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477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回收系统,包括电箱、处理瓶、过滤瓶及沉淀池;所述处理瓶位于电箱右侧,所述过滤瓶设置在处理瓶右侧,所述沉淀池设置在过滤瓶右侧,所述处理瓶右侧下端与过滤瓶左侧上端、过滤瓶与沉淀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处理瓶与过滤瓶之间的管道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球,使得溶液进入处理瓶后达到一定液位时可以停止进入,使得处理瓶中底部的废物可以被过滤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动触点与静触点,使得搅拌器只有当液面到达一定液位时才会启动,减少了空转的出现,提高污水回收系统的使用寿命。

A Sewage Reco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age recover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box, a treatment bottle, a filter bottle and a sedimentation tank; the treatment bottle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electric box, the filter bottle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eatment bottle,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lter bottle, and the lower right side of the treatment bott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left side of the filter bottle, and the filter bott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dimentation tank through a pipeline. The pipeline between the filter bottles is equipped with valv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stop entering when the solution reaches a certain liquid level after entering the treatment bottle by setting floating balls, so that the waste at the bottom of the treatment bottle can be filtered and treat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sewage treatment can be improved; by setting moving and static contacts, the agitator can start only when the liquid level reaches a certain liquid level, thus reducing idle rotation. The emergence of sewage recovery system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产生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又分为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再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但是,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污水处理设备都是边通入通处理,使得污水处理设备中存在很多废物无法被彻底过滤,导致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好,其次,大部分的污水处理设备的搅拌器长时间通电,当污水处理设备中没水时也长时间空转,浪费资源,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而长时间空转,会损耗搅拌器,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回收系统,该新型可以污水处理设备底部废物过多及搅拌器长时间空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回收系统,包括电箱、处理瓶、过滤瓶及沉淀池;所述处理瓶位于电箱右侧,所述过滤瓶设置在处理瓶右侧,所述沉淀池设置在过滤瓶右侧,所述处理瓶右侧下端与过滤瓶左侧上端、过滤瓶与沉淀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处理瓶与过滤瓶之间的管道设有阀门;所述电箱内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处理瓶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溶液入口,所述处理瓶内部设有开关装置及搅拌器,所述开关装置位于搅拌器上端;所述处理瓶外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处理瓶与搅拌器连接;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连杆、浮球、支撑座及活动盖,所述支撑座左侧与溶液入口连接,所述支撑座内右部设有竖直向下的开口,所述活动盖设置在开口中,所述支撑座靠近开口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块组,所述第一凸块组包括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所述第一上凸块的上端与第一下凸块的上端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靠近凹槽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静触点;所述活动盖呈干字型形状,所述活动盖左侧设有第二凸块组,所述第二凸块组沿活动盖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块组包括第二上凸块及第二下凸块,所述第二上凸块位于第一上凸块上方,所述第二下凸块位于第二下凸块上方,所述第二上凸块的下端及第二下凸块的下端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内部设有动触点,所述凸起嵌于凹槽中;所述连杆左端与活动盖上端铰接,所述连杆右端固定在浮球上;所述过滤瓶中设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溶剂瓶;所述阀门、静触点及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箱正表面设有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与电箱电路连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滤瓶上端设有过滤盖。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过滤网上设有把手。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把手上设有防滑滚纹。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XD5-24T-E。