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406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用于对取水处持续加入微气泡,所述微气泡循环系统包括溶气罐、水泵和空化件。溶气罐用于使水流溶解空气,溶气罐具有入口和出口,出口适于与取水处相连。水泵用于将取水处的水朝向溶气罐驱动。空化件适于连接在溶气罐和取水处之间,空化件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中的气体制成气泡。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能够高效、循环持续地产生微气泡。

Microbubble Generation Cycl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bubble generating circulating system, which is used for continuously adding micro-bubbles to the water intake. The micro-bubble generating circulating system comprises a dissolved gas tank, a water pump and a cavitation part. Solution tank is used to dissolve air in water flow. Solution tank has entrance and exit, and the outlet is suitable for connecting with water intake. The pump is used to drive the water at the intake towards the dissolved gas tank. Cavitation parts are suitable for connecting between the dissolved gas tank and the water intake. Cavitation parts form bubbles in the dissolved gas through the cavitation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micro-bubble generating circulating system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micro-bubble can be generated efficiently and continu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洗衣机进水时没有预先对水进行相应的处理,直接进入洗衣机的自来水是通过加入洗衣粉或洗涤剂来产生气泡进行洗衣。在正常的洗涤环境下,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添加量越多,需要漂洗的次数和时间就越多,造成的水电的浪费就越严重。此外,洗衣粉和洗涤剂的添加在漂洗之后都会在衣物上存在一定的残留,这些残留的洗衣粉和洗涤剂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对注入洗衣机的水进行处理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少洗衣粉或者洗涤剂的投放量,但是又不影响用户实际对衣物洗净度的需要。目前微气泡技术主要应用于环保领域,在护肤、淋浴等家用领域也有应用案例,目前存在利用微气泡技术对洗涤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采用经过处理的洗涤水洗涤衣物既能减少洗衣粉或者洗涤剂的投放量,但是又不影响用户实际对衣物洗净度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大多结构复杂,有的需要额外设置水泵,有的需要设置加热装置及多个阀门,并且对入水的方式也有诸多要求。此外,现有的微气泡发生装置普遍存在无法持续产生微气泡、产生微气泡的效果不佳及不便于进行时间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能够高效、循环持续地产生微气泡。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用于对取水处持续加入微气泡,包括:用于使水流溶解空气的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适于与所述取水处相连;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取水处的水朝向所述溶气罐驱动;空化件,所述空化件适于连接在所述溶气罐和所述取水处之间,所述空化件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中的气体制成气泡。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循环系统,由于取水处的水经水泵的驱动依次流经溶气罐、空化件最后形成为含有气泡的微气泡水回到取水处中,使得微气泡循环系统能够高效、持续循环地产生微气泡水。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在空化件对水流进行空化作用之前,水流在流经溶气罐时将充分溶解空气,这样提升了空化作用产生的气泡数量。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循环系统还这有用于补气的气阀,由此实现了长时间高效稳定的产生微气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水处具有排水口及用于开关排水口的排水阀。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述水泵持续运转,所述排水阀间歇地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化件的出水流速小于所述溶气罐的进水流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化件为文丘里管或者带有多个微孔的孔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气罐内设有对应所述入口设置的水流激发板。具体地,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所述水流激发板位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所述水流激发板正对所述入口的部分为所述水流激发板的最低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气罐具有从所述入口伸入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伸入所述溶气罐的管口构成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入口的流通面积。具体地,所述喷水口朝向所述溶气罐的顶壁喷水,所述出口设在所述溶气罐的底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化件设在所述溶气罐的所述出口,或者所述空化件设在所述溶气罐外并与所述出口相连。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溶气罐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溶气罐的内部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微气泡循环系统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溶气罐10、入口110、出口120、水流激发板130、喷水管140、喷水口141、上盖150、盖体160、进水管170、水泵20、空化件50、文丘里管510、取水处70、排水口710、排水阀7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用于对取水处70持续加入微气泡,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包括溶气罐10、水泵20和空化件50。溶气罐10用于使水流溶解空气,溶气罐10具有入口110和出口120,出口120适于与取水处70相连。水泵20用于将取水处70的水朝向溶气罐10驱动。空化件50适于连接在溶气罐10和取水处70之间,空化件50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中的气体制成气泡。可以理解的是,运行的水泵20抽取取水处70中的水,水泵20运行时,同时给水增压,此时水泵20出水口流出的水的水压高于水泵20进水口处的水压,经过增压的水通过水管注入溶气罐10中。溶气罐10中水量逐渐富集,直至充盈到残存气体气压等于高压水泵20注入的水的水压,实现了溶气罐10中气体的增压。由于空气在高压状态下溶解度大于低压状态,因此该过程提高了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溶气罐10中的空气充分溶解到水中。溶气罐10的出口120与空化件50相连,通过空化效应,水中溶解的空气大量以微气泡的形式空化析出,产生了微气泡水。此过程中由于水泵20具有增压作用,水泵20的出水压力远大于自来水压力,水中溶解更多的空气,所以通过空化析出时,会产生更多微气泡。由于空化件50与取水处70相连,微气泡水将进入取水处70。综上所述,取水处70的水经水泵20的驱动依次流经溶气罐10、空化件50最后形成为含有气泡的微气泡水回到取水处70中,也就是说带有气泡的微气泡水将循环持续的通入取水处70。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结构较为简单,在空化件50对水流进行空化作用之前,水流在流经溶气罐10时将充分溶解空气,这样提升了空化作用产生的气泡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由于取水处70的水经水泵20的驱动依次流经溶气罐10、空化件50最后形成为含有气泡的微气泡水回到取水处70中,使得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能够高效、持续循环地产生微气泡水。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结构较为简单,在空化件50对水流进行空化作用之前,水流在流经溶气罐10时将充分溶解空气,这样提升了空化作用产生的气泡数量。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分析,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可以向取水处70内高效、循环持续的通入气泡。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可以用于波轮、滚筒、洗干一体机等与洗涤物相关的衣物处理装置。一方面,气泡能吸附在内桶与盛水筒之间污渍的不光滑表面,提高水流冲击对污渍的机械作用,使得污渍脱离;另一方面,气泡包裹脱离的污渍,让污渍不容易再次粘附。也就是说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1产生的泡可以对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清洁。此外,气泡溃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用于对取水处持续加入微气泡,包括:用于使水流溶解空气的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适于与所述取水处相连;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取水处的水朝向所述溶气罐驱动;空化件,所述空化件适于连接在所述溶气罐和所述取水处之间,所述空化件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中的气体制成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用于对取水处持续加入微气泡,包括:用于使水流溶解空气的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适于与所述取水处相连;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取水处的水朝向所述溶气罐驱动;空化件,所述空化件适于连接在所述溶气罐和所述取水处之间,所述空化件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中的气体制成气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处具有排水口及用于开关排水口的排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述水泵持续运转,所述排水阀间歇地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件的出水流速小于所述溶气罐的进水流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产生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件为文丘里管或者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建高源王惠忠戴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