眼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方便简单,且连接稳固。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穿过通孔与偏心轮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与其各自上的海绵垫粘合连接。海绵垫能有效防止过滤板因受力过大而破损。一种UV光解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板竖直安置,第二连接板倾斜安置,通过连接装置将其连接固定住,从而增大过滤板的过滤面积,使其能有效的提高过滤效果。此外,第一连接件上的榫眼呈对称分布设置。第一过滤板通过两侧的榫头与榫眼契合,使其与第一连接件稳固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一体式设置。通孔贯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杆,减轻其自身重量。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连接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与其各自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过滤板插入凹槽内,通过榫卯连接后,使连接杆能插入通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偏心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偏心轮可拆卸连接。偏心轮在连接杆穿过通孔后,通过旋转偏心轮从而与连接件互相锁紧。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通过榫头和榫眼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方便简单,且连接稳固。连接杆穿过通孔与偏心轮螺栓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海绵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与其各自上的海绵垫粘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海绵垫,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与其各自上的海绵垫粘合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海绵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与其各自上的海绵垫粘合连接。海绵垫能有效防止过滤板因受力过大而破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的第一连接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的第二连接架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过滤板;2、第二过滤板;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榫眼;8、通孔;9、偏心轮;10、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或粘合固定,或铆接固定等常规方式,因此,在实施例中不在详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包括第一过滤板1、第二过滤板2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第二过滤板2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1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2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和第二过滤板2通过连接装置呈N字型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1相契合的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连接件4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1相契合的第一凹槽5和与第二过滤板2相契合的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过滤板1插入第一连接件3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通过第二连接件4与第二过滤板2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1和第二过滤板2均插入第二连接件4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和第二过滤板2上均设置有榫头(未图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上均设置有榫眼7,所述第一过滤板1和第二过滤板2均与其各自上的榫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板竖直安置,第二连接板倾斜安置,通过连接装置将其连接固定住,从而增大过滤板的过滤面积,使其能有效的提高过滤效果。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板竖直安置,第二连接板倾斜安置,通过连接装置将其连接固定住,从而增大过滤板的过滤面积,使其能有效的提高过滤效果。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包括第一过滤板1、第二过滤板2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第二过滤板2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1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2呈倾斜状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连接装置呈N字型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和与第二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入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插入第二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均设置有榫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与其各自上的榫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连接装置均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过滤板呈竖直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连接装置呈N字型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一凹槽和与第二过滤板相契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过滤板插入第一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过滤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插入第二连接件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均设置有榫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榫眼,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与其各自上的榫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板的安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榫眼呈对称分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驷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