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浮球,使得溶液进入处理瓶后达到一定液位时可以停止进入,使得处理瓶中底部的废物可以被过滤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动触点与静触点,使得搅拌器只有当液面到达一定液位时才会启动,减少了空转的出现,提高污水回收系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污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污水回收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电箱,2-处理瓶,3-过滤瓶,4-沉淀池,11-触摸显示屏,21-溶液入口,22-开关装置,23-搅拌器,24-阀门,25-第一凸块组,26-第二凸块组,27-电机,28-开口,31-过滤网,32-把手,33-过滤盖,41-溶剂瓶,221-连杆,222-浮球,223-支撑座,224-活动盖,251-凹槽,252-静触点,261-凸起,262-动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污水回收系统,包括电箱1、处理瓶2、过滤瓶3及沉淀池4;处理瓶2位于电箱1右侧,过滤瓶3设置在处理瓶2右侧,沉淀池4设置在过滤瓶3右侧,处理瓶2右侧下端与过滤瓶3左侧上端、过滤瓶3与沉淀池4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处理瓶2与过滤瓶3之间的管道设有阀门24;电箱1内部设有PLC控制器,处理瓶2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溶液入口21,处理瓶2内部设有开关装置22及搅拌器23,开关装置22位于搅拌器23上端;处理瓶2外部设有电机27,电机27的转轴穿过处理瓶2与搅拌器23连接;开关装置22包括连杆221、浮球222、支撑座223及活动盖224,支撑座223左侧与溶液入口21连接,支撑座223内右部设有竖直向下的开口28,活动盖224设置在开口28中,支撑座223靠近开口28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块组25,第一凸块组25包括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第一上凸块的上端与第一下凸块的上端均设有凹槽251,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靠近凹槽25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静触点252;活动盖224呈干字型形状,活动盖224左侧设有第二凸块组26,第二凸块组26沿活动盖224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凸块组26包括第二上凸块及第二下凸块,第二上凸块位于第一上凸块上方,第二下凸块位于第二下凸块上方,第二上凸块的下端及第二下凸块的下端均设有凸起261,凸起261内部设有动触点262,凸起261嵌于凹槽251中;连杆221左端与活动盖224上端铰接,连杆221右端固定在浮球222上;过滤瓶3中设有过滤网31,沉淀池4上端设有溶剂瓶41;阀门24、静触点252及电机27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通过设置浮球222,使得溶液进入处理瓶2后达到一定液位时可以停止进入,使得处理瓶2中底部的废物可以被过滤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设置动触点262与静触点252,使得搅拌器23只有当液面到达一定液位时才会启动,减少了空转的出现,提高污水回收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电箱1正表面设有触摸显示屏11,触摸显示屏11与电箱1电路连接,更好地控制污水回收系统。进一步地,过滤瓶3上端设有过滤盖33,打开过滤盖33,取出过滤网31进行清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进一步地,过滤网31上设有把手32,便于取出过滤网31,防止工作人员被刮伤。进一步地,把手32上设有防滑滚纹,防止取出过滤网31时手滑导致废物掉落,污染环境的情况出现,环保可靠。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型号为XD5-24T-E,适用于本污水处理系统。将溶液从溶液入口21中通入处理瓶2中,处理瓶2中的液位上升,浮球222受到浮力作用逐渐升高,带动连杆221升高,连杆221与活动盖224铰接关系使得活动盖224向下运动,凸起261嵌于凹槽251中,动触点262与静触点252结合,使得电机27通电带动搅拌器23转动,打开阀门24,使处理瓶2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瓶3中过滤杂质后进入沉淀池4中,与溶剂反应进行回收,当过滤多次后,打开过滤盖33,取出过滤网31进行清理。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箱(1)、处理瓶(2)、过滤瓶(3)及沉淀池(4);所述处理瓶(2)位于电箱(1)右侧,所述过滤瓶(3)设置在处理瓶(2)右侧,所述沉淀池(4)设置在过滤瓶(3)右侧,所述处理瓶(2)右侧下端与过滤瓶(3)左侧上端、过滤瓶(3)与沉淀池(4)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处理瓶(2)与过滤瓶(3)之间的管道设有阀门(24);所述电箱(1)内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处理瓶(2)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溶液入口(21),所述处理瓶(2)内部设有开关装置(22)及搅拌器(23),所述开关装置(22)位于搅拌器(23)上端;所述处理瓶(2)外部设有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转轴穿过处理瓶(2)与搅拌器(23)连接;所述开关装置(22)包括连杆(221)、浮球(222)、支撑座(223)及活动盖(224),所述支撑座(223)左侧与溶液入口(21)连接,所述支撑座(223)内右部设有竖直向下的开口(28),所述活动盖(224)设置在开口(28)中,所述支撑座(223)靠近开口(28)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块组(25),所述第一凸块组(25)包括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所述第一上凸块的上端与第一下凸块的上端均设有凹槽(251),所述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靠近凹槽(25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静触点(252);所述活动盖(224)呈干字型形状,所述活动盖(224)左侧设有第二凸块组(26),所述第二凸块组(26)沿活动盖(224)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块组(26)包括第二上凸块及第二下凸块,所述第二上凸块位于第一上凸块上方,所述第二下凸块位于第二下凸块上方,所述第二上凸块的下端及第二下凸块的下端均设有凸起(261),所述凸起(261)内部设有动触点(262),所述凸起(261)嵌于凹槽(251)中;所述连杆(221)左端与活动盖(224)上端铰接,所述连杆(221)右端固定在浮球(222)上;所述过滤瓶(3)中设有过滤网(31),所述沉淀池(4)上端设有溶剂瓶(41);所述阀门(24)、静触点(252)及电机(27)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箱(1)、处理瓶(2)、过滤瓶(3)及沉淀池(4);所述处理瓶(2)位于电箱(1)右侧,所述过滤瓶(3)设置在处理瓶(2)右侧,所述沉淀池(4)设置在过滤瓶(3)右侧,所述处理瓶(2)右侧下端与过滤瓶(3)左侧上端、过滤瓶(3)与沉淀池(4)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处理瓶(2)与过滤瓶(3)之间的管道设有阀门(24);所述电箱(1)内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处理瓶(2)左侧侧壁上部设有溶液入口(21),所述处理瓶(2)内部设有开关装置(22)及搅拌器(23),所述开关装置(22)位于搅拌器(23)上端;所述处理瓶(2)外部设有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转轴穿过处理瓶(2)与搅拌器(23)连接;所述开关装置(22)包括连杆(221)、浮球(222)、支撑座(223)及活动盖(224),所述支撑座(223)左侧与溶液入口(21)连接,所述支撑座(223)内右部设有竖直向下的开口(28),所述活动盖(224)设置在开口(28)中,所述支撑座(223)靠近开口(28)相对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凸块组(25),所述第一凸块组(25)包括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所述第一上凸块的上端与第一下凸块的上端均设有凹槽(251),所述第一上凸块与第一下凸块靠近凹槽(25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静触点(252);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余明发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