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浴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25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浴盆,包括盆本体和用于收集溢出液体的溢出物接收装置;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环状部设于盆本体外周,其内壁与盆本体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与底座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坐浴盆设置有溢出物接收装置,可容纳从盆本体内部溢出的液体,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坐浴盆内的液体外溢至地面。

A kind of sitting ba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tting bathtub, which comprises a basin body and an overflow receiv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overflow liquid; the overflow rece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ring part and a base, the ring part is arranged around the basin body, the first preset distance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asin body, and the one end of the ring part far from the basin mouth is sealed with the base. The bid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receiving device, which can accommodate the liquid overflowing from the inside of the bidet body, thereby avoiding the liquid overflowing from the bidet to the ground during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浴盆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坐浴盆。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会采用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术后护理,以解决患者的疾病问题。在治疗或康复过程中,尤其是对肛门或者其周边部位进行手术后,往往需要对患者臀部进行药物坐浴。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通常采用简易的盆进行相应的坐浴操作,即在坐浴盆中放置药水而后患者坐于盆内,对手术部位进行治疗。然而在患者坐到坐浴盆或冲洗伤口的过程中,盆内的药水容易向外溢出,溢出的药水会打湿地面,造成清洁问题。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地面污染的坐浴盆,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浴盆,在使用过程中坐浴盆内的液体不会向外溢出,避免液体对地面造成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浴盆,包括盆本体,所述盆本体的外周设有溢出物接收装置,所述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所述环状部的内壁与所述盆本体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底座与所述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周向密封连接,以收集从所述盆本体中溢出的液体。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的内环面与所述盆本体的侧壁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预设高度的支撑柱与所述盆本体的底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盆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持座,以使所述盆本体与地面保持第二预设高度。优选的,所述盆本体的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排出液体的第一排液口,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第二排液口。优选的,所述盆本体侧壁设有用于对所述盆本体内部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优选的,所述盆本体的底板设有用于加热所述盆本体内部液体的加热装置。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温度监控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盆本体内部液体温度,所述温度监控器设于所述盆本体的内壁,所述温度监控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溢出物接收装置外部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溢出物接收装置的外壁间隔第二预设距离,以使坐浴时操作便捷。本技术提供的坐浴盆包括盆本体和用于收集溢出液体的溢出物接收装置;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环状部设于盆本体外周,其内壁与盆本体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与底座密封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盆本体内部放置有药水或清水等液体,当使用者臀部进入到盆本体内部时盆本体内的液体会向外溢出,由于环状部设置在盆本体的外周,环状部的侧壁与盆本体外周间隔第一预设距离,且靠近盆口的一端处于开放状态,因此从盆本体溢出的液体会流入环状部中;由于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与底座密封连接,因此流入环状部的液体会保持在溢出物接收装置内部而不倾洒至地面。溢出物接收装置为盆本体流出的液体提供了收容空间,从而避免坐浴过程中液体溢出污染地面。本技术在盆本体外周设置溢出物接收装置,实现了避免坐浴过程液体溢出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坐浴盆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盆本体1、支持座2、加热装置3、溢出物接收装置4、杀菌装置5、第一排液口6、底座7、操作面板8、支撑柱9、第二排液口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坐浴盆,在使用过程中坐浴盆内的液体不会向外溢出,避免液体对地面造成的污染。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坐浴盆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坐浴盆,包括盆本体1,盆本体1的外周设有溢出物接收装置4,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7,环状部的内壁与盆本体1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底座7与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周向密封连接,以收集从盆本体1中溢出的液体。具体的,盆本体1用于放置坐浴所需的药水或清水等液体,包括环形侧壁和底板,具体形状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盆。溢出物接收装置4用于容纳从盆本体1溢出的液体,环状部设置在盆本体1侧壁的外周,其内壁与盆本体1侧壁的外表面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5cm至15cm。环状部靠近盆本体1盆口的一端处于开放状态,另一端与底座7密封连接。坐浴时需先在盆本体1内部放置液体,而后使用者坐入至盆本体1中进行药物治疗或臀部清洗。在此过程中,盆本体1中如有液体向外溢出则会流入并保持在溢出物接收装置4的内部,溢出物接收装置4为外溢的液体提供了收容空间,从而起到了避免液体污染地面的作用。可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座7通过第一预设高度的支撑柱9与盆本体1的底板连接。即坐浴盆呈双层嵌套结构,盆本体1设置在溢出物接收装置4内部,盆本体1的底板固定于溢出物接收装置4底座7的中部。支撑柱9设置在盆本体1的底板与底座7之间,为了保障二者连接的牢固性,支撑柱9可以对称的设置若干个。设置支撑柱9可将盆本体1抬高,从而增大盆本体1和溢出物接收装置4之间的空间,使溢出物接收装置4可盛放较多的溢出液体。可以理解的,盆本体1的底板也可以直接与底座7贴合连接。可选的,底座7也可以为环形底座,环形底座的内环面与盆本体1的侧壁密封连接。即溢出物接收装置4为一端与盆本体1侧壁密封连接、另一端远离盆本体1的锥状结构,上述结构仍可实现避免液体溢出至地面的效果。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使用者坐浴时的舒适性,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底座7远离盆本体1的一侧设有支持座2,以使盆本体1与地面保持第二预设高度。考虑到使用时坐浴盆应具有适当的高度才能让使用者舒适坐浴,因此在溢出物接收装置4的底座7或盆本体1底板上设置有支持座2,支持座2主要用于支撑盆本体1和溢出物接收装置4,使二者具有一定高度,从而使患者可较为舒适的坐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坐浴完成后排放液体,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盆本体1的底板的中部设有第一排液口6,底座7的中部设有第二排液口10。具体的,第一排液口6和第二排液口10均为可切换开合状态的液体出口,用于排放盆本体1内的液体。第一排液口6和第二排液口10均可设置在所在底板的任意位置,本技术优选将二者设置在对应底板的中间、且二者位置相对。另外,为了使将液体排放干净,底座7和盆本体1底板均可设置成向排液口方向渐凹的结构。进一步的,为了保障坐浴的卫生情况,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盆本体1侧壁设有用于对盆本体1内部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5。具体的,杀菌装置5可以为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等装置,用于在坐浴前后对盆本体1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从容保障坐浴的安全与卫生,避免由于盆本体1内部细菌引发的感染问题。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盆本体1的底板设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浴盆,包括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1)的外周设有溢出物接收装置(4),所述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7),所述环状部的内壁与所述盆本体(1)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底座(7)与所述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周向密封连接,以收集从所述盆本体(1)中溢出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浴盆,包括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1)的外周设有溢出物接收装置(4),所述溢出物接收装置包括环状部和底座(7),所述环状部的内壁与所述盆本体(1)的侧壁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底座(7)与所述环状部远离盆口的一端周向密封连接,以收集从所述盆本体(1)中溢出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为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的内环面与所述盆本体(1)的侧壁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通过第一预设高度的支撑柱(9)与所述盆本体(1)的底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远离所述盆本体(1)的一侧设有支持座(2),以使所述盆本体(1)与地面保持第二预设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1)的底板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群邓作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