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健专利>正文

一种电凝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382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凝棒,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电凝棒本体、导线、套管、调节阀、导管,套管套在电凝棒本体上,电凝棒本体的前端从套管的前端伸出,电凝棒本体的前端连接有电凝头;调节阀安装在套管的后部,调节阀将套管截成两段,调节阀包括转动阀片、固定阀片,转动阀片为圆环形,转动阀片的外侧连接有操作柄,转动阀片开设有轴向的通孔a;固定阀片为圆环形,固定阀片开设有轴向的通孔b;固定阀片有两块,两块固定阀片分别位于转动阀片的两侧,固定阀片与套管固定连接,转动阀片与固定阀片紧密贴合;导管与套管的后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术者意愿,及时有效地吸引术中产生的烟渍,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

A kind of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the body of the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wires, sleeves, regulating valves and conduits, and the sleeve sleeve on the body of the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body extends from the front end of the sleev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electric coagulation ro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ic coagulation head; the regulating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back of the sleeve, and the regulating valve cuts the sleeve into two Valve disc, fixed valve disc, rotary valve disc is circular,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tary valve disc is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rotary valve disc has an axial through hole a; fixed valve disc is circular, fixed valve disc has an axial through hole b; fixed valve disc has two, two fixed valve discs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tary valve disc, fixed valve disc and sleeve are connected, rotary valve disc and fixed valve disc are close. Adhesion; the catheter is connected to the back end of the cas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timely and effectively attract smoke spots genera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the operator,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leeding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凝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电凝棒。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超声刀的应用较使用传统的电凝钩或者电凝棒,具有出血少,烟渍少的特点,但是三级甲等以下的医院中超声刀仍未良好的普及,传统的电凝棒及电凝钩仍是部分医院腹腔镜手术中重要的一员。现阶段市面上传统的电凝棒功能单一,只有烫烧组织的作用,功能单一,且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烟渍,虽可通过troca口上的气阀放出烟渍,但整个过程中具有以下缺点:1.烫烧过程中常产生大量烟渍,气阀放出烟渍速度慢,且不能完全放出,影响手术效率。2.主刀打开气阀开关时常需要停止操作电凝棒,或需要提醒器械护士或助手帮忙,整个过程不能按照主刀意愿及时完成,影响手术效率,尤其是在对出血多的创面进行电凝时,降低了凝血效率,增大了患者手术的风险。3.电凝产生的烟渍系人体组织被烫烧后产生,具有刺激性,对手术室人员具有危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凝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凝棒,包括电凝棒本体、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在电凝棒本体的后端,还包括套管、调节阀、导管,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电凝棒本体的外径,套管套在电凝棒本体上,所述电凝棒本体的前端从套管的前端伸出,电凝棒本体的前端连接有电凝头;所述调节阀安装在套管的后部,调节阀将套管截成两段,调节阀包括转动阀片、固定阀片,所述转动阀片为圆环形,转动阀片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的外径,转动阀片的外径等于套管的外径,转动阀片的外侧连接有操作柄,转动阀片开设有轴向的通孔a;所述固定阀片为圆环形,固定阀片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的外径,固定阀片的外径等于套管的外径,固定阀片开设有轴向的通孔b;所述固定阀片有两块,两块固定阀片分别位于转动阀片的两侧,固定阀片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阀片与固定阀片紧密贴合;所述导管与套管的后端连通。导管连接负压装置,然后与废液及废气存放装置连接,吸入的气体未直接排入手术室内,安全无刺激,保护了手术人员。同时,套管的前端,也就是吸入端一直延伸至电凝棒本体的前部,能够将电凝棒本体前端产生的烟渍直接吸走,能够避免烟渍蔓延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调节阀能够调节通孔a与通孔b重合的面积,也就是通风截面的面积,能够调节套管的吸气的力度,并且能够在电凝棒本体工作的同时进行,非常方便。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前部侧壁开设有通孔c。能够提高使用的效率,清洁难度小。优选的,所述通孔c有多个,多个通孔c沿套管的周向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与电凝棒本体之间通过垫块连接,既不影响吸气的通道,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进一步的,所述垫块有多个,多个垫块沿电凝棒本体的周向分布。优选的,所述通孔a和通孔b的截面为扇形环,能够最大限度增加通风截面。优选的,所述通孔a和通孔b分别有三个,三个通孔a等距分布在与转动阀片同心的圆周上,三个通孔b等距分布在与固定阀片同心的圆周上;所述通孔a的圆心角≤60°,所述通孔b的圆心角≤60°。进一步的,所述电凝头的直径等于套管的外径,电凝头与套管有间距。避免了套管直接接触组织,进而避免了吸引通道被堵塞。进一步的,所述电凝棒本体的长度为320mm,所述套管的外径为5mm。