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去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171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17
一种草莓去把器,由圆筒和方形支架两部分构成,圆筒底部外缘有丝口,方形支架由顶板、底板、左挡板、右挡板构成,顶板中央有内丝圆孔,内丝圆孔的丝口,跟圆筒底部外缘的丝口吻合,圆筒和方形支架通过丝口固定在一起。

A Strawberry Hand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rawberry gripp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ylinder and a square bracket. The outer edge of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has a silk opening. The square bracket is composed of a top plate, a bottom plate, a left baffle and a right baffle. The center of the top plate has an inner silk hole, and the silk opening of the inner silk hole matches the silk opening of the outer edge of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and the square bracket are fixed together through the silk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去把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草莓去把器,用于去除草莓把。
技术介绍
在食用草莓前,或者以草莓味原材料制作甜品时,都要去掉草莓把。去掉草莓把时,因为草莓把嵌入了草莓较深,往往只是揪掉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残留在草莓内,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利用一根圆筒,从草莓的顶部插入,将草莓把完全顶走。本技术由圆筒1和方形支架0两部分构成(图1)。圆筒1是筒状构造,其底部外缘有丝口7(图2)。基于普通草莓的大小以及尽量少损耗草莓果肉考虑,圆筒1的外径控制在4毫米左右。圆筒1的内径,控制在3毫米左右。圆筒1的作用,是顶掉草莓把。将草莓尖部朝下,对准竖立的圆筒1压下,圆筒1穿过草莓中轴线,将草莓底部中心位置上,凹陷到草莓内部的草莓把顶掉。方形支架0由顶板2、底板3、左挡板4、右挡板5构成。顶板2、底板3、左挡板4、右挡板5构成一个没有前后挡板的方形空心架。底板3除了跟顶板2、左挡板4、右挡板5一起起着支撑作用外,还起着托盘的作用,用以临时盛放从圆筒0中挤压下去的草莓果肉和汁水。顶板中央有内丝圆孔6,内丝圆孔6上的丝口8(图3),跟圆筒1底部外缘的丝口7吻合,圆筒1和方形支架0通过丝口7、丝口8固定在一起。圆筒1的轴心,垂直于方形支架0的顶面2和底面3,平行于左挡板4和右挡板5。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图。其中:0——方形底座;1——圆筒;2——顶板;3——底板;4——左挡板;5——右挡板。图2是方形底座构造图。其中:0——方形底座;2——顶板;3——底板;4——左挡板;5——右挡板;6——内丝圆孔;8——丝口。图3是圆筒的构造图。其中:1——圆筒;7——丝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图2、图3,下面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圆筒1是筒状构造,其底部外缘有丝口7(图2)。方形支架0的顶板中央有内丝圆孔6,内丝圆孔6上的丝口8(图3),跟圆筒1底部的丝口7吻合。通过丝口7和丝口8,圆筒1和方形底座0,连接在一起。使用本技术,去除草莓把时,将本技术平放在水平面上,底板3触地,圆筒1跟水平面垂直。一手捏住草莓,将其顶部朝下,对着圆筒1压下。圆筒1穿过草莓,将草莓上的草莓把顶掉。把草莓从圆筒1上拔出,处理第二个草莓。残留在圆筒1内的部分果肉,会被后面的草莓果肉压下,累计到一定程度后,落到底板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去把器,其特征是:由圆筒和方形支架两部分构成,圆筒底部外缘有丝口,方形支架由顶板、底板、左挡板、右挡板构成,顶板中央有内丝圆孔,内丝圆孔的丝口,跟圆筒底部外缘的丝口吻合,圆筒和方形支架通过丝口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去把器,其特征是:由圆筒和方形支架两部分构成,圆筒底部外缘有丝口,方形支架由顶板、底板、左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津兴师东梅杜晨浩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