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62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包括瓶身和盖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在所述瓶身顶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外接管,所述盖体下方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下方安装有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瓶身内底相接的吸液管;所述瓶身底部成型有向所述瓶身内部延伸的底部凸块,所述底部凸块为一弧顶;所述吸液管下端安装有配重抽头;所述连接器内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外接管下端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成型有与所述外接管相接的通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液管下端设置所述配重抽头,可在患者体位变化时,随液位的移动带动所述吸液管沿所述密封轴承旋转,从而对药液的液位进行自动适应,提高出雾的均匀性,并且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An improved atomiz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atomi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nd a cap, the cap sealing cap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bottle body, an external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cap body, a connector is installed below the cap body, and a suction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nector, which is inclin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bottle body;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body is formed with a bottom extending towards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ttle body. The bottom convex block is an arc top; the lower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is equipped with a counterweight tap;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plate connecting the lower end of the external nozzle, and the sealing plate is formed with a through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y setting the counterweight tap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the suction pipe can rotate along the sealed bearing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liquid level when the patient's body position changes, thereby automatically adapting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medicine liquid, improv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fog 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medicin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雾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治疗时,需要将装有药液的药剂瓶与雾化设备连通,而后通过雾化设备对药液的吸收和雾化,使患者吸入,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体位限制,不可避免的会使药剂瓶发生倾斜,导致液面倾斜,倾斜后吸管与液面的接触难以保证,会造成出雾量难以控制,不但增加治疗时间,还会造成一定的药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体位限制,不可避免的会使药剂瓶发生倾斜,导致液面倾斜,倾斜后吸管与液面的接触难以保证,会造成出雾量难以控制,不但增加治疗时间,还会造成一定的药液浪费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在倾斜的吸液管的下端设置配重抽头,配合上端设置密封轴承,可在患者体位移动时,通过配重抽头带动吸管旋转,从而适应药液的位置,提高出雾的均匀性,提高药液的利用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包括瓶身和盖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在所述瓶身顶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外接管,所述盖体下方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下方安装有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瓶身内底相接的吸液管;所述瓶身底部成型有向所述瓶身内部延伸的底部凸块,所述底部凸块为一弧顶;所述吸液管下端安装有配重抽头;所述连接器内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外接管下端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成型有与所述外接管相接的通孔,所述连接器内部下发安装有连接所述吸液管的密封轴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密封轴承之间形成一中间腔。采用上述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将所述连接管与雾化设备连通后,通过所述吸液管向雾化设备内部吸入药液,进行雾化,患者体位发生变化带动所述瓶身移动时,所述配重抽头带动所述吸液管沿所述密封轴承旋转,而后到达所述瓶身内部水平位置最低处,所述吸液管吸收的药液经所述吸液管后进入所述连接器内部的所述中间腔,而后经所述外接管进入雾化设备。作为优选,所述瓶身中部设置有中间带,所述中间带为突出所述瓶身的圆环带。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抽头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所述配重抽头与所述吸液管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抽头底部成型有吸液孔。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凸块与所述瓶身内壁配合后形成一环状的沟槽,所述配重抽头位于所述沟槽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采用医用级橡胶材料和塑料材料中的一种制成。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腔的高度为1mm-3mm。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吸液管下端设置所述配重抽头,可在患者体位变化时,随液位的移动带动所述吸液管沿所述密封轴承旋转,从而对药液的液位进行自动适应,提高出雾的均匀性,并且提高药液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瓶身;101、底部凸块;2、盖体;201、外接管;3、连接器;301、密封板;302、中间腔;303、密封轴承;4、吸液管;401、配重抽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包括瓶身1和盖体2,盖体2密封盖合在瓶身1顶部,盖体2上设置有外接管201,盖体2下方安装有连接器3,连接器3下方安装有倾斜设置且与瓶身1内底相接的吸液管4;瓶身1底部成型有向瓶身1内部延伸的底部凸块101,底部凸块101为一弧顶;吸液管4下端安装有配重抽头401;连接器3内部设置有连接外接管201下端的密封板301,密封板301上成型有与外接管201相接的通孔,连接器3内部下发安装有连接吸液管4的密封轴承303,密封板301与密封轴承303之间形成一中间腔30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瓶身1中部设置有中间带,中间带为突出瓶身1的圆环带,如此设置,通过中间带可通过与手部的接触增加瓶身1表面的摩擦力;配重抽头40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配重抽头401与吸液管4密封连接;配重抽头401底部成型有吸液孔,如此设置,可便于配重抽头401对瓶身1底部的药液进行吸收;底部凸块101与瓶身1内壁配合后形成一环状的沟槽,配重抽头401位于沟槽内部,如此设置,药液在沟槽内部聚集后,可便于配重抽头401进行药液抽取;密封板301采用医用级橡胶材料和塑料材料中的一种制成;中间腔302的高度为1mm-3mm,如此设置,药液进入中间腔302内部后,可便于通过外接管201吸收,减少药液的浪费。采用上述结构,将连接管与雾化设备连通后,通过吸液管4向雾化设备内部吸入药液,进行雾化,患者体位发生变化带动瓶身1移动时,配重抽头401带动吸液管4沿密封轴承303旋转,而后到达瓶身1内部水平位置最低处,吸液管4吸收的药液经吸液管4后进入连接器3内部的中间腔302,而后经外接管201进入雾化设备;通过在吸液管4下端设置配重抽头401,可在患者体位变化时,随液位的移动带动吸液管4沿密封轴承303旋转,从而对药液的液位进行自动适应,提高出雾的均匀性,并且提高药液的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包括瓶身(1)和盖体(2),所述盖体(2)密封盖合在所述瓶身(1)顶部,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外接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下方安装有连接器(3),所述连接器(3)下方安装有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瓶身(1)内底相接的吸液管(4);所述瓶身(1)底部成型有向所述瓶身(1)内部延伸的底部凸块(101),所述底部凸块(101)为一弧顶;所述吸液管(4)下端安装有配重抽头(401);所述连接器(3)内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外接管(201)下端的密封板(301),所述密封板(301)上成型有与所述外接管(201)相接的通孔,所述连接器(3)内部下发安装有连接所述吸液管(4)的密封轴承(303),所述密封板(301)与所述密封轴承(303)之间形成一中间腔(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雾化装置,包括瓶身(1)和盖体(2),所述盖体(2)密封盖合在所述瓶身(1)顶部,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外接管(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下方安装有连接器(3),所述连接器(3)下方安装有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瓶身(1)内底相接的吸液管(4);所述瓶身(1)底部成型有向所述瓶身(1)内部延伸的底部凸块(101),所述底部凸块(101)为一弧顶;所述吸液管(4)下端安装有配重抽头(401);所述连接器(3)内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外接管(201)下端的密封板(301),所述密封板(301)上成型有与所述外接管(201)相接的通孔,所述连接器(3)内部下发安装有连接所述吸液管(4)的密封轴承(303),所述密封板(301)与所述密封轴承(303)之间形成一中间腔(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圆蔡文霞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