本技术与传统的电凝棒尺寸相同,接触组织的面积相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优选的,还包括双腔管,所述导管和导线分别位于双腔管的两个腔道内,能够避免导管和导线散乱影响手术操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根据术者意愿,及时吸引术中产生的烟渍,提高手术效率,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2.吸引出的烟渍通过吸引道进入废液及废气存放装置中,未直接排入手术室内,安全无刺激,保护了手术人员。3.本技术通过扇形阀的设计,可调节吸引管道的口径,控制精确而及时。4.套管的前端离电凝头有一段距离,避免了直接接触组织,能够避免吸引通道被堵塞。5.本技术与传统的电凝棒尺寸相同,接触组织的面积相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4为图1的B-B剖面图;图5为图1的C-C剖面图;图6为图1的D-D剖面图;图中:电凝棒本体1、套管2、调节阀3、导管4、导线5、双腔管6、垫块7、电凝头11、通孔c21、转动阀片31、操作柄311、通孔a312、固定阀片32、通孔b32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凝棒,包括电凝棒本体1、导线5,导线5连接在电凝棒本体1的后端,还包括套管2、调节阀3、导管4,套管2的内径大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套管2套在电凝棒本体1上,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从套管2的前端伸出,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连接有电凝头11;调节阀3安装在套管2的后部,调节阀3将套管2截成两段,调节阀3包括转动阀片31、固定阀片32,转动阀片31为圆环形,转动阀片31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侧连接有操作柄311,转动阀片31开设有轴向的通孔a312;固定阀片32为圆环形,固定阀片32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固定阀片32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固定阀片32开设有轴向的通孔b321;固定阀片32有两块,两块固定阀片32分别位于转动阀片31的两侧,固定阀片32与套管2固定连接,转动阀片31与固定阀片32紧密贴合;导管4与套管2的后端连通。导管4连接负压装置,然后与废液及废气存放装置连接,吸入的气体未直接排入手术室内,安全无刺激,保护了手术人员。同时,套管2的前端,也就是吸入端一直延伸至电凝棒本体1的前部,能够将电凝棒本体1前端产生的烟渍直接吸走,能够避免烟渍蔓延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调节阀3能够调节通孔a312与通孔b321重合的面积,也就是通风截面的面积,能够调节套管2的吸气的力度,并且能够在电凝棒本体1工作的同时进行,非常方便。为了增加套管2对烟渍的吸入能力,套管2的前部侧壁开设有通孔c21。能够提高使用的效率,清洁难度小。具体的,通孔c21有多个,多个通孔c21沿套管2的周向分布。为了增加套管2的稳定性,套管2与电凝棒本体1之间通过垫块7连接,既不影响吸气的通道,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具体的,垫块7有多个,多个垫块7沿电凝棒本体1的周向分布。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增加通风截面,通孔a312和通孔b321的截面为扇形环。具体的,通孔a312和通孔b321分别有三个,三个通孔a312等距分布在与转动阀片31同心的圆周上,三个通孔b321等距分布在与固定阀片32同心的圆周上;通孔a312的圆心角≤60°,通孔b321的圆心角≤60°。为了避免吸引通道被堵塞,电凝头11的直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电凝头11与套管2有间距。避免了套管2直接接触组织,进而避免了吸引通道被堵塞。具体的,电凝棒本体1的长度为320mm,套管2的外径为5mm。本技术与传统的电凝棒尺寸相同,接触组织的面积相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为了避免导管4和导线5散乱影响手术操作,还可以增设双腔管6,导管4和导线5分别位于双腔管6的两个腔道内。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凝棒,包括电凝棒本体(1)、导线(5),所述导线(5)连接在电凝棒本体(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2)、调节阀(3)、导管(4),所述套管(2)的内径大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套管(2)套在电凝棒本体(1)上,所述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从套管(2)的前端伸出,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连接有电凝头(11);所述调节阀(3)安装在套管(2)的后部,调节阀(3)将套管(2)截成两段,调节阀(3)包括转动阀片(31)、固定阀片(32),所述转动阀片(31)为圆环形,转动阀片(31)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侧连接有操作柄(311),转动阀片(31)开设有轴向的通孔a(312);所述固定阀片(32)为圆环形,固定阀片(32)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固定阀片(32)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固定阀片(32)开设有轴向的通孔b(321);所述固定阀片(32)有两块,两块固定阀片(32)分别位于转动阀片(31)的两侧,固定阀片(32)与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阀片(31)与固定阀片(32)紧密贴合;所述导管(4)与套管(2)的后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凝棒,包括电凝棒本体(1)、导线(5),所述导线(5)连接在电凝棒本体(1)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2)、调节阀(3)、导管(4),所述套管(2)的内径大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套管(2)套在电凝棒本体(1)上,所述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从套管(2)的前端伸出,电凝棒本体(1)的前端连接有电凝头(11);所述调节阀(3)安装在套管(2)的后部,调节阀(3)将套管(2)截成两段,调节阀(3)包括转动阀片(31)、固定阀片(32),所述转动阀片(31)为圆环形,转动阀片(31)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转动阀片(31)的外侧连接有操作柄(311),转动阀片(31)开设有轴向的通孔a(312);所述固定阀片(32)为圆环形,固定阀片(32)的内径等于电凝棒本体(1)的外径,固定阀片(32)的外径等于套管(2)的外径,固定阀片(32)开设有轴向的通孔b(321);所述固定阀片(32)有两块,两块固定阀片(32)分别位于转动阀片(31)的两侧,固定阀片(32)与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阀片(31)与固定阀片(32)紧密贴合;所述导管(4)与套管(2)的后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凝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的前部侧壁开设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健
申请(专利权)人:乔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